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人生幾乎所有的苦難都降臨在她的頭上,她猶如一株巖縫裡稚弱的小樹,在石頭與石頭之間艱難而韌性的頑強生長。弱小心靈的過早磨難,讓她呼吸著濃烈而汙穢的骯髒空氣,也讓她從這熹微光斑中早早感悟到了人性向善的些許美好。

9歲喪父,16歲喪母,還有年幼的妹妹。形單影隻、孤苦伶仃,猶如一葉飄蓬蕩搖在苦海的小舟,任悽風苦雨肆意凌辱。父母雙亡,她和妹妹不得不靠外祖母、姨媽、舅父維持卑微的生計。表哥要往上爬當銀行行長,曾逼她嫁給大她二十幾歲的上司,她誓死不從。這就是親緣吶,叵測的人生,不可參透的人心啊?!

文中的“她”,優雅的微笑

苦膽汁包孕的她,放眼一望,觸目之處即為悲傷。在苦難中浸泡而長大的她,似乎沒有一點人生的希望了,但南京一個馮姓工程師的悲憫之心,讓這孤苦的姐妹倆在一所美術學校讀了一年的繪畫和語文。18歲的她準備到河北懷安做國立小學教員,露宿上海時,偶遇劉道衡、閻佩芬這對同盟會元老夫妻,為了不讓涉世不深的她掉進騙子的陷阱,毅然伸出了搭救援手。

穿過少年的陰霾,貌美年青的她,在芳華之齡考取南京中央大學。夫子廟,留下了她歌詩弄潮的背影;在鼓樓,激盪起她慷慨悲歌的演講;在秦淮河,飄逸出她與一班文學青年談詩論畫的銀鈴般的笑聲。胡風、歐陽山、張天翼這些新文學知名作家,和她談詩,論文學,暢敘人生理想,引她為同調與知己。

中間坐者為著名作家胡風,“她”的文學同調

悲苦砥礪的她,在人生的三十歲一放光華。“春天裡來百花香,朗裡格朗裡格朗裡格朗,和暖的太陽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朗裡格朗裡格朗裡格朗···”這首她創作的《春天裡》,隨著電影《十字街頭》而一夜紅遍天下。這一年她30歲,作為青春詩人,她迎著苦難盛開著一朵傲霜倔強的臘梅花。

趙丹、白楊主演的電影《十字街頭》劇照

滾滾紅潮的上海灘,盪漾起她的《春天裡》,也潮湧起她創作的澎湃激情。《新舊時代》、《黎明》、《蘋果園》等中篇小說,讓她躋身為上海灘女作家群中的榜首,與丁玲、張愛玲、蘇青一起,並稱為上海灘文壇四大才女作家。但她以始終以詩人的身份被載入中國新文壇。

青春芳華的“她”

詩才抵不過情懷,而她的悲苦之戀,她的勇毅獻身,她的隱秘身份,註定了她一生的孤獨。在息影文壇的1932年,25歲的她與從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回國的沈志遠結婚。特殊的身份讓她的工作頗具神秘性,歸家的日子總是飄忽不定,比她年長5歲的沈志遠,對新婚的妻子越來越不滿,兩年後她結束了婚姻生活,開始篤定獨身主義。沈志遠是有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思維很理性,而她則是詩人、小說家,思維很感性。志趣不同、沒有歷經激情澎湃的戀愛淬礪,倆人的婚姻生活走進死衚衕,就很自然了。

“她”的前夫、哲學家沈志遠

從1931年起,她從上海文壇消逝了,消逝的一點蹤影也不見了。而這個時候的她,成為上海“左翼作家聯盟”的一個神秘存在。我在閱讀《徐懋庸回憶錄》時徐懋庸有這樣的敘述:“任白戈負責‘左聯’工作時,她是任白戈的交通。我負責‘左聯’工作時,她又作我的交通。她的交通工作,就是當我找周揚、周立波、還有何家槐等人見面的需要時,她替我去約定,周揚有找我見面需要時,也透過她約我。我們見面的時間、地點,要由她聯絡約定。她的穿著是很摩登的,但生活很困難,因為沒有職業,寫詩換不了多少稿費。”徐懋庸眼中的“她”,是一個窮詩人,但此時的她卻是一個冒著極大生命危險的中共地下情報工作者。

“左聯”負責人徐懋庸,“她”是徐懋庸的聯絡員

“左聯”負責人徐懋庸當時身處囹圄,不可能為她證明政治清白,但徐懋庸也絕沒有向她潑政治汙水。“紅色間諜”是她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秘密身份,而這秘密身份是在一個極其小的圈子裡才被人知曉的,甚至連“左聯”的負責人如任白戈、周揚、徐懋庸都不清楚她的上級是誰。單線聯絡的隱秘戰鬥,她以詩人的敏感在維護著、堅守著一條秘密聯絡通道。

按照黨的指示,她與日本共產黨黨員、大學教授伊藤俊子接上了關係。伊藤俊子在上海主編《女聲》這一刊物時,身著時髦的她,成功應聘為《女聲》刊物的中國編輯,並在《女聲》上發表了中篇小說《黎明》。當《女聲》主編伊藤俊子派她出席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第二屆大會”時,她的名字不得不出現在日本報刊,“女漢奸”的帽子一下子就戴在了她的頭頂上。抗戰後期,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將她列入準備秘密暗殺的鋤奸名單中,她很快就被秘密轉移到蘇北解放區,隱秘地轉往大連療養。

“她”承擔統一戰線、秘密情報工作

從1955年潘漢年問題牽連直至1976年,她兩次入獄達10年之久。這個孤獨的“紅色間諜”、這個曾經浪漫的青春詩人,這個大喊“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而被譽為“民族之妻”的血性女子,在監獄裡浸染著人間悲憤。

她——詩人——“紅色間諜”

風華才女、“文化漢奸”、詩人作家、“神秘特工”,這四個複雜而隱秘的身份糾纏了她一生。43年的漢奸罵名,10年牢獄,一旦昭雪,她很理性地選擇了生命的終結。1982年12月5日,76歲孤獨的她,寫完自己的回憶錄和頂頭上級潘漢年的紀念文字後,在10多平方米的陋室服安眠藥自殺。這個偉大的女性就是關露。在關露的骨灰盒安放在北京八寶山公墓之時,她39歲時的戀人、時年73歲的王炳南默默地走在送別的人群中老淚縱橫······

20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深入人心的哲理句子,感悟頗深,讓人一見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