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一直在想,如果孤獨是可恥的,那我真他媽有夠無恥的,無恥到我都這樣無恥的活了二十多年了,用高中語文老師的話講,那叫一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如果說寂寞是一種狀態,那麼孤獨應該來說是一種常態,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但是總的來說敢於承認自己孤單或者寂寞的人少之又少,好像孤獨是可恥的。

寫這篇文章的動力就得歸功於那些無時無刻不關心著我愛護著我而且立志於為全人類戀愛事業奮鬥終身的同學們,在這裡尤其得點名感謝我們的豹子同學,尼瑪每次看老子線上就發個訊息過來:找女朋友沒?老子每次都要浪費時間告訴你:沒有!然後你他媽就跟老子開追悼會似的,用特別沉重的語氣對我說:怎麼還不找啊?言辭之懇切讓我不由想起了我媽。其實我想說,我操,你當老子不想找啊!別人一轉身抽出來的都是鈔票,老子一轉身能抽出來的只有鼻涕,找你妹啊!我媽經常教育我說,以後沒有出息就別找姑娘了,免得禍害人家姑娘。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每次我想追求某個姑娘時都會偷偷摸摸掏出口袋裡所有的錢,數完後就淡定了,這麼點錢還是尼瑪攢著禍害下一屆的小學妹去吧!所以我現在最想對豹子說的就是:尼瑪自己找到姑娘了就一邊偷著樂去,不要老來刺激老子,等老子錢攢夠了,小心老子去挖你牆角。

《挪威的森林》裡綠子好奇渡邊為什麼總喜歡獨處,渡邊是這麼對綠子說的: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要真那麼做的話,恐怕只會失望而已。高中的時候一直把這本書當黃書來看,唯有這句話很是喜歡。按這種觀點來說,孤獨只是一種個人喜好而已,《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裡面強調一種觀念,人都是依靠某種體制化的東西而獲得安全感,剛開始的時候,人都會本能的抗拒,但一旦適應過後就開始依賴這種體制。一如現在的我,已然習慣了在這所坑爹的大學玩著坑爹騰訊坑爹的遊戲,跟一群坑爹的同學開著各種無關痛癢的玩笑,偶爾去圖書館淘幾本閒書打發一下無聊的課堂時間。在圖書館裡除了睡覺,更多的時候我都在想一些諸如為什麼有些女生明明大腿那麼粗還穿個絲襪出來嚇人之類的問題。在圖書館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對情侶在文學書庫親熱,被監控錄影捕捉,圖書管理員跑過去大聲申斥,講一些諸如八榮八恥之類的,搞得人家小情侶面紅耳赤的,有那麼一瞬間我彷彿覺得自己置身於文革時代,至於麼,人家小情侶拉個手什麼的,不過還是覺得圖書管理員一本正經的樣子特別有趣。習慣了開發內化教育這種坑爹的教育模式,也習慣了太君和康森這兩B每天給我換一個緋聞女友,還尼瑪都是有男朋友的,更習慣了每天去指導順拐打一下cf,不過這B最近技術突飛猛進,大有趕超我的趨勢。

生活有一成不變的趨勢,總讓我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太習慣於某種生活會讓自己越來越不瞭解自己,自己曾經想要的以及未來所能得到的都顯得模糊不清,我也開始依賴某種體制化的東西,慣性思維開始操控自己而不是理性。大三了,就怕自己突然某天離開校園,喪失了這種體制,自己卻還沒有做好一個人獨立的面對社會,孤獨對抗社會的精神與力量。所以,有時候我會羨慕那些善於獨處的人,任憑時光流逝總能泰然處之,而我卻開始對未來產生某種恐慌,顯得有些信心不足,但我始終相信,生活總歸是美好的,只是兩種不同生活方式在切換的過程中會無可避免的產生某種陣痛,就像失戀一樣,但我想時光會治癒好一切。所以我想說,孤獨不可恥,可恥的是孤獨面對生活時顯現出來的膽小與怯弱。謹以此文獻給未來的自己,同時謝謝那些在我二十二歲生日那天祝福過我還有陪伴著我的朋友們,謝謝你們!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好的人生,都是奮鬥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