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大約在小學四五年級,我發現自己的手經常出汗。

那時,手汗對日常生活倒沒什麼影響,但一到考試的時候,就會令人十分煩惱。考試的時候往往很緊張,手汗也就出得非常嚴重,常常打溼試卷,使簽字筆或圓珠筆的墨都暈染開,甚至還會把卷子寫破。也是從那時起,我養成了凡是寫字,都要在手和本子或卷子間墊一張厚厚的餐巾紙或者草稿紙的習慣,如果打溼了就隨時更換。

手汗發得厲害時,我會感覺手掌和手指都腫脹滾燙得難受。湊近觀察,能看見五指充血,個個粗如蘿蔔,掌心通紅,上面還覆蓋著一大層薄薄的汗珠。我甚至都能看到每一條掌紋裡都在“冒水”。有時,汗出得猛了,會匯聚成流,順著地心引力流到掌根,或者流向指尖,然後再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

聽起來是又奇特又可怕。可那時的我沒意識到這是一種病,只當人人都會出汗,人人也都有手汗,只不過我的多一點罷了。

我寫字時總要墊著一張紙才行。| Pixabay

一到集體活動,我就萬念俱灰

直到我逐漸長大,大概到大學時,溼漉漉的手成了我心底裡一根脆弱的弦,在人際交往中,稀鬆平常的握手、牽手成了我的噩夢。

有幾次,集體活動需要圍成一個圈,或者參加面試時要跟對方進行手部接觸,我幾乎都要萬念俱灰。拒絕人家顯得不禮貌,我只能將手迅速地狠狠地在衣服上擦一下,再把手伸出去。然而,十有八九,我溼潤的手掌還是引起了對方的詫異,他們總是問:“怎麼你的手這麼溼?”然後下一個動作就是下意識地把蹭到的汗擦乾。

每到此時,我都不願去看對方有沒有露出厭惡的表情,只是尷尬得想在原地挖個洞直接跳下去。

你可能會好奇,我的手是一直維持在出汗狀態嗎,難道就沒有乾爽的時候?那洗澡、睡覺的時候呢?其實,我也是在讀大學後,學會了網上衝浪,才找到了答案:自己可能得了“多汗症”

搜尋結果告訴我,這個病在人群中挺多發,比例大概在0.4%。不同患者出汗的部位可能不同,有的人是頭面部多汗,有的人是臀部腿部多汗,而有的人則是手足多汗。原發性多汗症大機率是遺傳,而繼發性多汗症則有可能由手術或更年期之類的原因導致。

我開始逐漸正視這個“病”,在得知它的發病機制是“交感神經失調”後,我陷入了苦惱: 我能夠用自己的意識控制交感神經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我要把腳貼在牆上才能入睡

我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發現答案是不能。我一緊張,手就開始出汗;有時太興奮,也出汗;有時天氣熱,也出汗;有時甚至擦了護手霜也出汗。總而言之,醒著的時候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手總是溼的,而且汗量是根據興奮程度來決定的,有時是一層薄汗,有時是會匯成水滴的“大汗”。

哦對了,手出汗的時候,腳掌也會出汗,腋下也會,所以夏天穿涼鞋總是打滑,淺色的衣服上也總是有明顯的溼漬。冬天也巨難熬,因為汗液蒸發會帶走體溫,手腳冰涼是常事。畢竟,手一直溼漉漉的,不可能塞褲兜或手套裡,難受得緊(試想下剛洗完手就把手揣兜裡)。有時我媽摸我的手,又溼又冰,總是說我身體太虛了需要補補,我也只能笑笑不說話。腳就更慘了,襪子和鞋內總是溼潤的狀態,冰冰的一整天裹著腳,可惜除了頻繁換襪子也沒太好的辦法。

通常等到我精神舒緩了,出汗就會停止,手會逐步恢復乾爽。而洗完澡、睡覺時或者冬天,維持乾爽的時間更長,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只是,不出汗的時候,也不總是舒服的。尤其是冬天,手掌和腳掌的面板會感覺過分乾燥甚至發燙,還會出現褶皺,彷彿老年人的手腳。

感到腳掌面板“滾燙”的晚上,我需要把腳底平貼放牆壁上,降降溫才能入睡。我猜這是因為,汗液本身就是用來散熱降溫的,如果毛孔全部緊縮,一點汗都出不來,面板缺少水分蒸發,自然也就高溫不下。

冬天,鞋外面是冰的,裡面也是冰的。| Pixabay

醫生問,你考慮好了嗎?

就這樣,手腳多汗伴隨我過了20多年,大學畢業時,我下定決心擺脫它(主要是畢業找工作實在難免握手交際),我想做手術。

我已經網上做過許多功課,知道目前在臨床上胸腔鏡手術可以根治多汗症。手術過程大概就是在腋下開個小口,用“鑷子”一樣的器械伸進去,把控制汗腺的交感神經拿夾子“掐住”或者直接燒斷。手術費用也不高,即做即走。

你可能會說,那不就結了,趕緊去做呀!

我起初也是這麼想的。還記得當時自己掛了號,直奔縣城胸外科診室。醫生很淡定,說:“既然你知道來我這看病,說明你也在網上了解了不少資訊吧,我也不用多說了,你考慮好接受可能的後遺症了嗎?”

