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梅
我是吃著柴火燒出的飯菜長大的。二十多個春秋過去了,我依然留戀灶臺上的光陰,灶臺上的溫情,留戀灶臺上氤氳出的飯香,留戀圍著灶臺吃飯的那一刻時光。
小時候,灶臺是屬於母親的。在那貧瘠的年代,為了幼小的我們,母親每天都要在灶臺上忙碌著,用最樸實的粗糧,零星的油,簡單的蘿蔔、白菜、土豆等,變著樣做出最美味的飯菜。煙火生活的滋味裡,在灶臺上,傾注著母親深深的愛,沉沉的希望。
偶爾,我在外面回家晚了,母親會把飯菜熱在鍋裡,灶膛裡紅紅的火炭,溫熱著鍋裡的飯菜。灶臺上的溫暖,似母親溫熱的手,撫慰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拿一個小凳子,坐在灶臺邊,把母親給我熱在鍋裡的飯菜,一口一口地吃進肚裡。溫熱的飯菜,溫暖著我的胃腸,滋養著我的身體。年幼的生命,在灶臺上的炊煙裡,享受著父母真摯的呵護。
後來,我長大了,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大學裡的時光很快樂,但在飯菜的味道里,我怎麼都找不到那種在灶臺上瀰漫出的香味了。快放假了,我寫信給父母,說想吃灶臺上做出的美味。回到家裡,母親在灶臺上用柴火燒出的飯菜,無與倫比的香,引出了我的饞蟲。母親在灶臺上做的飯菜,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
如今,灶臺已漸行漸遠,灶臺上的美味愈來愈令人留戀。為了吃上柴火燒出的美味,我經常回老家品嚐灶臺上大鍋燉出的鮮美。在老家,雖然有電磁爐、有煤氣灶,但母親仍然使用著灶臺,吃著用柴火燒出的飯菜,睡著熱乎乎的土炕頭,享受著老物件的溫暖。老物件散發著古老歲月的芬芳,令人難以忘懷。
母親老了,灶臺上瀰漫的霧氣裡,已經是兒女們的身影在閃現了。但每次做飯的時候,母親也會搬一個小凳子,安閒地坐在灶臺前,往灶膛裡添著柴火。灶膛裡紅紅的火苗繚繞,映紅了母親的臉,似一朵夕陽中的雲霞。我看著紅紅的火苗,看著母親的臉,心裡漾出感慨。灶臺溫暖了歲月,溫馨了從前的生活。
灶臺,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寫意古畫,演繹著厚重的光陰;灶膛裡的聲音,又似一曲餘音繚繞的歌謠,嗶嗶啵啵地唱著古老的調子。在幽幽的歲月裡,在歲歲年年的光陰裡,靜默安然,歷久彌香……
主編:筆墨舒捲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