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曾經看過一個訪談節目,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節目中的富翁表示,自己賺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但自己在生活中卻鬱鬱寡歡,十分無趣。

跟妻子沒共同話題,兒子也整日叛逆玩樂沒有上進心,為此自己都愁白了頭。這時候主持人說道:“你這是缺少福報。”

這句話對我起到非常深刻的警醒作用,讓我後來的人生躲過了許多的危機,都得益於這句話讓我悟出來的道理。

世人皆以為,有錢就是有福,而一個人只要努力,財物終會來臨,但是有福之人卻寥寥無幾,可知福報並不是透過財物就能得到的。

佛教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福報來自自己的心靈內在。心是人的最根本,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內心的修養到達一個境界後,福報自會來臨。

因此,人在低谷時,若想福報不請自來,這四點務必要做到。

01戒除貪、嗔、痴三毒‍

貪、嗔、痴三毒是指人的貪婪、嗔恨、痴愚這三種毒素,佛教認為此三毒殘害身心,為一切煩惱和惡之根源。

貪婪之人對順境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內心飽受慾望的折磨。正如古語所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慾望一直膨脹,終會自取滅亡。

嗔恨之人對逆境生憤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衝動行事。

佛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自己的憤怒和暴力,終會使得身邊的人都遠離自己,把自己身上的福報燒得一乾二淨,孤苦一生。

痴愚之人不明事理,善惡是非不分,起諸邪念。

佛經《唯識論》中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痴為一切煩惱所依,一個人若是覺得內心感覺有種種煩惱,均由無明之痴而起。

因而一個人想要人生得福,就必須戒除身上這貪、嗔、痴三毒。做到知足常樂,待人謙卑,多讀書。

一個人懂得知足,自己就容易滿足,生活也會變得簡單,也會更快樂。而謙卑則會讓自己收穫別人的好感,獲得好人脈。

再透過讀書來增長自己的智慧,觀照自己身上的優缺點,提升自己的處世能力。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人生自會成功,福報自會來臨。

02樂善好施,心態和心地都要好

佛教六度般若蜜之首就是佈施,這說明能夠度得苦海,到達彼岸最好的方法就是樂善好施,修成慈悲心。

因果真實不虛,世間萬法皆有因有果,有舍有得,一個人為他人付出,看似是有所虧損,其實善緣的種子已在別人的心中。

人本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再多的財物最後也帶不走,死後皆是一場空。

守著冰冷的財物,不如多做佈施,溫暖別人,淨化自己的心靈,解救別人於水火之中。財物看似消失,其實已轉化成另外一種財富,如名聲,感恩,尊敬等。

同時佈施越多,善緣也越多,自己的心也越清淨,慈悲,這些東西是用財富買不來的。

平和的心態,慈悲的心地會讓自己榮辱不驚,不被慾望操縱,迷失生活的方向;締結的諸多善緣也會讓自己的人生多有貴人扶持,不需要去求什麼,慢慢的福報自會到來。

03放下“我執”,多為別人著想

一個人的煩惱有無數種,身體上的生、老、病、死;心理上的求不得,愛、憎,別、離等,數不勝數,但最難處理的煩惱就是“我執”。

“我執”指的是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都以自我為中心,認為除了自己以外,任何人的事情都不足道,滿足自己最重要。

正如《論語》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之所以能坦蕩安寧,是因為他們心胸開朗,能為他人著想,不計較個人得失。而小人因為太斤斤計較,一心想著獲取利益,所以整日患得患失,鬱鬱寡歡。

佛教三法印之一是“諸行無我”,一個人在行為處事中,懂得放下“我執”,多為別人著想,心中沒了這麼多的算計,心胸坦蕩,生活就會簡單、快樂。

因此,一個人要想過得舒心,自在,就要學會放下對於“我”的執念。人心是一把尺子,誰好誰壞大家不說,但都會記在心中。多為別人考慮,其實也是為自己積福。

得道多助,利他也是利己,內心變得純粹,多想著別人,一點一滴的善行就會給自己積累下福報。

04海納百川,胸懷和格局要大

古語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的一生是福是禍,來自於他的言行,而這個人的言行又源自於他的內心。

因此人生想要獲得福報,最重要的是要擴大自己的心量,海納百川,方能容納福氣。

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自身格局也很狹隘,很容易因小失大。

生活中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爭得頭破血流,因為一點小事得罪別人,再好的機遇也會流失,為了一棵樹木,弄丟了整片森林。

“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懂得讓步,包容,這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人的格局。

讓步不一定得到回報,但寬廣的胸懷會獲得許多人的好感。甚至連陌生人也願意與自己結交,有的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有的成為朋友。

因此為人處世時,不要事事斤斤計較,不要念人舊惡,海納百川,擴大自己的胸懷和格局,即使吃了一點虧,但是無量福報就在不遠處,成功就在反掌之間。

人的福氣,不是財富,而是內心的安寧。

修煉自己的內心,達到能戒除三毒,樂善好施,把“我”放下,擴大胸懷這四點,才能德慧雙修,常行佈施,心納萬物,獲得善緣,迎來福報。

世事無常,福報比錢財更重要,錢再多,總有花完的時候,而福報卻能福及子孫。

10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90後的我們,到底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