我這才瞭解到手術後的複發率和後遺症問題。後遺症有幾類:有部分患者做完手術後,會完全閉汗,“矯枉過正”導致手腳過於乾燥,需要時時用潤膚霜護理;有部分患者控制住了手腳多汗,但是卻出現面部、前胸,大腿後側等一個或多個位置“代償性出汗”。一句話解釋,就是人體總是要排汗的,那原來手和腳的通道被切斷了,身體可能就會在其他地方重新開通道

而且,後遺症可能是不可逆的(如果用的是夾子掐住的治療方案,據說還是可以松夾子來作為後悔藥)。重要的是,我當時獲知的資料是,代償性出汗在手術後發病率還挺高,甚至可能超過50%。

手腳多汗就是我的“超能力”

我猶豫了,我害怕了。如果費了那麼大勁,就算手腳不出汗,但是胸前或腿後出汗,夏天對女生而言也是夠尷尬的了。醫生也勸我:“其實大部分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出汗會減少,而且你這手腳出汗也不妨礙生活,你可以考慮不做手術。如果你決定做手術,下次帶個家人來做陪護。”

於是,我回去跟家人商量。他們聽到要做手術,聽到可能有後遺症,也紛紛勸我放棄,於是我就作罷了。後來,我陸續接觸到了身邊的真實手術案例,也在網上找到了多汗症互助群潛水,在多番搖擺後,我最終放棄了手術治療,選擇隨遇而安

如今已是而立之年,與多汗症也共處了近30年。幸而路上有朋友、伴侶的體諒和鼓勵,在他們面前,我能夠拋卻社交恐懼,勇敢面對自己的身體缺陷。

當然,日常仍然小麻煩不斷:手機用不了指紋鎖,出境指紋過不了關,公交車上我摸過的扶手會給其他乘客帶來困擾……但我選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時甚至會打趣自己,說不定手腳多汗就是我的“超能力”,起碼能讓我數錢數得超快——手指都不用蘸水。

一出汗,我就解不開自己的指紋鎖。| Pixabay

你大概還記得我說過,原發性多汗可能是遺傳病。我發現,我的上一代和上上代直系親屬都沒有手腳多汗的症狀,不過堂弟倒跟我有同樣的病症。我爸媽在我24歲後才開始正視這個病,而我是在27歲時才知道,堂弟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其實,“多汗症”,無論對於病人還是旁人而言,都是一個“隱密的角落”

希望有一天科學昌明,能幫助我完美解決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難題,也希望說出我的親身經歷,能換來大家對“多汗症”病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醫生點評

薛亮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

文章真真切切道出了一段和手汗症從相知、相識、相恨到最終“和解”的心路歷程,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不便、由此引起的種種不大不小的尷尬、乃至造成的心理影響,都讓人頗感不易。作者想要透過一系列的“非醫學”方法努力克服這一情況,卻毫不意外地失敗了,最終決定與之坦然共處。

像多汗症這樣的病症其實在青年人中確實不算少見,手汗增多無疑是其中最影響日常生活的症狀。手汗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大部分手汗症都是原發性的。原發性手汗症是指在沒有明顯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發生的手掌多汗,繼發性手汗症通常是因為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甲亢、內分泌失調等。手汗症有輕重之分,輕度的手汗症是手掌略微潮溼,中度的手汗可以浸溼一隻手帕,重度患者手上的汗液會匯聚成滴。作者文中可見,她的症狀可以算得上是重度了。

手汗症的應對方法也有不少,比如非手術治療就有止汗藥、膽鹼能受體阻滯劑、肉毒桿菌毒素A阻滯療法、電離子滲透療法等等,各有其優缺點和適應症。不過一般說來,如果手汗症嚴重到影響生活,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了,因為目前來看,手術才是長期有效的治療方法

現在主流的手術治療方式是雙側胸腔鏡腋下入路的雙側交感神經幹切斷術,這屬於微創手術,住院時間一般兩天左右。我國2011年就已經有了手汗症微創治療的臨床指南,這一手術方式也早已成熟並應用於大量深受手汗困擾的患者。

作者放棄手術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是對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和症狀複發率的判斷。其實,手術效果如何最好還是讓“大資料”說話。2019年,國內專家發表了一項研究,收集了國內15家醫院、2003年到2016年共一萬餘例手汗症微創手術治療的病例。這個研究發現,收集到的所有手術都順利完成,氣胸或出血等併發症比較罕見;而術後,所有患者的“手汗”問題得到解決,有效率為100%,而“腋汗”和“腳汗”的有效率分別為60%和30%。此外,其中有812例術前因手汗導致各種面板問題的病人,術後半年內面板問題均治癒或好轉。而至於術後複發率,在這一萬多名病人中,手汗症復發者為73例(0.7%)

至於“代償性出汗”,則是這個手術比較常見,也是最受關注的併發症之一。研究者把這種併發症按程度分為了4個級別,其中I級患者只表現為面板溼潤,不會出汗過多,也不會感到不適;II級患者出汗更明顯,但沒有明顯的不適。隨著時間的推移,I級和II級的患者能在心理上逐漸適應,感覺到病情在自我改善。而III級和IV級患者流出的汗量要大得多,日常生活會受到影響。

在這個研究中,發生代償性出汗的病例實際上佔到了78.8%,但值得指出的是,其中大多數是I~II級的情況,在所有一萬多名患者中,術後發生真正影響生活的重度(III~IV級)代償性出汗的總計為203例。

從這份資料看來,總體來說,手術是安全有效的,八成左右的患者感到很滿意或者滿意,但是,廣泛存在的代償性出汗可能不同程度影響到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和主觀感受,想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的確應該同專業的胸外科醫生充分溝通,謹慎選擇手術方式。

誠如作者所說,目前科技還沒有昌明到足以讓所有多汗症患者都能得到最完美的治療,而我也支援作者的態度,畢竟,坦誠接受不完美並努力前行從來都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對醫生,對患者,都是一樣啊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12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人這一生,總有人“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