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

傳承優秀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一直是歷史正劇肩負的重擔之一。

拋開其他複雜的因素不談,要把一段跨度幾十年的歷史,用當代人可接受的敘事方式呈現出來,兼顧真實、嚴肅和電視劇語言,本身就是個功夫活。

《大秦帝國》系列做到了,前三部口碑極佳。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賦》還是堅持走之前三部的歷史正劇路線,接著之前的劇情,開始講述大秦帝國從秦昭襄王后期開始,到秦始皇嬴政最後統一六國,完成封建帝國大一統局面的巔峰劇情。

演技派的演員匯聚一堂,張魯一、段奕宏、辛柏青、李乃文、鄔君梅、王慶祥……老戲骨集合同臺,加上好題材,開播就以8.9的高分在豆瓣開分,可見觀眾對一部好的電視劇已經飢渴到了什麼程度不過,可播著播著,評分逐漸下滑,目前豆瓣降至6.9分。

“40歲的中年人演13歲的小孩,怎麼看怎麼彆扭,不是說張魯一演技有問題,而是他的外形怎麼看都是叔叔級的,即便在濾鏡和磨皮特效的加持下,也演不出少年感,形不備,神也不備。”“

遙想當年,在《秦始皇》(2007年版,由張豐毅,高明,宋春麗等人主演)裡面,那樣集合了貴氣,靈氣,陰鷙多種特質於一身的少年秦始皇扮演者,再難得一遇了。

有的觀眾,至今還對當年那位少年演員翁斐然(下圖)念念不忘,幼年在趙國為質,在各路陰謀陽謀中艱難成長的少年嬴政絕不可能是傻白甜的小可愛啊!

並且張魯一還被爆在拍攝《大秦賦》期間軋戲《新世界》《第二次也很美》。

導致《大秦賦》的古文臺詞背不下來,不得不把臺詞換成了大白話,連劇本也因此大改,就更是惹人不滿。

對於外界的爭議聲,《大秦賦》主創人員迴應稱,嬴政近三歲時被棄留邯鄲,九歲歸秦,十三歲即位,二十二歲親政,三十九歲就一統天下了,心智、城府、作為,與一般人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如此重的戲份,如此深沉的較量,實在是需要有厚度有經歷的演員來撐。大家不滿意這樣的抉擇,批評兩句再正常不過。”

只要人物和劇情邏輯立得住,嬴政演員40多演13又無妨?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服化道一直深受好評。

考究的細節,包括服裝,妝容,建築,禮節等,一方面讓觀看體驗更加飽滿,更有質感,一方面可以讓觀眾對古代人生活的面貌有更靠譜的瞭解。

但是,僅僅在這個層面用心,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歷史正劇,後宮鬥爭是一波接著一波,涉及到東出天下的劇情,幾乎一閃而過。

先是子楚和嬴傒爭權奪利,再是華陽太后和嬴政爭權奪利,現在又到了嬴政和趙太后呂不韋爭權奪利。76集的電視劇,花了一半時間來講秦始皇怎麼親政的。

而那段時間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似乎都成了不重要的東西。邯鄲大戰佔了半場時間,信陵君竊符救趙和毛遂自薦都沒了。如果說贏稷不是主角,那麼五國最後一次合縱也只佔到了一集的時間。如果你說最後一次合縱也不重要,那麼鄭國修渠佔的時間也不多啊。

這還叫歷史正劇?

從電視劇一開始,哪裡有七國紛爭的姿態?

可各國之間的波橘雲詭去哪兒了?這種大氣磅礴的歷史劇本就應該著重抓住國與國之間的歷史政治人物為主導,大秦為主線,其餘六國為側線。結果導演花了大量篇幅在趙姬嫪毐兩人。

還有臺詞是怎麼回事?是為了迎合低齡觀眾,故意使用一些粗淺、現代的白話文嗎?還是臨時從哪部3分古偶劇裡找個幾個編劇趕工趕出來的?

更別說一出場就讓人齣戲的趙姬。一開始我還只覺得是演員演得拉垮,念臺詞一股現代京腔,後來宮變一段,鏡頭硬要暗示趙姬和嬴傒,突然就明白可能並不只是演員的鍋,大概還有導演不知道在想啥烏七八糟的原因在了。

而華陽夫人這個角色在劇中的除了宮鬥而刻意為之,看不出其他任何作用。更要命的是這宮鬥講得也是水得一塌糊塗,甚至是連最後的失敗也敗得莫名其妙,過於兒戲。

還有亂改歷史:

趙國可是經歷長平之戰後被圍邯鄲的,國內精壯死傷殆盡,被坑殺了四十萬精壯勞動力,男女老少臉上也沒見多少害怕滅國的哀慼擔憂。

而趙王竟然動不動就想伐秦,敢直接下令處死秦國使者,是誰給你的勇氣呢?

你就這麼確定這次秦軍圍攻邯鄲,你們趙國可以安然無恙?

這不僅侮辱了趙王智商還不尊重歷史事實。

《大秦賦》的戰爭場面排程也嚴重失當,硬傷太多,不合邏輯的場面比比皆是。

比如邯鄲之戰時,秦軍兵臨城下,發動了投石機,巨石不斷飛進城內造成趙軍傷亡。

這時有持盾計程車兵站在將軍面前抵擋,將軍居然是這個反應:

嬴異人和呂不韋幾次被追殺,打鬥過程非常假,站一排伸長脖子好讓人一刀過去全殺了,可能嗎?

總而言之,完完整整看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再來看這部,真的會引起生理的不適。至少,眼睛很辣,不說了,去復刷一下前三部,洗洗眼睛。

29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11歲」就被父母賣嫁!《何以為家》為何看過的人都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