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做什麼事,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

做這3件事,能把日子過得越來越有滋味,讓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1

注重健康。

無論何時,健康比任何東西都重要。身體健康,才有實現一切的可能;心理健康,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

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財富、名利只是點綴。

健康,是真正的財富。

沒有健康,再多的錢都只是廢紙,再多的財富也無法享有,再大的名聲也只是虛無。

只有身體健康,才有實現一切的可能。

健康好比數字“1”,其他諸如事業、家庭、金錢等等,統統是“1”後面的“0”。

失去前面這個“1”,擁有後面再多“0”,也還是個“0”。

幸福在於人的精神,而精神好壞又與健康息息相關。

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賴於身心健康。有了健康,簡簡單單一件小事,也能令人心情愉悅;失掉健康,自然也就失掉了快樂的力量。因為健康,實在是享受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透支健康來獲取金錢,卻忘記了金錢只能用來提升生活條件,卻買不到安安穩穩的好日子。拿健康換來的富貴,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

無論何時,要好好照顧自己,停止過勞加班,停止熬夜頹廢,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膩少喝酒。沒事多運動,沒事就休息。增強免疫力,學著去珍惜自己的身體,維護自己的健康。

錢財買不來生命,利益換不回健康。

沒必要去追求那些身外之物,身體健康,無病無災,一輩子平平安安,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幸福。

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礎。

你的健康,絕不僅僅屬於你自己。

更屬於所有關心你、在乎你、陪伴你的人。

沒有什麼,比健健康康的更叫家人安心。

人到中年,一旦失去健康,不僅自身要承受病痛折磨,還會給家庭帶來巨大負擔。

一場疾病,可能會迅速拖垮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為了自己和家人考慮,也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家人都健康,一個家庭的幸福,才能長久、穩固。

從現在開始,如果愛自己、愛家人,就改變自己固有的不良習慣,在年輕和身強力壯時就必須關心自己的健康,多保養、多調理、多運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狀態。

2

好好說話。

語言的力量影響巨大,有些人,開口的那一刻,就贏了;有些人,開口的那一刻,就輸了。

很多人似乎從來都不會好好表達。明明想關心,卻說出反語讓人心寒;明明受了委屈,卻說話尖酸刻薄,引發誤會不斷。

說話生硬的人,總會讓人不舒服,往往讓人敬而遠之。

溫和的語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對親人朋友好好說話,關係才會和諧。

但很多人都認為,親人朋友是最親近的人,開開玩笑無傷大雅。但語言就像一把利劍,出鞘的那一刻,已經把最親近的人刺得遍體鱗傷。

我們總以為,親人和朋友,可以忍受我們一切的不可理喻,可以接納我們所有的小情緒,於是我們肆無忌憚地傷害著他們。

別忘了,所有過激的言語都是對愛和親密關係的一種消耗。只花不存,終有一天會面臨關係的破產。

對親愛的人惡語相向,你給我一言,我敬你一語,只會讓雙方的關係跌入冰點,最親的人明明在眼前,卻依舊無法靠近;相反,能用溫暖的話語融化誤解的寒冰,態度溫和,好好說話,多點鼓勵,少點指責,才能讓彼此關係越來越好。

語言不可全憑性情,要考慮他人的感受。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是曾國藩一生奉行的原則。

而他之所以能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在官場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懂得好好說話。

