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家長太不容易了。
林心如說本來打算讓3歲的女兒小海豚去上幼兒園的,但她沒有想到的是,現在的幼兒園實在是太熱門了,名額太難搶。
直到今年9月份開學,才成功報上名,小海豚也比預期的上學時間晚了半年。
為了讓女兒順利入學,林心如夫婦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新聞一出,吃瓜群眾都表示難以置信,明星要錢有錢,要名有名怎麼也有“入學困難”問題?
其實呀,林心如夫婦已經不是第一個遇到孩子入學困難的明星家庭了。
之前看《我家小兩口》,嚴屹寬的老婆杜若溪說:最近正在為了孩子上幼兒園的事,努力地考國家一級女演員。
因為進好的幼兒園要考驗孩子和家長,所以家長的職務和年齡也直接影響孩子能不能順利入學。
沒生過娃的大張偉十分不理解:
“你分高了,你孩子能怎麼著啊?”言下之意是父母的職稱還能影響孩子上幼兒園?
杜若溪斬釘截鐵地告訴他:“有些幼兒園交錢都未必能上!”
這年頭,學校面試父母已經屢見不鮮,他們對孩子和家長的面試不亞於你求職時的嚴肅程度,很多家長在面試完都說:
“高考都沒那麼緊張。”
黃聖依的兒子安迪在參加幼升小的面試時,一出場老師就讓他用英文自我介紹,緊接著又連番遭遇了數學、語文、生活常識、邏輯思維等考題,年僅 6 歲的安迪對答如流。
或許你會覺得:何必呢,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不是更好嗎?
可有些競爭,在不經意間,就已經開始了。
上海的寶媽圈流行這樣一句話:一個 4 歲的孩子能會四千個單詞已經夠了,但海淀區的孩子,遠遠不夠。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孩子上學,要面試家長?”
關於這個問題,說法一直都兩極化。
一個剛剛陪孩子透過香港小學面試的媽媽是這麼回答的:
“一開始,我們去那個小學宣講會的時候,因為只要報名就可以參加,所以現場有些混亂,有孩子在會場裡亂跑、吵嚷,這是家庭未經篩選的原始狀態。
後來學校透過簡歷的篩選,我進入了第一輪面試,在等待的過程中,我發現 300 多人的會場裡,大部分的家長和孩子安靜而有秩序,跟宣講會時的會場狀態有了明顯的區分。
接下來的兩輪面試,每次等待區的家庭都在變少,但我能明顯的感覺到前來的家長和孩子在穿著上更加得體,言談舉止更加得當。”
接著她寫下了那所香港小學面試家長的幾個問題:
1、孩子與其他人的交流是否流暢,是否具備基本的禮儀。
2、如果與老師存有不同意見,家長將如何與校方進行溝通?
3、如果學校的課業壓力與家長之前的設想不同,家長將如何處理?
4、如果學生的成績表現與家長的期望有差距,家長是否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來認同學校的教學進度?
從以上幾個問題來看,學校對家長的面試除開背景之外,更側重考察家長對於學校教學文化上的認同度和支援度以及家長對於教育這件事的理智程度。
如果家長和學校雙方在教育理念上一致的話,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摩擦,也能提高教育的質量。
當然,也有人覺得學校按照家長來篩選學生,是非常荒誕和不公平的。
七寶外國語小學在家長群裡公開表示,家長肥胖的他們不要,理由是自我管理能力不強。
上海青浦區世界外國語學校,一個娃的幼升小,居然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背景,也都要填寫。
我認為,如果學校面試家長是為了看看雙方的教育理念是否合拍,那這樣的面試是有意義的。
如果是根據家庭經濟條件和能為學校捐贈多少草坪、教學樓來篩選,那可能已經違背的教育的初衷。
如今養孩子,不知不覺進入了“燒錢式教育”的時代。小孩都是碎鈔機,父母皆是奧特曼。
一位在廣州企業當高管的媽媽說: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這位高管媽媽算了一筆賬:
女兒去一趟美國遊學,10 天 20000 元,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 元;7 月份鋼琴考級,每週要上兩節鋼琴課,200 元一節,一共 2000 元;游泳班 2000 元;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 6000 元,這麼幾項加起來就要 35000 元了。
事實上,不管你月薪多少,花在孩子身上都會覺得不夠用。
《我的前半生》裡,凌玲和羅子君的兒子都想利用假期出國遊學,可年薪 150 萬的陳俊生,負擔兩個孩子游學費都十分吃力。
“痛苦的是,你花了錢心疼;不花吧,對不起孩子,心裡不踏實。”
或許,讓天底下那麼多家長花著超支的錢給孩子上學報班的原因,就是“不踏實”吧。
在不計付出的同時焦慮無比,卻也總擺脫不了唯恐落後的心,其實反映的是:中產階層家庭的教育焦慮。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上流階層沒必要焦躁,社會底層連焦慮的功夫都沒有,隨著我國中產階層群體不斷壯大,這種焦慮會得到更多家長的共鳴。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問,一定要這麼拼嗎?
說實話,看到那些驚天數額和迷之入學標準後,我也快“窒息”了。
去年的一篇熱門網路貼文《殘忍但誠實的忠告:你沒錢就不要摻和這事了》引發不少人熱議。
此文作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忠告那些“教育資金相當匱乏的普通人”,沒錢就不要妄談“減負”和教育改革,因為有錢人比你更努力、更用功。
我覺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家長更要放平心態:窮有窮養,富有富養。
畢竟,咱們小時候都是在父母力所能及的幫助下走過來的。人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勁兒 ,要不然全家都累,孩子也未必開心。
黃聖依的兒子能 6 歲就有一口熟練的英語,因為他姥姥曾經留學美國,平時能夠給安迪營造說英語的家庭氛圍。
而普通人,並沒有一個連姥姥都說英語的學習環境。
或許對於一些普通家庭來說,生個孩子有出息固然好,如果沒有,只要平安喜樂,家庭和睦他們也很滿足。
孩子是家庭的產物,什麼樣的家庭必然導致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這和經濟條件,社會地位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沒有必然的聯絡。
如果孩子不喜歡這種把學習安排得滿滿當當的童年,那“燒錢式”教育最有可能的結局就是父母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為孩子傾盡所有,可孩子根本不感激父母。
家裡什麼條件,就怎麼養孩子。
越早知道自己處於什麼環境下,正常的消費水平是怎樣的,越能完善自己的生存技能。
我們不否認精英教育存在必要性,但是要提醒焦躁不安的家長們,不要盲目攀比,要回歸教育“人”的初心。
教育是一種產業,必須要有投入,但要量力而行,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真正實現效益,盲目的投資只能是一種浪費。
什麼是成才?
或許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的故事能給家長一些啟發:一次,有人問杜魯門的母親,是否為自己有一個當總統的兒子感到驕傲?
這位母親回答說:“是的。但我還有一個兒子正在田裡挖土豆,我也為他感到驕傲!”
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奮鬥目標。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不管生活在哪個階級,都有自信,知道自己被愛,也知道怎麼愛別人,這才是養育一個孩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