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德雲社的創始人,與郭德綱擁有“同袍之誼”,事業正火時為何憤然離開德雲社,是金錢至上的利益分配不均,還是不敢公之於眾的秘密,所有民間瑣事盡在笑談之中,扒一扒李菁和德雲社的那些事兒,李菁的人設和撒貝南其實差不了多少,有著我們都羨慕不來的記憶力。
1978年李菁出生了,父母其實從事的工作和曲藝都沒有多大的關係,不過是有時放一些相聲評書的錄音,一直到七歲他爆發了,《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段子他聽了三四遍就可以站在臺上完整的說出來,這種“超能力”不管你羨慕不羨慕,反正我羨慕了,這不就是翻版的撒貝南嗎?高興了就背一整本的法學書,被北大保送,很快李菁的媽媽也發現了孩子是有天賦的,開始讓他去參加各種比賽。
15歲他就師承了梁厚民老先生,梁厚民快板能力堪稱一絕,等李菁再長大一點,他不滿足於快板兒了,跟著郭德綱、于謙、高峰一同拜師金文聲學習評書,尤其是和郭德綱成為了摯友,兩人經常到茶樓等地搭檔演出,是當時的最佳搭檔,一起闖蕩相聲界,再後來又遇到了同是相聲愛好者的張文順時,使一切都水到渠成,三個人開始了之後的創業之路,1995年三人便商量著一起創辦了北京相聲大會,也就是德雲社最初的樣子了。
跟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剛開始的時候生意非常慘淡,臺下有時候只有一個人來聽相聲,等到這個人上廁所的時候郭德綱就停下來,等人從廁所回來再接著講,郭德綱那時候太想讓相聲發揚光大了,拼了命的演出,以至於三人中郭德綱名聲最大,每每郭德綱外出演出的時候德雲社的大小事務都交由李菁打理,給德雲社的弟子們分配工作、教徒弟們說相聲以及宣傳工作都由他全權負責,兩個人一個主外一個主內,配合的好不默契,當時的他們擰成了一股繩,團結一心。
2010年8月,德雲社的“黑色八月”到來了,事件源於一場“打人事件”,一名記者自稱是街道鄰居舉報郭德綱“私佔綠地”,所以進入郭德綱住宅進行隱私拍攝,緊接著就被郭德綱的徒弟李鶴彪毆打上,這件事兒鬧得沸沸揚揚,針對毆打還是推搡的問題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事態嚴重引起高度重視,德雲社面臨著被迫停業自查整改,李鶴彪不得不出面在媒體面前公開道歉。
本來事情就亂的不可開交,讓郭德綱更亂的事情更是接踵而來,先是首徒何雲偉退出德雲社,否認和郭德剛師徒關係,再是最愛的徒弟曹雲金大鬧郭家菜館,因不滿公司利益分配,帶著一部分內部人員也走了,德雲社當時足可以稱之為內憂外患,一團亂麻,本以為事情就此停歇,讓觀眾大跌眼鏡的是李菁也在這時選擇離開了德雲社了,很多觀眾都覺得不可思議,李菁在德雲社待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最窘迫最悽慘的時候他都過來了,付出了那麼多的艱辛與努力,為何卻在公司轉型最困難的過渡期選擇離開,難道也是不滿利益分配不公。
可郭德綱曾經在2008年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何雲偉和李菁在北京都已有車有房,因為有很多邀請演出的單位必點他們兩人,足可見德雲社並不剋扣兩人,那麼李菁退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根本原因是當時的德雲社已經變了,整個德雲社的氛圍也和從前截然不同,這種轉變讓李菁無法接受,後臺來人了都是看郭德綱的,郭德綱一走這些人就走了,彷彿這些人就是奔著郭德剛來的。
而且因為兩人經營理念的不同,郭德綱又招收了一些相聲小白培養他們,李菁卻覺得不該如此,也可能是從小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李菁更覺得說相聲要穩紮穩打,應該招一些有相聲功底的人來,擁有說相聲的基本素養和規矩,在和李菁的訪談中李菁提到,人際關係的淡漠理念上的嚴重分歧,讓李菁毅然決然選擇離開德雲社了,面對德雲社的境遇,李菁還對郭德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一番評價如今看起來依然覺得忠言逆耳,點中核心。
李菁在離開後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到處說郭德綱壞話,面對大眾的詆譭也沒有過多的解釋,這種行為反而讓粉絲對其抱有好感,可能李菁對於德雲社也是萬般的不捨,怎奈何壯志之心已無處施展,離開後的李菁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相聲路程。
2011年1月開始全球巡演,連續八天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維也納及德國柏林等地進行演出,贏得了一眾國外遊子的掌聲,同年二月,上央視春晚表演相聲小品《獨家錄製》,一切都在往他的初衷上發展,現在的李菁已經算是主流相聲那一方了,是北京曲藝家協會的副主席,雖然很少可以在相聲的舞臺上看到他,但他也開始涉獵影視等方面。
最後總結一下,如今十年過去了,德雲社也在不斷的壯大中穩穩前行,儼然成為了相聲界的標杆,由家族管理到企業管理完成了蛻變,這一點實則還要感謝當初退出的那些人,因為他們的退出確實讓郭德綱意識到管理方面的問題,縱觀當時退出德雲社的人不是一個兩個,每一個幾乎都會被粉絲追著罵,只有李菁離開後沒有多說此事,秉承著和郭德綱互不打擾的精神,你過你的,我過我的,甚至有德雲粉絲評論說想看李菁和郭德綱能再次同臺,不知道大家對其是何種看法呢?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