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吧!哥哥》,終於等到哥哥們首場表演了。
表演之前還在想,這種混搭級別的賽制,要怎麼評分呀!
比唱,比跳,比颱風。
看看這些哥哥,從99年生人的,到71年生人的,這年齡跨度,中間能差著一輩。
其中有曾經火過的,有至今也沒火過的,有一直都不溫不火的。
有歌手、演員,還有講相聲的。
這樣一群哥哥,以什麼標準比?首先,節目組很明智地對現場有評分權利的觀眾,做了年齡均衡。
這個很貼心呀,這要是一場子的18未滿,估計會有很多人都不認得老哥哥們。
其次,哥哥之間的分數對抗,並不是以全分數比拼,而是要哥哥們自己選擇一組年齡段的觀眾評分。
這樣一來,從80、90、00三組中選擇,既有哥哥對自己節目的受眾預判,又有一定的運氣在裡面,這賽制就顯得不那麼硬性,有隨機感哦。
既增加娛樂性,又避免了尷尬,而且還打亂了所有人的推測。(節目策劃心機好深)
最後,要誇一誇現場的觀眾挺默契的,從大家給哥哥們的評分中能看出,大家並沒有以唯一標準去衡量,而是以每位哥哥自身情況為基礎,再來評判哥哥的現場表現。
如果不是分開衡量,以燒餅哥這種摻水了的表演,真心很難在眾位小哥哥間拼殺出一席之地。
所以,觀眾們基本把哥哥分成了三種類型:
專業型拓展型大齡型可見,在主持人和觀眾的心裡,都已經有了定位,如印小天、李澤鋒、杜淳這幾位,其實都算是從演員跨界來搞男團,就算唱跳不擅長,還有形象颱風在。
還有胡夏為代表的那幾位歌手,好歹這唱歌方面,應該是不懼的。
拓展型裡,還真就屬燒餅哥是最奇葩的存在,本身這相聲出身是諧星,與其他哥哥們的顏值流已經是背道而馳。
雖然相聲也講究學啥像啥,但唱歌跳舞還不是專業。同樣都要“包袱”,這相聲包袱和偶像包袱差著好幾裡地呢。
在開門宴上,金星姐姐就曾問過燒餅“是不是你師父派你來臥底的”。真要拼專業技術,燒餅哥可不就是來湊數的嗎!
但咱們這檔節目並不是比純技術呀,這裡考驗的是哥哥們能不能抓住現場觀眾的心,有沒有偶像潛質。
只要你的表演,你的Feel,能感染大家,就OK啦。
所以呀,燒餅哥業餘而賣力的表演,被觀眾認可了。
同樣受到優待的,就是大齡型。曾經也輝煌過,有記憶點,現在能再上臺競技,已經能體會出他們渴望的內心。
觀眾們對老哥哥們的評分也是放了些水的,至少並沒有對老哥哥們遲鈍了的肢體動作太過苛求。
相對於對拓展型和大齡型的寬容,觀眾們面對相對專業一些的曾經是偶像男團出道的幾位哥哥,就要嚴謹得多。
以目前的評判,你會覺得專業型吃虧了嗎?
其實不然,這只是開場的熱身表演,大家基本都還在吃老底。
主持人金星不也說了,之後有很強化的訓練,只這一項,想想就會讓拓展型和大齡型很難適應。
而專業型很可能會成就後期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