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你好啊,我是戴叔。

是不是感覺現在的節奏,快得讓人停不下來、毫無喘息?

戴叔上週幾乎感冒了一整週,可能人處於生病狀態就是很容易"繳械",所以我幾乎停下了之前所有的學習,連著幾天沒有早起、沒有閱讀、沒有寫作,也沒有學習,好像這一切都與我本人剝離了一般。

平時習慣了風風火火、恍恍惚惚地快節奏,突然一個急剎車地停滯,感覺兩隻腳跨在了兩個世界,有點兒熟悉,又有點兒陌生。

01 關於成長

我知道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成長焦慮。這種焦慮可能源於不自信,可能源於對當下生活的不安和不滿,也可能源於對夢想的期待。

在感冒之前,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裡面提到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

一個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是不斷成長的,並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成長上;而一個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並把注意力集中在"證明自己行還是不行"上。

簡言之,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的根源在於是否擁有"安全感",而這正是大多數人最匱乏的。

比如我自己,害怕死亡,擔心短短的一生碌碌無為,懊惱當初的不作為,卻也不滿足當下"看不見的步伐"。我對生活好像沒有什麼終極的目標,只知道一定要努力,不然就跟不上節奏,儘管仍然有大把的時間被浪費。

02 關於天賦

在這感冒期間,我嘗試畫了兩幅彩鉛畫。

說起來也挺奇怪,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動手畫彩鉛(我是完全零基礎)。我記得前幾周有一個早起的凌晨,大約5點半的樣子,畫了將近一個小時,連個頭部都沒畫出來,全部擦掉了,完全不滿意。

結果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畫彩鉛我沒有天賦,這個不適合我,還是放棄吧。雖然,在這之前我已經買了好幾本彩鉛入門教程書,筆、紙也基本俱全。不過,"放棄"就是這麼輕鬆,就好像一次正常的呼吸,感覺不到絲毫的漣漪。

在這個週末,可能有點心血來潮,我嘗試直接對著書本畫。這中間的過程依然是很簡單,因為裡面提到的很多"專有詞彙"我根本不太懂。所以無論是畫線稿還是上色,不懂的地方我就是憑感覺。

我也知道自己畫得是不咋地,跟書上比是差遠了,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總是無比珍惜。關鍵是,等我回神過來時,我發現自己已經完成了,而這幾乎是之前無法想象的——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在畫這方面是"不行的"。

現在想想,我就是陷入了僵固型思維:我把天賦看得過於重要(我依然不否認天賦的重要性),卻忽視了人的能力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我固執地以為"沒有天賦"等於我不會,"今天不行"等於"明天也不行"。的確,"放棄"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利,但"成功"都屬於那些"不放棄"的人。

由此得到,"不行"往往是出於在心理上貼上了所謂"不行"的標籤--無論是給自己還是給別人--所以當自己或者別人做到了本以為"不行"的事,那種詫異感就會極大地震撼我們。

03 關於心流

同樣是在畫彩鉛畫的過程中,我意外地得到了一種感覺--心流。

所謂"心流",就是當你特別專注地做一件目標明確而又有挑戰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這個挑戰,你可能會進入的一種狀態。它的特徵是你做這件事的時候會忘記自己,忘記時間的流逝,你能體察到所有相關的資訊,不管工作多複雜你都毫不費力,而且有強烈的愉悅感。

在此之前,我非常渴望進入心流狀態,但又認為這是一種自己不可能達到的狀態。即便是我非常非常認真地看書、碼字,我還是會在中途時不時玩一下手機、看一下網頁,注意力依然會在某個時段分散。

所以在感冒本身就很脆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看書看了十幾頁根本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麼,就乾脆放棄了。但是在畫彩鉛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幾乎是只專注在畫畫本身,而非周遭的其他事物。

我得承認,在畫畫過程中,我仍然會看一下手機,或者吃個飯倒個水什麼的,這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我的注意力始終是在畫畫上,而非其它。

我不敢確定這種狀態是百分百的心流,我也知道自己還沒有做到"純粹"。但這的確是一個好的開始和意外的發現,我也是在畫畫結束之後才有了這樣的回顧和體察,這是我在畫畫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只是因為感冒,什麼都看不進去、寫不出來,就乾脆畫個畫打發時間好了。

我想,這也許是"興趣"與"功利"的差別吧。功利教會我們,要學以致用,能獲利的知識或技能才是有用的,而興趣帶給我們的是心流。

04 關於功利

這個社會在教我們成為一個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無論是讀書、學習,乃至與人打交道,無處不體現了"功利"二字,似乎對我們的人生、對我們的成長、對我們的未來沒有幫助的人或事,我們都應該儘快地遠離。

於是我們自動地忽略了許許多多生活中的瑣事,因為那些對我們的成長來說,都不重要。我們可能會潛意識地就陷入努力之中,忘了陪伴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忘了享受和安逸其實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這是一種生活的悲哀,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回想到我還很年幼的時候,那會非常愛畫畫。儘管那會條件很差,能使用的工具極其有限,也從來沒有上過畫畫班,但依然樂此不彼。那會想的不是如何畫得很好,而僅僅是享受"畫"這個過程。遺憾的是,當年的那些畫稿都沒有留存,不然這是一筆多珍貴的童年財富。我想,我的心流大概是與幼年的這種興趣自動連線起來,才會自發地產生吧。

所以,如果你要問我,花幾個小時"浪費"在對成長沒有任何幫助的畫畫上,有意義嗎?也許對於成長來說確實沒有很大的意義,我並不認為我能靠這個發展成一門手藝或以此餬口,但心流的副產品之一就是幸福感,這不就是我們畢生在追求的意義嗎?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蘇打綠的歌《早點回家》MV時,哭得泣不成聲。我也幻想多年以後,能有一個這樣的老伴不離不棄陪伴在自己的身邊。也許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缺這種"純真樸實的愛",或多或少摻入了一些雜質,不乏背叛和欺騙,所以總是對相伴到老的愛情特別期盼與羨慕。其實,很多淳樸和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並不缺乏發現的眼睛,而只是因為我們的眼睛被一些"功利"所迷濛。

這大概就是人的一生吧,從天真到複雜,又迴歸天真。

一次感冒改變不了我的一生,也沒有出現所謂的大徹大悟,但卻真真實實地讓我自己慢下來了。這種慢並不是說從此永遠就可以無所謂,可以不學習了。相反,正是一種處處是學習、處處是成長的眼界,讓自己體察到不一樣的生活。

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學習一門技能是成長,學習如何與家人相處、與他人溝通也是成長,學習如何自處、如何追求"無功利"的幸福感也是一種成長。我們的眼睛不應當只侷限在某一處,而是每一處。畢竟,它們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演好人生這部戲,離不開它們的點綴和裝扮。

我以前一直說"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對於那些一邊渴求成長卻不行動,一邊安慰自己的人來說,依然是對的。但對於那些已經能夠接納自己平庸,用一種"慢"的態度來咀嚼和享受人生的人來說,我認為這已經是一種境界了。

我還差得很遠,人生路上還需要細細品味。

13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抑鬱寡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