時至今日,俄國電影一直在中國電影市場並不受關注。
相較於好萊塢式爆米花電影,俄國的影片門類更多元化。
雙方對於電影的理解不同,導致最後雙方的國際化市場情況並不相同。
美國好萊塢電影已經成為金字招牌,成為各國電影院常年必備引進目標。
俄國電影卻罕有爆款電影出口,顯然斯拉夫人們不會滿意。
俄國會在電影這件事情上落後於美國。
近年來,俄國也盯上中國市場這塊蛋糕。
許多俄國影片紛紛踏上中國征途,試圖在鄰國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市場。
俄國影片相較於美國影片來說,沒有濃厚的商業元素,實打實拍電影才是他們的風格。
12月,俄國拿出去年爆款影片《獵殺T34》奔赴中國市場。
希望靠著這款票房總收入超過22億盧布的電影,為俄國電影開啟銷路。
能否成功?或許現在來看結果並不好說。
但是作為俄國影史票房第二高的影片,確實它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不過宣發過程當中,片方似乎有意放出"抗德神片"的標籤。
為何要讓一部嚴肅的戰爭片,打上幾分帶著調侃的標籤?
硬核戰爭片
《獵殺T34》同大部分俄國戰爭電影類似,都有著極其硬核的做工。
為了呈現出坦克作戰的風采,俄國製作方特地拿出實體坦克作為拍攝道具。
對於大部分軍事愛好者來說,《獵殺T34》確實無法被錯過。
並且可以從熒幕故事當中看到,影片對於細節道具的設計非常到位。
從德軍服飾到蘇軍戰士的穿著,每一個地方都按照史實一比一還原。
硬核的地方,不僅僅只是道具一點。
影片對於每一輛坦克的出現時間花費大量時間研究。
德軍坦克山貓、三號坦克、四號坦克,都是按照劇情設定時間依次出場。
並且對於蘇軍坦克T34-76之間存在的問題。
《獵殺T34》本身並沒有選擇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而是讓問題暴露在銀幕之上。
T34-76原本存在遮擋炮手視野的問題,影片專門拿出坦克對決的橋段表現。
用熒幕來表現蘇軍在劣勢情況之下,勇敢作戰的身姿。
《獵殺T34》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影片質量非常硬核。
作為商業片,按照紀錄片的考究規範要求自己。
但是如此硬核,為何還是要被人稱之為"抗德神片"?
硬核下的軟妥協
二戰作為戰爭片常見取材庫,時常會被多個國家拿出來翻拍。
但是每個國家,都有一個類似的問題。
影片除去商業價值之外,需要兼顧政治立場的考慮。
往往拍攝方會為了展現國家實力,繼而選擇神話主角形象。
《獵殺T34》當中也存在類似的問題,T34-85輕而易舉的戰勝了豹式坦克。
這是被打上"抗德神片"標籤最大的原因。
熟悉歷史的影迷都會知道,T34對壘豹式坦克往往輸多贏少。
這樣的設計,顯然脫離影片背後的敘事歷史。
製作方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他們選擇在劇情上花功夫,用軟妥協說服觀眾。
特地給操控豹式坦克的德軍角色,按上學員的身份。
主角尼古拉團隊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而豹式坦克上的操作員僅僅只是菜鳥。
這樣一來,落後裝備打敗先進武器的設定才得以成立。
這樣的軟妥協,並不會刻意破壞影片的真實感,敘事節奏也不會被打亂。
總的來說,《獵殺T34》的軟妥協屬於可接受範圍。
思考和態度
二戰電影,大部分都會出現一個相同的顧慮。
主角人物可以按照英雄向人物去展開描繪,繼而達到歌頌英雄主義的效果。
但是反派人物如何設計,便是一個讓所有編劇頭疼的問題。
展現出德軍的軍事素養、風貌,意味著需要為人物賦予更多感情。
反派人物有了豐富的情感線,人物雖然會變的立體起來。
但卻意味著影片將會失去需要表現的東西。
時至今日關於二戰的影片,評價是否優秀仍是它是否有教育意義。
這就使得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談及黨衛軍、蓋世太保便刻意醜化。
醜化的角色,讓人們對於德軍的惡行有了深刻的認識。
但與此同時,人物角色會出現極強的失真感。
《獵殺T34》並沒有刻意醜化一方,站在它的立場上僅僅著重強調蘇軍的強悍。
作為對手的耶格爾,身披著黨衛軍的標籤。
言行舉止當中卻表現出紳士的行為,對於戰爭的態度依舊有較強的反戰意識。
沒有刻意醜化人物,而是僅僅表述戰爭對於雙方的影響。
對戰爭片該有怎樣的態度和思考,俄國電影的想法更為深邃——不刻意仇視對手。
大場面的俄國片
好萊塢征服中國觀眾,離不開自己的三板斧——大咖、名導、大場面。
觀眾願意為好萊塢商業片買單,很大的原因來自於他們獨有的大場面。
似乎要想成為全球風靡的影片,用特效和製作堆砌而成的大場面不可或缺。
《獵殺T34》便雲集超過兩百名特效師的加入,用最專業的團隊打造大場面。
作為硬核戰爭片的代表,《獵殺T34》將實拍和特效兩大特點容納在內。
許多本應當存在於紀錄片的戰爭場面,用特效直接搬回熒幕之上。
作為其中的一員,視覺特效師古謝夫深感自豪。
他們的視覺特效打造,完全遵照歷史場景打造。
每一個細節的特效,都是背後團隊軍事專家經過點評後得出的效果。
大場面做到滿分,小細節更是非常細緻。
為了保證每個細節都是遵照歷史,每個歷史設定都能夠讓觀眾理解。
影片的劇本耗時三年打造,花費98天才成功殺青。
俄國電影時常被詬病小細節不到位,擅長展現宏大敘事和視覺場面,忽視原本的戲劇特色。
至少在這部影片當中,我們看不到這些問題所在。
為了能夠讓人們瞭解到真實的戰場,從正面戰場到敵後場景。
每一個環節都用鏡頭表現,故事橋段設計的也非常精巧。
可以看到影片當中有令人落淚的戰友情、也有戰爭年代閃光的愛情。
從商業片的角度來看,《獵殺T34》已經做到相容包納,全面的呈現出戰爭。
這部讓俄國影迷過目難忘的片子,這次來到中國市場又會拿出怎樣的票房奇蹟?
從現在來看,重新整理俄國曆史最高票房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