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偶然看到這樣一句話“人這一輩子,除了生死,再無大事!”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做著另一件大事,互相攀比。在幼兒園時,我們比誰吃飯吃得好,我們比誰的大紅花更多;在小學期間,我們比誰到學校更早,我們比誰的遊戲玩得更好;念中學時,我們比成績,比誰更潮,比誰家更有錢;上大學後,我們比誰的人脈更廣,比誰的物件更優秀;進入社會,我們比財富,比地位,比誰的人生更成功!比得不夠,繼續拿下一代攀比...
兩個人去爬山,甲問乙“你爬到了山頂想幹嘛?”乙沉思片刻回道“我想看得更遠一些。”甲哈哈大笑“真沒出息,如果我爬到了山頂,那麼會有更多人看到我,我比其他人更顯眼!” 這則故事實質上反映出“攀比之心”無處不在的現狀。 你為什麼活著?為了父母?為了愛人?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活得好?我雖然沒有資格說誰的價值觀更好一些,但至少我可以肯定“為別人而活著的人還不少”!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你家裡人常替你著急,剩男剩女還不娶不嫁。他們會說某某家的孩子都結婚了,某某家的孫子都多大了。那麼,你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父母和其他家庭攀比的籌碼。如若這時候你反駁幾句,不孝的罪名便應運而生。 再說一個例子:“你孩子在哪裡高就啊?” 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高姿態地較量,他們似乎勢必把你壓下去。接下來的話我大致也能猜出,“我孩子剛考起某某單位,我孩子在xx公司就職,大企業呢,國企呢!” 然後,被比下去的繼續找下家比。倘若他知道你的孩子比他家的更優秀,他的口吻便會換成“你家小孩在哪裡工作啊?”然後自報家門“我家那個現在都還在......”
讀大學時,老師教導我們進入社會後千萬不要和別人攀比。永遠有比你更強,更優秀的人在你前面領跑。於是乎,我們調轉矛頭,和弱者比。大學班級群名存實亡,同學聚會也儼然成為了“名利競技場”。我有錢我組織,我沒錢我不去。。稍微體面一點,默默把單埋了。粗魯一點,直接當眾羞辱。。 人性裡有一個極其醜陋的方面。人們都喜歡看悲不看喜。哪家結婚,我們嫌吵。哪家失火,我們全村跑到外面看...公交爭吵,地鐵鹹豬手,街頭鬥毆,別人家庭矛盾遠比某家兒子考起重點大學,某家做生意做出頭了,某家小女嫁入豪門等新聞更精彩...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別人活得沒有自己好唄!說到底,還是攀比之心。你不刪你前女友,因為你想讓她看到離開她後你活得更好,他把你的微信拉黑了,因為他見不得你比他更精彩的人生...
人這一輩子,短暫,可貴。往後餘生,請活得像自己。錢剛好夠用,健康永伴;你剛好在身邊,生活恰到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