但即使是人品過硬的曾國藩,在剛剛步入官場之時,都因不會說話得罪過人。

曾國藩剛入翰林院不久,父親慶生,發小鄭小珊前來祝壽。

曾國藩正是春風得意,開始口不擇言起來,拉著鄭小珊大談特談官場事蹟,毫不顧忌對方感受,最終惹得鄭小珊拂袖而去。

正因於此,曾國藩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在此後與人交談時,儘量做到慎言。

不因為一時之快,將脫口而出的話得罪別人;在別人限於困境的時候,也能出口春風化雨緩解矛盾。

好好說話,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順。

生氣的話,慢慢說,盛怒之下,難免出口傷人,但情緒不宣洩,也往往傷身。所以,當你處於極端情緒的時候,不妨先停下來呼吸三秒,給自己冷靜的時間,以免傷人傷己。

指責的話,不必說。言語之間的相互指責,只會增加感情的的裂痕。

傷人的話,不能說。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在傷人的一言一語之間變淡的。

情侶吵架時,脫口而出的分手;朋友之間生嫌隙時,張口就來的攻擊;孩子做錯事時,你口中的嫌棄和否定。

所有難聽的話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傷人的話,不說;難聽的話,少說,關係更好。

3

收斂鋒芒,保持低調。

《菜根譚》裡有句話:“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世間萬物,都起源於低。地不畏其低,方能成就大海的浩瀚。人不畏其低,方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低,是高的緣起,是高的階梯。

年輕氣盛時,許多人都不肯吃半分虧,遇事總要據理力爭。

工作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指責、批評、否定時,或許會奮起反擊,恨不得懟得對方無言以對。

但一時的痛快過後,卻可能需要為此買單。

看似佔了一時之先,但讓別人下不來臺,其實是給自己製造麻煩。

針鋒相對,咄咄逼人,也許維護了自己一時的面子,卻有可能將自己置於不利的境地。

這種時候,我們完全可以一笑而過,或者緘默不語。

那些內心強大的人,對別人的誤解、揶揄甚至攻擊,都不會記掛心上。

對李敖的言語攻擊,余光中就這樣回答:“他天天罵我,說明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他,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周國平說: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會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會斤斤計較。

三國時期謀士荀攸謀略過人,輔佐曹操二十餘年,深得曹操信賴。

有一次,荀攸的表兄辛韜來訪,閒談之間問起當初他輔助曹操戰勝袁紹時的經過,但令辛韜沒想到的是,荀攸言辭間句句否認自己的功勞,表現得極為謙卑。

荀攸與曹操相處二十餘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官場,變幻莫測的人心,荀攸至始至終應對的從容不迫,淡泊而緘默。

曹操評價荀攸的為官之道時這樣說道:“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不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要太鋒芒畢露,低調沒有壞處。老話說“槍打出頭鳥”,你太急著表現自己,反而會讓自己最先失去競爭力。

都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鋒芒太露,處處高調,說話辦事不懂得留有餘地,很容易把自己逼進死衚衕裡。

左宗棠生性豪放,鋒芒畢露,在他回京期間,因為心直口快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得罪了不少人,面對同僚的排擠,他也只得假借生病躲在府中修養。

他年老時也曾跟自己的孩子們說,自己年輕時盛氣凌人,總是跟人誇耀自己的本事,但後來翻看史書才發現自己的本事跟前人相去甚遠,自此收斂了鋒芒。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不喜歡炫耀,而是保持著低調的處事態度。

物理學家何澤慧就是這樣的人。

何澤慧出身名門,以 “女狀元”的頭銜考入清華物理系,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第一個外國博士,也是該校技術物理系第一位女性。

她和丈夫,“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合作發現了鈾核裂變的新方式,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可這位物理學界泰斗級的人物,平時的生活卻非常低調。

直到離世,何澤慧一直住在中關村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老舊小區中,昏暗的樓道里還貼滿了疏通下水道的小廣告,小院裡到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雜物。

86歲的時候,她還每週堅持到高能物理所上班。所裡想派車接送,她堅決不要,還是擠公共汽車通勤。

光看她的裝扮和生活方式就像一個普通老太太,絲毫感覺不到大科學家的派頭。

老人書桌上的鎮紙,是自己撿來的鵝卵石。

身邊的同事都已經開始改穿名牌衣服、背名牌揹包了,何澤慧依舊提著老式的人造革書包。書包帶子斷了,就用繩子系一系;革裂開了,就用針線縫了起來。修修補補,一用就是幾十年。

中科院院士李惕碚曾經評價過何澤慧:“在何先生那裡,科學研究就是探索自然的本來面目,如此而已。權位和來頭,排場和聲勢,以及華麗的包裝,對何先生都沒有作用。”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如果你還沒有獲得大成就,請保持低調,因為此時還沒有資格驕傲。如果你已經取得成功,請更要保持低調,因為你需要戒驕戒躁。

12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窗外景明空入眼,戀戀不忘想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