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所謂,有錢人不一定就快樂。

所以,才會有了那麼多種形形色色的不同類目的節目。

總之,就是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然而,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用,誰也說不準。

似乎很大程度上除了填補日常空虛的生活之外,貌似也沒太多作用,畢竟很多過後也就忘了,而你收穫的那份喜悅和滿足也只是過去的那段時間才會有。

然而,光以現實的或者物質的角度去評判這些貌似有些不合理,畢竟人的世界是由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組成的,而最終決定一個人是否幸福或者快樂的標準就是他的精神世界是否得到了滿足,而物質不一定就可以使得他完全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因為有著太多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東西。

所以,如果你抓住了可以使得人們的精神世界獲得滿足和快樂的密碼,那麼你就可以從中攫取財富。

從本質上說,那些電視電影,娛樂節目,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在探尋人類內心世界的某種東西,然後透過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而這些展現出來的東西也正是人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

也可以稱作共鳴。

就如《遙遠的救世主》裡丁元英所說的那樣: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麼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與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販毒那樣耍花招,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

這是一種很高階的形式,非不懂人性的人不足以為之。

然而,又怎樣去懂得難以琢磨的人性。

還是那句話:多掙錢。

掙錢就是最好的修行。

因為金錢也是最考驗人性的東西。

只有你到了一定的高度,你才會看透一些東西,也更理解一些東西。

金錢不僅僅意味著你財富的增值,也意味著你地位的提高,而眼界和視野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努力的原因。

不是因為滿足於對金錢的擁有感,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

而是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地方我沒有去過,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人我沒有見到過。

而是為了想去體驗一個更大更遠的世界的慾望。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冬雨帶給人的煩惱及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