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戛納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列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其他兩個是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
電影節每年舉辦一次,每次持續12天,在2019年5月25日這天,第72屆電影節也落下了帷幕。
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榮獲最高榮譽——金棕櫚獎,這也是對百年韓影最好的祝賀。而第二大獎,評審團大獎,則頒發給了法國導演瑪緹·迪歐普執導的《大西洋》。
《寄生蟲》、《大西洋》
另外,戛納電影節不光評獎,還是一個每年都能吸引10萬遊客的盛會。那麼,如此知名的電影節是怎樣被創辦的呢?
20世紀30年代末,也就是1938年左右,世界上比較有名的電影節當屬威尼斯電影節和奧斯卡。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不過,隨著德國和義大利的法西斯氣焰日益猖獗,威尼斯電影節不復之前的公平公正,他們把重要的「穆索里尼獎」,頒發給了一部具有納粹元素,飽受爭議的電影——《奧林匹亞》。
或許是看不慣法西斯國家染指電影藝術,又或是單純地想和威尼斯電影節競爭,法國,決定在氣候宜人的戛納創立新的電影節,那時,它的名字叫「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海濱城市戛納氣候宜人
本來第一屆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預定在1939年的9月1日,但當天德國突然入侵波蘭,電影節便不了了之。
7年後,也就是1946年,隨著二戰結束,電影節在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運作下重新啟動。而這,就是第一屆「國際電影節」(First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第一屆國際電影節
1年後,「國際電影節」被更名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u film de Cannes)。
縱觀戛納每年的獲獎電影,有戰爭片,懸疑片,也有紀錄片和愛情片,有英語的、法語的、也有中文的,日語的,有獲2億美元票房的《華氏911》,也有330萬美元票房的《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華氏911》
那麼,電影節的評委們是根據什麼來評價電影的呢?
這就要從評審員和電影節的機制說起了。
戛納電影節有一支25人的固定班底,並設有一名電影節主席統籌全域性(並非評審團主席)。此外,還有1500多人的團隊,來負責電影節期間的所有事務。
每年,戛納電影節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部電影,比如,2015年就有多達1854部電影報名。
但一般入選主競賽單元的只有20多部,所以,評委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看過所有電影之後,挑選出最優秀的那1%。
但就算按照每部電影1.5小時計算,1800部電影的總長就超過了338個工作日,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看完這1800部電影。
雖然電影很多,報名的參賽者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傑作被埋沒,因為根據戛納式民主的規定——任何人拍攝了一部超過一小時的電影,都有權利報名且一定會被觀看。
不過另一個問題來了,這麼多參賽作品,評審員們是如何評判電影優劣的呢?
一位叫做塞爾日達內的評審員曾列了8條標準,比如:可以陪伴一生,或一度認為很重要卻不忍重看的電影,等等。因為這並不算硬性指標,評審員之間也常常會爆發出爭吵。
不過,雖然評審員們的喜好,審美各不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就是「藝術」,而非「商業」,這可能也是獲獎電影有時卻票房慘淡的原因之一吧。
評委評選的結果,會以獎項的形式將榮譽頒發給電影創作人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棕櫚獎」,獎盃由19片138克純金棕櫚葉組成,是戛納電影節含金量最高的獎項。
1993年,陳凱歌導演帶領張國榮、張豐毅、鞏俐等人,憑藉一部《霸王別姬》,與同年的《鋼琴課》一起榮獲此獎,這也是中國電影首次(至今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
《鋼琴課》、《霸王別姬》
除了最主要的金棕櫚獎之外,評委根據電影風格等元素,還設立了許多其它獎項,比如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劇本獎等。
1994年,張藝謀導演的《活著》,以及2000年,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就曾獲此大獎。
《活著》、《鬼子來了》
其實還有一個,「評審團獎」(Le Prix du Jury),因為翻譯的問題,聽起來和評審團大獎很像。有資料顯示,它是繼評審團大獎後,戛納電影節的第三大獎。
評審團獎是根據個別評委出於對某個電影的偏愛,為其爭取的特殊表彰。
1993年,中國臺灣導演侯孝賢拍攝的《戲夢人生》,2005年,王小帥導演的《青紅》,都曾獲評審團獎。
《青紅》、《戲夢人生》
除了前面三個獎之外,華語電影在戛納獲得的相關獎項還有——
「最佳導演獎」| 2000年楊德昌導演的《一一》、2015年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
「最佳男演員」| 1994年《活著》裡的葛優,2000年《花樣年華》裡的梁朝偉。
「最佳女演員」| 2004年《清潔》裡的張曼玉。
「最佳劇本獎」|《春風沉醉的夜晚》編劇梅峰、《天註定》的編劇賈樟柯。
不過,並不是所有電影都必須去爭奪這些獎項,戛納電影節有很多個單元,上面說到的獎項都屬於主競賽單元,除此之外,它還有其它的單元。
比如:非競賽單元,一種關注單元,午夜展映,導演雙週以及影評人週等等。
這些單元讓更多的電影有了在戛納電影節展示的空間,它讓一些不完美但充滿活力的電影,不會在殘酷的競爭中黯然失色。
比如「一種關注」單元,會選出一些審美獨特,風格新穎的小眾作品。
而「影評人週」單元則只會選新銳導演的處女作或他的第二部作品。
影評人週大獎《我失去了身體》
戛納電影節有許多軼事,一般來說,金棕櫚獎只會頒發給導演。
但在2013年,也就是第66屆戛納電影節上,評委會在商量後一致決定,給《阿黛爾的生活》這部電影的導演阿布戴·柯西,以及兩位主演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和蕾雅賽杜,一同授予金棕櫚獎。
《阿黛爾的生活》
20世紀40年代,法國作家安託萬曾說過:電影是沒有未來的藝術。
不過他可能預言錯了。
在如今這個時代,電影以一種強勢的流行文化形式,講述著故事、理念、美學,從而呈現給觀眾無限的可能。而資本的介入和電影的產業化發展,也讓電影的商品屬性相對濃厚了起來。
一般人可能難以從藝術角度來關注電影這個門類,而像戛納電影節這樣,從藝術角度來評選電影的盛會,則無疑能夠幫助人們,重新意識到電影藝術性的活動。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