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瓣開分8.9到如今的7.2,前後不過十幾天,遭遇口碑滑坡的《大秦賦》已然成為“大秦系列”最差的一部。40歲張魯一“扮嫩”演13歲小嬴政、古人臺詞現代感太強、趙姬朱珠演技蒼白、劇情“注水”等等,都成為口碑滑坡的原因。
首先,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備受爭議,張魯一真實年齡已經40歲了,但是卻要在劇中飾演13歲少年時的嬴政,向趙姬分享喜訊,這怎麼看怎麼都不像少年時期啊,簡直太有違和感了。
儘管他如此辯解,張魯一依舊演秦始皇爭議巨大,導致口碑跌得厲害。
劇中還有一大名場面是華陽太后政變那晚,嬴政跑去找呂不韋確認自己的身世,直接給呂不韋跪下了,說:“你若是我的生父,我願意陪你一起浪跡天涯。”很多網友聽到這句話當場就裂開了,這是什麼臺詞?古裝劇臺詞這麼現代化就只剩觀眾一臉懵逼了。
趙姬也是讓不少人吐槽的,朱珠對於臺詞節奏的處理,現代感十足,非常容易讓人齣戲,投入不進去感情,而且對於表情的管理,也不是很好,很多人說朱珠不適合這個角色。最關鍵飾演趙姬的朱珠,甚至比張魯一小4歲,居然去演秦始皇的老媽……觀眾們徹底凌亂了。
還有張魯一高呼:“寡人讓你留下,寡人不想你走”的瓊瑤臺詞,這畫風讓好多觀眾都驚呆了!
從華陽夫人到趙姬,從夏太后到冬兒,無不是用白粉敷面、紅妝輔襯,別具特點。但由佳琪扮演的“羋華”,或許是為了突出她的“肌膚若冰雪”,面妝比之其他角色看起來更濃了許多。加上她出場的戲份是在自然光下,就更顯得濃妝豔抹。
過於濃厚的粉,加上僵硬的一字眉,小扇子一樣的假睫毛,以及歐式雙眼皮、尖下頜等太過“網紅臉”的長相,就讓嬴政的一見鍾情,變得缺乏說服力。
佳琪以前主業是模特,儘管之前曾經出演過《面具》,但從表演水平來說,也完全不到有“演技”級別。這次她扮演的“羋華”,雖然戲份不算重,但出場之後的幾段戲卻都需要“走心”,所以她和嬴政的感情線,也非常不給力!
驪宮之中,嬴政讓羋華給自己唱歌,羋華的那首《蒹葭》就唱得……著實難以令人恭維。
從彈幕中“打擾了,這歌喉”、“真難聽,還是魏女的歌甜”、“這歌聲太魔性了”、“快進快進”、“不好聽,還是殺了吧”……等網友吐槽,就可見唱得有多糟糕。但偏偏劇中,嬴政要跟著劇本走,說自己“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秦風”,更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其中演的比較好的應該是辛柏青對嬴異人演繹理解,賦予了這個角色全新的生命,在平原君以他妻兒為人質逼迫嬴異人在談判中妥協時含淚說的一段話。
如今,《大秦賦》中的嫪毐之亂到四十多集還沒有結束,嬴政還未親政,親政後真的打算一集滅掉一個國家嗎?
《大秦》已逝,再無秦風,秦內宮鬥,令人吐槽,大秦賦大秦賦,果真被大秦負了。
導演回覆爭議
近日,針對觀眾的吐槽和疑問,《大秦賦》導演顧其銘髮長文迴應。顧其銘坦誠表示:“大家對劇的評價我都認認真真看過,吐槽和批評,我們都誠懇接受。儘管從幕後到臺前的所有人都為了這部戲竭盡全力,但創作難、拍攝難、審查嚴、發行難是事實卻不是藉口……對於戲裡面的瑕疵,是我們永遠難以彌補的遺憾,給大家帶來了不好的觀感,真是很抱歉。但是經歷過,我們也知足了。”
談及觀眾對劇中一些角色說出“瓊瑤劇”“瑪麗蘇”等淺白風格臺詞的吐槽,顧其銘表示無可辯解,但他分享了一段創作經歷:“劇中每個人物的語言風格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語境下的言語處理也不同,李斯、韓非、呂不韋、嬴異人這樣的人物在臺詞處理上自然偏文,出身舞姬的趙姬、相府家宰鄭貨以及嫪毐的語言則更通俗;朝會等正式場合的奏對必然更雅,私下言談的語言更活潑,這是導演組和編劇團隊在內容上達成的共識,為的就是把人物的個性和性格精準地塑造出來。”
針對目前《大秦賦》的最大爭議——40歲的張魯一演13歲的嬴政,顧其銘也作了解釋:“這個決定下得真的很難,主創團隊反反覆覆地爭吵,最終還是決定在嬴政登位這個節點讓他出場。”
顧其銘為觀眾科普了嬴政的人生節點:近3歲時被棄留邯鄲,9歲歸秦,13歲即位,22歲親政,33歲一統天下。顧其銘感慨道:“我們普通人的這些年齡段是怎樣一個狀態,心智、城府、作為,實在不可同日而語,而嬴政是全劇的主題承載者,除了開始幾集因為過於幼小沒法給他身上加戲,一大半戲在異人和呂不韋這邊之外,只要他一即位,所有的戲就必須圍繞著他展開。他和呂不韋的矛盾,他滅嫪毐、罷呂相,在母后監國、仲父主政的朝局之下為自己奮力開闢道路……此間種種,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能望而卻步,而嬴政呢?扳倒這些‘大山’的年齡也就十多歲至20歲。如此重的戲份,如此深沉的較量,實在是需要有厚度有經歷的演員來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