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的事,就去做
跟閨蜜們聚會,我立flag說元旦前要學會游泳。
當時已12月,她們瞅瞅我,沒說話,心裡有沒有翻白眼我就不知道了。
我自己也有點沒底氣——十幾年前我就發誓一定要學游泳的,如今豆豆哥早就在水裡如魚得水,我卻以“很忙”、“最近沒心情”等藉口,拖了一年又一年。
但是學游泳這件事一直在我心裡盤旋。像是一隻鳥,飛來飛去,從未離開過。
聚會結束,我就諮詢了教練,安排了試課,買齊了裝備,煞有介事地收拾進在壁櫥裡躺了一年的健身包。
試課當天,中午突然臨時有事兒,只好請假:本打算推遲兩天就去,又感冒了,打了幾天吊針……兩個周倏忽而過。
2020年所剩無幾。教練問我:啥時候來學啊?
明天就去!——我腦子裡想的其實是“後天”或者“大後天”,想給自己一點“準備時間”,但我知道這是藉口,所以沒搭理我自己,直接定了第二天。
試完課,感覺良好,高興地掏錢報了課,對2021年前學會充滿了信心。
我感覺充滿了力量感,心情愉悅,因為能夠可以掌控自己,不需要找藉口拖延,也不需要在日後想起來這件事終於還是沒做的那種懊喪。
這不僅是學會一項技能,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我能行”,不必沉湎於“我行不行”的思慮中。
行動力,是治癒一切焦慮的良藥。
先去做,再去想昨天跟zhaozhao和黃小球吃飯,大概一年沒見了,一頓飯吃了三個小時。
Zhaozhao狀態極好,有條不紊地工作,學中醫,進行了一些實踐;黃小球嘛,很忙,忙工作,忙孩子,女兒明年高考,她搖搖欲墜,疲於奔命。
想起幾年前我們在一起談過的話,當時聊的是“正在做的事和想做的事”——
我的計劃是,好好賺錢,然後安心寫字。
Zhaozhao吃吃笑著說,“我的想法跟你恰好相反,我想好好學中醫,多聽一些課程,多做一些實踐。”
我們都覺得很開心,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走去。
這樣的時刻,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你想做的事情,不管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
當初zhaozhao四十迷上中醫開始學習,我也驚訝於這種“半路出家”的決心,但她說自己是中醫粉絲,所以才開始學習,至於以後的打算之類的都不重要,可以一邊學習一邊思考,這樣就好了。
如今來看,她做得非常棒。
好多事情,因為我們想太多,想太遠,反而就止步不前。
想要做一件事,永遠都不要怕晚。只要你開始做了,就不晚。
而若是僅僅停留在思考、猶豫甚至焦慮的狀態,那就永遠都是零。
所有的勵志,背後都是努力24歲那年,我妹妹安吉開始學跳舞。當時,她在大學裡工作,已經結婚。
聽說跳舞是童子功,還來得及嗎?骨頭都硬了,身體還能柔軟地伸展嗎?一個女孩子,都工作結婚了,好好地工作、生活,以後要生孩子、照顧家庭,跳舞這種事也太異想天開了吧……她遇到了很多疑問。
她說,自己學的是肚皮舞,不需要童子功,只要基礎學紮實就可以;她小時候就喜歡跳舞沒條件,現在有了,作為一個興趣也不錯吧?而且可以鍛鍊身體,延展身心,還能擴大社交圈,她認識興趣相投的好朋友,非常開心。
沒想到,她就真的跳了十年。
從初學到精進,從普通舞者到舞蹈教練,參加過大小的舞蹈比賽斬獲很多獎項,開了舞蹈工作室……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的確都風輕雲淡地發生在生活裡。
再後來,她生了孩子,跳舞之外,還在學習瑜伽和身體調理,帶著愛美的女孩斷食減肥,有了一定的積累,辭掉了工作,專心做斷食減肥,還做暖宮之類的調理……這個小時候好吃懶做的小胖妞,還真是挺讓人欽佩的。
她要做工作室尤其是要辭職時,我爸媽是有擔憂的,當時肚皮舞已經開始流行,她做得當然不算早,行麼?她說:“我做的不算是最早的,但是我能做好。”
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如今看來,跳舞像是一個媒介,把她引領進了一個更大的世界,獲得了更大的舞臺。她自己變得更加自信美麗,也幫別人變得更加美好,這一件多棒的事情啊!
生活中,失敗是常有的事兒,但是成功也都是靠行動才能獲得。
只要開始,就不晚當你打算做一件你喜歡的、想了很久的事情時,總會有人告訴你:“你來不及了,已經晚了……”
20歲時,想要開始學一項運動,有人說:“骨骼已經發育完畢了,來不及了。”
可是,我在滑冰場裡,看到頭髮花白的阿姨穿著冰鞋跌跌撞撞地穿梭在年輕人中,帥極了!我學車時,小組裡有叔叔阿姨,都是五十多歲;
我的烘焙課堂裡,周阿姨學得又快又好,做的戚風蛋糕受到她親戚朋友都好評,自己樂在其中,而且成就感爆棚;
30歲的人,說她要開始學寫東西,又不無擔憂:“還來得及嗎,是不是晚了?”
寫作是不分年齡的一件事,只要你想,60歲拿起筆開始寫都沒問題。若是翻一翻書,有很多作家是在三四十歲才開始寫作的;
關鍵是,你得開始。哪怕是寫日記,都算是進步,對嗎?
摩西奶奶說,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她76歲才拿起畫筆,80歲舉辦畫展這件事,是不是很酷?
日本81歲的老奶奶自學程式設計,做了一款手機軟體,連庫克都特意去拜訪她;
這樣的人生簡直是開掛啊!
中村恆子在《人間值得》說,對於工作、想做的事,先去做就好,把事情做好是首要的。過高的期待,反而容易讓人陷入焦慮中。
至於自我價值、這件事的意義之類的,她的建議是:人生很長,慢慢思考就好。
人生很長,慢慢來做什麼都有人說晚了,於是你就不做了。
你高二時發現成績不夠好,可能上不了重點大學,你覺得晚了,所以自暴自棄,最終連一所普通本科都沒去成。
大學時發現選錯了專業,於是就渾渾噩噩,在遊戲裡浪費著青春,捱到畢業,勉強找一份工作,又發現自己再次錯過了改變人生的機會——啊,又晚了!
在一段感情裡發現了問題,如鯁在喉,非常難受,可是已經談婚論嫁,來不及再去溝通、梳理了吧?於是就假裝什麼都沒發生,拖到婚姻裡,拖到有一天圖窮匕見,自食惡果。
……
勵志的故事有很多,但你若認真去看,拋開那些炫目的光環,那大多都是一個普通人在用自己的堅持、努力和認真,寫就了整個傳奇。
你想做的事情,只要開始了就不會晚,真的。
你想要做的改變,只要開始了,就會往好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