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到中年,以後的日子還很長,如果不懂得往遠處看,不規劃好人生,那麼年紀越大,生活越苦。

真正過得好的中年人,往往很“刻薄”,吃苦在前,享福在後。有了過緊日子的思想,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寬裕。

01

對兒女很刻薄,有多大的能力,就給兒女創造多好的成長環境。

常常看到一些被“富養”的孩子,他們穿著名牌衣服,出門有父母或者保姆陪同,逛商場的時候,想要什麼,父母就百分百滿足,從來不會拒絕。

富養的孩子,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變得蠻橫無理,索求越來越多,不管父母給他多少東西,他都嫌棄太少了。

直到父母慢慢變老的時候,父母才不得不斷掉對孩子的財物供應。此時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卻沒有謀生的能力,也沒有孝順父母的想法。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些窮孩子,雖然過得苦一些,但是他們更加懂事,更加獨立,也許他們一輩子都沒有變成富人,但是他們越活越好,父母總是能夠沾他們的光。

聰明的中年人,不會在兒女面前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而是會按照自己的實際能力來養育兒女。不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就不會給自己新增太大的壓力。

那些玩命對兒女好的父母,其實是縱容兒女,自己不見得晚年就會幸福。做人,在兒女面前稍微自私一點,其實是逼著兒女獨立成才,也給自己留了後路。

02

對金錢很刻薄,一直在逼著自己努力賺錢,還逼著自己存錢。

沒有存款的中年人,真的很可憐。

前天下午,我的同事小澤,輕輕地問我:“能不能借一千塊錢給我?”

我說:“怎麼啦?遇到困難了?”

小澤說:“今天中午,我感覺到一點點腹痛,到醫院檢查了一下,發現有一個結石,需要做鐳射碎石手術。可是我沒有錢。”

這幾年,小澤買房買車花了不少錢,還貸款四十多萬。他現在想要找人借錢,越來越難了。

我借了一千塊錢給小澤,但我還是擔心他什麼時候還錢的問題。

人到中年,沒有錢,憑什麼過幸福的生活。中年人是家裡的頂樑柱,自己要是不去賺錢,家裡還靠誰賺錢。

光賺錢還不夠,還得拼命存錢。有存款,才是做人的底氣,也是以後的生活保障。“吃光用光,身體健康”,這樣的說法,對於中年人不管用。

做人,要學會“摳門”,在中年的時候,把錢摳緊一些,才會慢慢變富有。別以為以後賺錢的本事會越來越大,別以為老了靠退休金就可以過上幸福的日子。哪個家庭都有急事,遇到急事,都得花錢。

03

對情緒很刻薄,逼著自己戒掉了情緒,學會心平氣和過日子。

小時候,你發脾氣了,別人會說:“他還小,不懂事。”

長大了,你發脾氣了,別人會說:“你這個人,真的沒有教養。”

人到中年,你的脾氣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忍耐力有多強,你的內心有多強大。忍常人不能忍,你才有機會成大器,做大事。

對自己的脾氣刻薄一點,也許你一時半會會覺得很委屈,但是你長期控制了脾氣,就把好的脾氣變成了習慣,你會活得很自然。

很多人,把壞的脾氣帶回了家,把好的脾氣留給了外人。本以為家人會理解你,可是家人並不會理解你,反而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可理喻,甚至因此導致夫妻常常吵架。

厲害的中年人,學會了微笑著面對困難,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脾氣爆發。人生多少事情,忍一忍就過去了,笑一笑就放下了。

04

對社交很刻薄,放棄了無用的社交,只和幾個真心的親戚朋友互相來往。

我的同學老李,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以前,他總是去參加單位裡的應酬,被單位裡的人稱為“酒桶”,也就是說他的酒量很大,喝一桶都沒事。

最近幾天,我忽然發現老李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很多文章,在一些網路上,也能看到他的文章。

老李說:“我在單位上班,月薪才四千多,我做副業都有六千,想一想,我真的是賺大發了。”

事實上,老李放棄了無用的社交之後,朋友少了,親戚交往也少了,但是他騰出了時間,賺到了錢,還在縣裡買了新房子,家庭幸福指數提高了。

人到中年,時間很珍貴,不要以為吃吃喝喝就是人脈,和別人禮尚往來就會被看得起。想要改變命運,還得靠自己。放棄無用的社交,騰出時間可以看書、鍛鍊身體、做副業、陪家人,肯定是無不裨益的。

05

對愛情很刻薄,拒絕婚外的愛情,拼命珍惜家庭。

說實話,我很怕遇到有婚外愛情的讀者。他們在感情傾訴的時候,總是很迷茫,並且不管你怎麼開導他,都無濟於事。

愛一個人好難,守住自己的幸福更難。如果中年人有了婚外的愛情,表面上很有面子,其實很難過,離婚的可能性很大。

對愛情很刻薄的中年人,一輩子就愛一個人,把所有節外生枝的愛情,都放棄了。也許他眼前的人,並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陪伴最久的。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聰明的人,守住了愛情,就是守住了財富,以後的日子,還有很多未知數,但是隻要夫妻一起努力,就不用擔心。

俗話說:“恰是無情最有情。”很多無情無義的事情,當你真正看明白了,也會感覺到情意濃濃。

當然,人到中年,做一個刻薄的人,要一分為二來看,不能對任何人和事都刻薄,要把握尺度,也不能說尖酸刻薄的人。

中年人的“刻薄”,應該是一股無形的力量,逼著自己更加成熟。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非常虛偽的人,喜歡說以下幾種話,希望你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