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一個孩子爸說:
"20歲出頭的時候看《美麗人生》,
完全不懂這部經典影片為什麼得那麼高的分,
等到 當了父親後看,看的我淚流滿面。"
《姜子牙》,哪吒團隊搞的封神系列動畫電影,
這部動畫屬於是成人黑暗向的,我看都覺得又黯又喪,當做一部成人動畫來看的話,質量還可以,優缺點很明顯。
優點是畫面設計、光影特效都很酷炫,技術上很OK,有很多幀截下來就能當海報、桌面,確實賞心悅目。
缺點就是劇本很一般,故事比較空洞,人物也很單調,主、配、反都很平庸,沒亮點。
屬於那種認真製作,還算值個票價,但看完後也沒啥回味的一次性快餐電影。
別和《哪吒》比,會失望。
《奪冠》是以郎平為主角的女排電影,從1979到2016,前後貫穿的時間線近40年。
可能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情懷吧,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對女排精神沒有什麼共情,他們懂事以後中國體育已經全面開花,也不再需要靠女排精神激勵國民了…
《我和我的家鄉》,算是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片,架構、風格、創意、旋律,都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群星、拼盤、主旋律、賀壽片。
電影味比較淡,小品味很重,整部片子是5個小品拼起來的。
劇本還是花了心思,有笑點,也有感動人的淚點,不出意外的話,你可能會數度淚目,並一直處於激盪的情緒中。
然後就會原諒電影本身製作水平粗糙的缺點。
觀影過程中,旁邊有一個媽媽帶著孩子看《我和我的家鄉》,孩子太小看不懂,嚷嚷著要走,媽媽無奈只能掏出手機給播《小豬佩奇》,就在我前排。
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位年輕母親帶著小嬰兒乘坐飛機的故事。
飛機起飛前這位母親拜託乘務人員給每位同行的乘客分發了一袋小糖果並配了張卡片,
卡片上的內容是以小baby的口吻“抱歉我可能會因為哭泣打擾到大家”。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只覺得這個媽媽好精緻,精緻的都有點像一碗雞湯,但其實大多數普通人過的都挺粗糙的,很真實的那種粗糙。
孩子太小真是能不出門,儘量別出門。
現在很多人帶著一兩歲的娃娃出去旅遊,指望讓孩子長見識什麼的,自己累還影響別人,孩子也沒有愉快感,就是父母感動自己.
3歲之前的孩子是很難控制的,3-5歲是個逐漸訓練教育的過程,5歲以上如果還很擾民,那就是家教問題。
要是必要的出行完全可以理解, 孩子太小,其實沒必要出遠門.
因為對孩子來說,去樓下公園溜一圈,或者去商場的樂園蹦一下,可能比出國旅遊快樂多了。
聚會閒聊時我隨口說了影院那個媽媽帶小孩的事情,
一個大齡單身女青年感同身受地說到:
" 車上飛機地鐵上,小孩子哭鬧大人沒有辦法可以理解,但是在電影院做爸媽的可以選擇不看離開啊,這種直接看手機讓我們在電影院的其他人怎麼看下去?
爸媽應該做好功課知道孩子不會看就不會自己去看呢?
為何不提前做好功課呢?"
......現在年輕人嘴皮子真厲害.
我想那個媽媽可能也沒試過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堅持看完電影,
等進場開映了可能才發現孩子坐不下去,又捨不得提前退出,這不就是很多人都會有的反應麼。
聚會中的一個孩子爸迴應道:
"在公共場合聽到孩子哭鬧會很煩,尤其是有一次剛參加工作時出差睡火車軟臥,有個嬰兒一直哭,當時我恨不得脫下腳上的襪子塞住他的嘴。
同時對那個整夜都手忙腳亂的新手媽媽也十分嫌棄。"
"但這一切在我兒子出生後就變了,同理心很神奇,
再看到嬰兒的哭鬧不會煩躁,看到新聞裡兒童受傷害會感到心疼,
這算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有些情感,你們聽別人描述,看文字無法感同身受,都不具體,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一下才知道,你們結婚生娃後就明白了.
先是感受到生命延續的奇妙,然後會反省當年母親養育自己的不易,接著就會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孩子,人到中年,該挑起照顧全家老小的重任了。
經歷過的爸媽們都懂,沒經歷過的聽了也很難往心裡去。"
.........
養兒方知父母恩。
往期薦讀:
不要浪費你的“第一次”---見準岳父和丈母孃
所謂家人,就是沒有人會被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