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一遇事就指責別人,試圖推卸責任。
他們從不在自身尋找原因,甚至到處埋怨。
但一個人真正成熟之處,是懂得自我審視。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逃避責任,怨天尤人上,不如學會自省,反思自身,從根源解決問題。
凡事多從自身尋找原因,把不足轉變為優勢,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1
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會犯錯,人人皆有不足。
可有的人,只會從別人身上找錯誤,卻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
表叔的兒子要結婚,打算在市裡買房,由於存款不夠,只能四處借錢。
他為人霸道,找親戚借錢時態度蠻橫,指名道姓要求哪個親戚必須借他多少錢,一分也不能少,就好像別人都欠他一樣。
部分親戚家裡確實沒足夠的錢,礙於面子意思一下,表叔怪對方借太少,把錢退回去,還說了很多不著邊際的話。
有個親戚和表叔雖沾點血親,但兩家平時也不聯絡,沒有什麼情分。他登門就直接借錢,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隨即他就四處宣揚親戚家無情無義,為人小氣。
表叔在整個家族中都不受待見,但他卻認為是親戚找事,故意排擠他。
外人看在眼裡,對錶叔紛紛敬而遠之。
多少人都是這樣,遇到問題,就認為是他人的錯,第一時間把自己摘出去。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問題或許出在自己身上。
生活中,這種人屢見不鮮。
能力不足的上司,面對公司業績墊底,會責備下屬不夠努力,繼而故意在工作中找茬,放大對方的錯誤。
經濟窘迫的丈夫,在外面受窩囊氣,回到家就打壓謾罵妻子,怪妻子不上班,花錢太多。
心裡自卑的人,看到身邊人能力優秀,升職加薪,就認為對方靠關係,而不是自身的努力,來尋求心理平衡。
在他們的世界中,自己永遠是對的,問題永遠出現在別人身上。
就像有句話所說:越是層次高的人越向內求,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向外求。
靠指責他人來逃避責任,到處找藉口為自己開脫,這恰恰暴露出自身的無能。
02
《孟子》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意思是遇到事情,懂得反思,在自己身上尋找問題,最後能取得不錯的結果。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沒辦法保證自己不會犯錯,重要的是不推諉責任,不指責他人。
有次,一名員工因為欠缺工作經驗犯了錯誤,導致貸款無法追回。
松下幸之助得知後暴怒,在大會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嚴厲地批評了他。
事後松下回憶,那筆貸款單子自己也簽了字,這樣想來,最大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因此,他為自己的過激行為深感不安。
想通之後,松下馬上打電話給那名員工誠懇道歉。
正好那天員工要搬新家,他得知後,立即登門祝賀。
還親自幫員工搬傢俱,累得滿頭大汗。
令人意外的是,一年後的同一天,這名員工還收到了松下的明信片。
松下發現自身問題後,透過自我反省,找到問題癥結,親自認錯道歉,贏得了員工的心。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學會凡事反求諸己,從自身尋找問題,而不是一味責備他人。
就像《法句經》中佛陀所言:“不好責彼,務自省身;如有知此,永滅無患。”
懂得自我反思的人,會把每一次錯誤,當成一次自我改正的機會。
他們會向內看自己,及時彌補短處,糾正過失,將自己的不足轉變為優勢。
也能更好地認清自己,有效地化解矛盾。
反躬自我,犯錯不推脫,遇事不責備,方能走的更遠。
03
自知者智,自聰者愚。
一個人如果有自省的能力,他會坦然面對錯誤,接納自身不足,還會從中找到自救的辦法。
這讓我想到了夏朝的一個故事:
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的城池,夏禹得知後,派兒子伯啟抵禦,結果伯啟戰敗。
他的部下認為是敵方使用詭計才戰敗,因此非常不服氣,勸伯啟繼續進攻。
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兵卒比他多,地也比他廣,卻被他打敗,一定是我的原因。
可能我的品行不及他,或帶兵不如他,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正才是。”
自此之後,伯啟每日監督自己,早起親自操練軍隊。
他任用賢能,尊重有品德的人。為了得到賢良輔佐,放下身段,親自上門請教。
一年後,有扈氏再也不敢侵犯,反而主動投降,歸順於夏。
一個人無論處在什麼位置,不輕易被別人的三言兩語迷失,而是反省自我,在思維境界上,就勝過多數人。
海涅曾說過:“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強者懂得主動自我反思,發現自身錯誤,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改正。
假如我們遇到失敗或挫折,能虛心地檢討自己,以後也會少走彎路,少吃苦頭。
一切諸果,皆從因起,時刻自省,才是一個人真正的修養。
04
拿破崙曾說過:“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我自己不幸命運的起因。”
愚蠢的人,才會理直氣壯地把過失強加在別人身上;一事有不順,就怨恨身邊所有人,為自己開脫,這典型是弱者的表現。
所以我們無論有多大成就,都要懂得謙卑自省,少些苛責,多些體諒,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人生漫漫,我們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與其自怨自艾,抱怨社會不公,不如完善自我,不斷進步。
願你我都有這樣的覺悟,常思己過,超越自我,收穫成功!
作者簡介:蔣一格,充滿好奇心的90後,用文字治癒人生,用心態治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