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先預定《我就是演員3》會大火,雖然紅火黑火還不一定。

說好不扔鞋的章子怡+說話不起留情面的於正,已經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從隔壁另一個演員節目過來的李誠儒老師,更是第一期就貢獻出炸裂話題——暗諷周星馳。

大多通稿用的是這個詞,但看過節目就知道:李誠儒根本沒提周星馳。

事情的起因是兩位演員重現《西遊降魔篇》的片段,沒等演員就被臺下導師cut了。

等到大家站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就要各抒己見——對,演員也跟著各抒己見。

可能是看不慣演員這麼不虛心,也可能是對無厘頭喜劇積怨已久,反正李誠儒老師在聽完演員說“編劇有才華”後,場面一度失控。

原話在此,再強調一遍:李誠儒沒cue周星馳。

演員帶上週星馳的大名一句解釋,就把整場交流的矛頭徹底帶跑偏了。

彈幕也紛紛發表觀點:看不上無厘頭=看不上週星馳。

於是,一場聲討浩浩蕩蕩地開始了,蔓延至今。

在很多觀眾心中,周星馳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李誠儒被扣上這樣一頂帽子,無異於“褻瀆神靈”。

雖說《新喜劇之王》或多或少撼動了周星馳“喜劇之王”的位置,但即便晃得再厲害,至今這寶座也是後無來者。

可有一說一,周星馳對於兩岸三地的觀眾來說,周星馳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不盡相同。

對於內地觀眾來說,周星馳是從《大話西遊》開始被封神的。

這部電影當年票房失利,後來被電影學院的學生們押寶翻了身。

很多人也是從那時才意識到:周星馳的電影不光搞笑,還有道理、人性,還有百態人生。

但是對於廣東這一片的觀眾來說,周星馳除了是喜劇大師還是“博物館”。

現在廣東這邊很多年輕人都被家庭、學校要求說普通話,但19聲母56韻母九聲六調的粵語除了發音複雜,很多詞彙的含義也很包羅永珍。

周星馳的電影不僅挖掘、保留了很多古早粵語,而且將每一個詞都運用得很貼切。

可問題就在於:很多詞被翻譯成普通話後,就少了很多意思。

一個詞兩個詞或許沒什麼,詞彙多了、電影多了,這樣的情況難免會給周星馳的電影在內地觀眾心裡打折扣。

可能被打折扣的觀眾中,就有李誠儒老師一個。

所以他在看見有人如此痴迷《西遊降魔篇》的時候,才炸了廟。

說了這麼多,該簡單舉幾個星爺電影中的語言文化小例子了。

事先宣告:很多硬核知識沒法寫出來,因為確實不太容易寫得老幼皆宜。

就拿很多人看過的《喜劇之王》來說,裡面就有很多臺詞在被翻譯過來後打了折。

周星馳識人亦敢用人,那部電影的裡的張柏芝很多地方就是柳飄飄本柳——柳絮浮萍,隨遇而安。

國語版本中,柳飄飄對尹天仇說過一句“別欺騙我呀!”,但在粵語版本中,這句話是“不要老點我”。

“老點”不算粗話,但江湖氣十足。

斯文如尹天仇,是斷不會這樣說話的。

可柳飄飄能說,而且說得還很帶勁,因為她足夠江湖,但也足夠純情。

然而翻譯過來,立刻就沒有那個“量身定製”的味兒了。

還有《家有喜事》中鳩佔鵲巢的Sheila,用“裝假狗”嘲笑婆婆——這裡實為一處伏筆。

這個詞從門口貼有“內有惡犬”實則家裡沒狗延伸而來,意思等同於“裝腔作勢”。

這樣說老人算得上大不敬,此處也為她後來被逐出家門埋下了伏筆。

除了針對人物設計的臺詞還有為情節做鋪墊,更多時候周星馳會在電影裡穿插很多幫會、底層的俗語。

最妙的當屬周星馳和黃霑一起出演的《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臺詞很多甚至要結合黃霑的《不文集》才能看懂,連那些說粵語長大的人觀看起來都有不低的門檻。

如果不瞭解這些,看他的電影再加上(不得不)蹩腳的翻譯,確實容易產生“這什麼玩意兒?!”的感慨。

所以這事,真不能怪李誠儒老師。

當然也跟那些無腦模仿無厘頭的電影從業人員們,有很大關係。

無厘頭喜劇看似老幼皆宜,實則操作起來和觀看起來的難度係數都不低。

尤其周星馳還超級偏愛粵語殘片,他電影中的很多橋段也確實會在翻譯後變得不倫不類。

這兩年周星馳不斷向商業靠攏,電影中的“考古”元素也越來越少。

但多年的觀眾積澱在那裡,他從前的作品也是常看常新、常看常有。

所以退一步講,就算這件事就是針對周星馳說的,又能怎麼樣呢?

喜歡他的人不會因為一句話就臨陣倒戈,不喜歡的人轉過天可能就忘了這則八卦。

一句話,也不可能把周星馳拉下神壇,或者讓他走向更高的巔峰。

14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沐浴之王周東海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