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迄今為止,香港電影真正打入國際市場的型別片,只有動作和警匪兩種。鑑於港片一貫的糅雜性,警匪片與動作片往往也合二為一,吳宇森、成龍、徐克、唐季禮、林嶺東、黃志強先後打入好萊塢正是憑藉這一特色。

與動作片的源遠流長不同(20世紀50年代便武俠與功夫並舉,神怪共拳腳齊飛),港產警匪片在20世紀60年代才初具雛形,但風行一時的多是謝賢和曹達華獵奇性質的“神探破案”題材,以及何莉莉效仿007的女性間諜動作片《金菩薩》系列,始終未成氣候。直到70年代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現代社會的多元化刺激令警匪片創作有了豐富土壤。以邵氏《天網》、《香港奇案》帶動的犯罪片熱潮,也直接導致警匪片的興起。70年代後期,吳思遠的《七百萬元大劫案》與新浪潮干將梁普智、章國明緊隨其後,《跳灰》與《點指兵兵》不僅票房大賣,成功奠定港產警匪片作為一種純粹型別的獨特風格。80年代前期,《最佳拍檔》、《五福星》、《警察故事》都創下票房紀錄,但這些還只是麥嘉、洪金寶、成龍嘗試將高科技、喜劇、動作與警匪題材結合的雜交片種。同期純粹寫實的警匪片如《邊緣人》、《公僕》未成氣候,直到《龍虎風雲》出現,警匪片才真正躋身香港電影的主流,20多年來長盛不衰。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本文只是管中窺豹,從臥底、灰色地帶、反諷三個方面揭示香港警匪片的獨特品質……

一、臥底

“臥底”並非警匪片獨有,金庸的《鹿鼎記》、古龍的《白玉老虎》,紅色經典《英雄虎膽》、《智取威虎山》,都有“臥底”故事的精彩描寫,但最終似乎成了香港此類電影的特色。自章國明的《邊緣人》首開先河,林嶺東的《龍虎風雲》發揚光大,至90年代蔚為壯觀,吳宇森的《辣手神探》、周星馳的《逃學威龍》、成龍的《超級警察》、李連杰的《給爸爸的信》,無不以臥底為故事主線。《新龍虎風雲》、《新邊緣人》則乾脆翻拍經典,重現臥底迷情。香港警匪片為何熱衷於臥底迷失自己身份的題材?本土影評人解釋為“其實是香港人迷失身份的寫照”。這又與迴歸前後《我是誰》、《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戰狼傳說》等片的失憶情結相映成趣(《紫雨風暴》則是將“失憶”和“臥底”嫁接做戲)。

毫無疑問,香港警匪片30年來對臥底題材反覆進行挖掘:由身陷隨時背叛警匪雙方和自己原則的心理煎熬(1987《龍虎風雲》),到尋找身份認同的堅持(2002《無間道》),再到“重新做人”後的不適應(2006《黑白道》)……這當然已成為對香港文化的一種解讀方式,但對於大眾而言,警匪片的“臥底戲”最精彩之處仍在於強烈的戲劇衝突帶來強烈的心理認同,其實每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何嘗不曾扮演著臥底角色?所以直到今日,香港電影和影人在好萊塢的最大勝利仍是吳宇森的《奪面雙雄》和馬丁斯科塞斯翻拍的《無間道風雲》--兩部臥底警匪戲。

二、灰色地帶

警匪片的典型模式通常是黑白分明,警方取得最後勝利;但對香港電影來說,卻未必通用。《龍虎風雲》中的周潤發、《新龍虎風雲》中的劉青雲之所以飽受心理煎熬,除了匪徒對他們有情有義外,更有不良警察的百般迫害,所以李修賢在“香港警匪片風雲論壇”上指出,“警匪只是一念只差,拿著槍你可以做賊也可以做警察”,陳嘉上在《野獸刑警》中借曾經嫉惡如仇的Mike(王敏德飾)所說,黑與白之間有一個灰色地帶,只不過有的人面積大些,有的人面積小些罷了,而“爛鬼東”(黃秋生飾)的一句“警察也是人哪”更道破了某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天機”。

“只要有利益,警與匪是可以共存的”,這類臺詞並非只存在香港警匪片裡,同樣暗湧於香港社會的歷史洪流中。60年代警察貪汙成風,“四大探長”富可傾城,九龍城寨成為最典型的灰色地帶,所以才有70年代廉政公署的成立,吳思遠也藉此拍了票房大賣的《廉政風暴》,90年代麥當雄和劉國昌分別執導《跛豪》、《雷洛傳》回溯了那段灰色歷史。2009年,王晶最新作品《金錢帝國》同樣以60年代警匪一家為題材。或許有過這樣的現實經歷,加上香港文化的包容性和實用主義觀念,警匪片中的“灰色地帶”已成為專有名詞慣用橋段。但為了區別渲染黑幫仇殺的江湖片,警匪片中的灰色橋段通常不是臥底煎熬,就是警察變壞,《知法犯法》中的吳彥祖堪稱警察走向墮落的典型,《傷城》中的梁朝偉則被仇恨佔據了頭腦,至於2009年的警匪力作《竊聽風雲》,即以金融商戰為大時代背景,講述了三個被貪慾支配的警察走向毀滅的過程。

三、反諷

“邪不勝正”,是包括警匪片在內的經典通俗劇公式,但套到身份特殊的香港電影上,同樣未必適用。警察未必代表正義一方,匪類也不乏有情有義之徒,只要煽情得當,通俗劇的經典結局可以是《龍虎風雲》中臥底周潤發臨死前向匪徒李修賢道歉;也可以是《喋血雙雄》中的警察李修賢最終認同殺手周潤發堅持的江湖道義,為了給他報仇居然將已自首的成奎安擊斃,將香港型別片的傳統(從來都是追求鋪張的表現力和寫意的感染力)發揮到極致。

雖然事實證明警匪的通俗劇模式屢試不爽,但若反覆沿用,早晚會出現具有反諷意味的變奏。有趣的是,這種變奏通常會出現在曾經嚴格遵守通俗劇定律的影人身上。李修賢曾以《公僕》系列成為“香港警察代言人”,自組“萬能影業”公司後,拍出大量商業警匪片,譬如周星馳首次亮相大銀幕的《霹靂先鋒》。90年代李修賢開拍《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和《賊王》的犯罪片系列則劍走偏鋒,以低成本的Cult片取勝。

31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周星馳VS王晶:無厘頭喜劇的爭霸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