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樓對樓,其中一個房間對著樓下的走道,總是人來人往的過路不說,還有些人喜歡聚在這樓下談天說地,打牌下棋。
使得你在房間總會聽到這樣那樣的聲音,想寫稿看書的話,是會受影響的。
但是後來我漸漸習慣了,樓下依舊有聲音,我雖然在三樓,卻似乎聽不到了,抑或是聽到一些聲音,卻並不知道具體內容。
有時候反而是樓下沒聲音時,才感到奇怪和不習慣,有聲音時,似乎自己的空間更安靜一般。
有一陣子,到一個新的城市,為了跟一老同學住近一點相互來往,就在她附近租了房子。
那裡屬於城中村,凌亂,嘈雜,人流大,車輛亂。換個詞和角度,也可以說成熱鬧和充滿十足生活氣息,讓人從某些角度覺得更安全。
租住的房間在六樓,加上頂層和天台上的閣樓,算起來應該有八層。每一層有七八個房間,租客很多,空房間很少。
我窗子下面的右側,有一個寬大的露天娛樂場,夜裡擺滿燒烤和各種小吃。也有舞臺,如果沒有客人點歌,就有專門的歌手現場獻唱。
一般晚上七八點就開始唱,最初覺得太吵鬧了,也有“實在不行就換地方住”的想法。
有天傍晚,再次聽到音樂響起。那男歌手唱到“讀你千遍也不厭倦”時,浮躁的心突然靜了些。有些溫潤,有些柔軟,似乎一剎那回到了記憶深處的某個年華。
是那年少青澀時光,是對愛情還充滿執著和熱愛的時光,是喜歡上一個人、對方就是世界的時光,是隻要愛了、就有讀他千萬遍也不厭倦的架勢。
而後來的自己,經歷了歲月的風霜,對愛情的觀念變了又變,早就沒了那份去讀一個人千遍的虔誠和固執。
想來,這樣的成長也算一種憂傷。畢竟長大的代價,似乎就是變得無趣和沒有波瀾。
但這種改變又是讓人欣慰的,安穩的,畢竟在愛情裡大起大落地沉伏,影響了對人生的其它追求和努力。容易頹廢,容易沉淪。
當時就那樣站在窗邊,聽那人唱那首老歌,心裡蕩起的那點波瀾也很快就靜止了,只是覺得那音樂也不壞,倒省了自己放歌聽,就當是免費的背景音樂好了。
此後寫稿發呆時,再聽到那邊震耳欲聾的歌聲,也不煩躁討厭,有心情就默默聽一會,沒心情就忽略了那些歌詞。
那種狀態,就是在外界的喧囂裡、感受到了內心裡的寧靜,內在的靜讓外界的吵也變得有秩序了一般,抑或是變得溫柔了一般。
出去散步時,也有類似的感受。因為樓下的環境並不好,城中村擺攤的人很多,三輪車也很多,破屋小樓也多,湊在一起,只能用一個“亂”字形容。
樓下小衚衕右邊出去,不遠就有一條較寬的水溝。水質一般,流動,沒什麼臭味,但也看不見清澈,應該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排放通道。
水溝兩邊是公路橋,栽滿樹。欄杆外靠水的那一面,還種滿月季。那時節正漫漫開著紫紅色的花朵,路過時,總有人忍不住爬過去摘上幾朵。
那花兒送到另一個人手中或是帶回家插在瓶子裡,定是愉悅了不少人的心情,養了不少人的眼。
我有時候吃完飯,會沿著街道走去林蔭邊,有時需要走很遠才能走出車水馬龍的喧囂處,再調頭從水的另一邊回來。
有時候,也會下樓從衚衕左邊出去,那裡到達小街,小街直通外面的大街馬路,需要走二十分鐘左右。
街中有一所學院,午後或是傍晚,街上總會人來人往。
小吃衚衕有好幾條,麵皮米皮,風味小炒,麻辣燒烤應有盡有。因為消費層大多是學生,便也算是物美價廉。
偶爾也會故意從街的這一邊走向大街,再調頭從另一邊走回來。
記得一個朋友說過,就算別人在街上逆行,你也不要。所以每次都會留心從右手邊向前走,似乎也是為城市秩序盡了一點小小的責任。
置身喧囂中,也漸漸不再覺得吵鬧了。似乎周遭的人事聲響都與我無關,我的耳朵裡,只會聽到想聽的聲音。
想必心能若止水,即使走在繁華嘈雜的街頭,也一樣能覺得安靜。為此,也打破了要搬家的念頭。
且越來越明白,世間萬物的狀態形態各有不同、帶給每個人的感受也各有不同。
是喜是憂,是吵是鬧是靜,並不完全取決於外界,還跟心境有關。
很多感覺由心生,心能靜下來,神能定下來,即使置身喧囂,也能風平浪靜甚至悄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