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一個人的一生該如何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

有些人忙忙碌碌,到頭來卻覺得自己沒有做成一件事,沒有一點成就感,對自己的一生感覺失望,從未有過得到的喜悅,也沒有嘗試過失敗的哀傷。

在該做什麼的年齡做什麼,有的人做事情的時候善於動腦,勤加思考,知道該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些更重要的事情上。有的人卻選擇得過且過,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看上去是同樣在生活,但是對於個人來說收穫卻是截然不同的。人活著,就要明白這個道理。付出不同,結果也必然不同。而機會,永遠是留給那些提前做好準備的人。

如果你願意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地提升自己,讓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那麼你可能擁有的閃光點就越多,日子也能越過越好。

一個人究竟是在走上坡路,還是在走下坡路,其實區別還是蠻大的。當一個人越來越好時,會有4個跡象,希望你也有。

01 自律

我們一直都在談論“自律”這個話題,但究竟什麼才是自律呢?很多人覺得坐下來讀書是自律,不刷手機是自律,按時吃飯睡覺是自律。

但這是狹義上的自律,真正的自律指的是即便沒有人督促自己,但自己也能夠把被動的狀態轉變為主觀的行為,自覺地去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生活的一種常規行為。

很多人給自己制訂計劃多少天內讀多少本書,或者多長時間內減體重多少,但這樣子卻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真正的自律就是讓讀書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運動成為一種常態,就如同睡覺和吃飯這樣的事情,是自然而然的行為。

讀書也要分目的性的,哪些是用於提高工作的效率,哪些是來提高個人的修養,而運動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代謝正常。

養成自律的習慣,就要把自己的時間分階段地制訂計劃,而不是一口吞個胖子。

如果一定要讓自己在某個既定的時間內達成積累多少知識或者減重多少,多半都是無法完成的,當然不排除個例,有些人格外優秀另說。

功利心的自律所能維持的時間是有限的,只有心甘情願的自律,才可能成為自己一生的良師益友。

當自律成為人生的常態,那麼你就不會覺得規律的生活有多苦有多煩悶了。

02 獨處

人天生害怕孤獨,所以才會群居,從年幼時開始,就希望身邊能不缺乏人的陪伴。

很年輕的時候,都會覺得朋友遍天下才是最好的人生,有朋友在的日子談天說地,好不暢意。青春的歲月,總是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朋友身上。

有人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都曾經這樣想過,然而等到繁華盡去,一個人的時候,才會明白,能夠在喧囂之後學會獨處,才會真正看清楚自己。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

學會獨處,才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對話,有更多的精力認真地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從而變得更加優秀。

哲學家梭羅曾在瓦爾登湖邊建了一座小森屋,一人在此隱居兩年的時光,不與任何人來往,只是沉浸在大自然中,沉浸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

在他看來,孤獨是最好的伴侶,不斷地在獨處中找到自己,才是人生中的大事。

作家木心曾在莫干山隱居六年,他住在山中廢棄的房子裡,晨起讀書,晚上寫文。城市生活雖然好,但對他的藝術卻無助,所以他選擇專心讀書、寫文和畫畫。

6年時間過去,收拾行李時才發現,自己竟然寫了一百多篇中短篇小說,畫了無數山水畫。

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熬得過孤獨方能等到春暖花開。懂得享受獨處的人生,才能夠在寂寞中收穫到充實。

03 運動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生命中有兩件重要的事,一是寫作,一是跑步。

這兩件事幾乎同時開始,因為村上春樹長年從事專職寫作,體重增長,體能變差。

村上春樹清楚地認識到對於寫作者來說,雖然想象力、理解力和專注力非常重要,但要想讓這些能力長期處於一定高度,絕不能忽略的就是保持體力。

他早晨4點起床開始寫作,7點吃早餐,然後去跑步,下午翻譯,晚上聽音樂,9點不到就上床。每週6天,每天10公里的長跑鍛鍊。

一個不懂得運動的人,是很難理解大汗淋漓的快樂的。而一個人的一生所要做的很多事情,都與身體的健康狀態不無關係。

現代生活的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都疏忽了身體的健康,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再後悔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可是為時已晚。

生命在於運動,無論你喜歡不喜歡,但運動都會減緩身體的衰老,加強身體的機能。

經常運動的人,能夠從自己喜歡的專案中,發現另一個與自己所擁有的不同的世界。

保持運動,可以使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快的狀態,它能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從而達到釋放壓力,減少負能量的狀態。

減少疾病,身體素質越來越高,身材也越來越好,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會變得越來越積極。

04 正視自己的不完美

每個人從很小的時候,就明白100分才是完美的。

在求學的過程中,在進入社會之中,人人都在為100分奮鬥。然而並不是誰都能優秀到無懈可擊,放眼望去,大部分人不過是平庸的自己。

一路成長,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誰都不是完美無憾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

往往大多數人只看到別人的成功,以為所有的一切都光鮮亮麗,選擇性地忽略對方身上的缺點。但其實人都是一樣的,都有優點和缺點。

學會正視自己的不完美,坦然地直面自己的缺點而不是迴避它,努力地提升改善自己,這樣才可能往更完美的方向走去。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和不斷放棄的過程。

從空白無知的自己,積累豐厚的知識和閱歷,放棄那些無益於自己的不良習慣和社交,學會斷舍離,才可能讓自己一身輕鬆地往前走。

如果總是一成不變地生活,那麼到最終的時候,難免滿腹遺憾。

學會突破自我,給自己一個伸展的機會。要相信,有時候逼自己一下,你的潛能就可能無窮盡地發揮出來了。

當一個人的身上擁有了這幾種跡象,說明他已經在超越自我,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也是你嗎?

END.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他因護照遺失,被迫滯留機場17年,最後卻居然成為“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