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發現,陽光透過正房的窗戶照在地板上,每天都在向內一點點深入,正午的正房裡越來越顯得明亮了。終於有一天,陽光停止了向正房內持續深入,開始返身緩緩向外退縮。光陰進退轉換間,我明白,冬至日到了,為期半月的冬至節氣開啟了。冬至日是陽光透過正房窗戶照進屋裡最深入的一天,卻也是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也是冬天的第4個節氣。當太陽達黃經270°時,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的太陽正午高度角達到極小值,太陽給予北半球的熱量也達到極小值,這時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冬至日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最大值不超過一天)交節。南迴歸線是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的極限,當太陽直射點南行至此,就會掉頭轉向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從此逐日增長。
按照我國傳統文化,冬至日,斗柄指向正北方向,天時為子正,五行屬水,天地閉藏,萬物蟄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用陰陽自然消長的十二訊息卦來代表二十四節氣,冬至節氣當然用陰氣盛極的《坤卦》來代表,這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由於人們對《易經》一知半解,甚至歷代大家們也多有誤解訛傳,所以普遍認為冬至節氣應由十二訊息卦中的《復卦》來代表,理由就是坊間流傳的一句話,叫“冬至一陽生”,這句話正好和《復卦》相符。然而“冬至一陽生”出自何處,卻查無可考,原來只是個訛傳。
有人說“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源自北宋《易學》專家邵雍的一首詩,這首詩的題目叫《冬至吟》。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這首詩的題目是“冬至吟”,詩中又有一句“一陽初動處”,於是有人望文生義,一知半解地總結出“冬至一陽生”的說法,並把“一陽生”的《復卦》和冬至節氣對應起來,後人也不加思索地以訛傳訛,並以其為基礎創立了許多學說。為了正本清源,剔除謬誤,筆者在這裡有必要深入解析一下邵康節的這首詩。
首先強調一下,“一陽初動處”不等於“一陽生”。“初動”和“生”是兩碼事,這真如腹中的胎兒,胎兒從受精卵開始就在母腹中“初動”了,但他還並沒有生出來,我們還看不到這“一陽”。下面我們逐句解釋這首詩。冬至是子時的一個節氣,子時代表仲冬之月,包括大雪、冬至兩個節氣,冬至日就在仲冬之月兩個節氣的中間,為子正之時,子正即為子之半,故曰“冬至子之半”。這裡的“冬至”實際是指冬至日。古人用十二訊息卦對應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並用十二訊息卦陰陽的自然訊息來反映歲月的更替。從《乾卦》開始,經過《姤》、《遯》、《否》、《觀》、《剝》,一直到《坤卦》,皆為陽消陰息的狀態,這是自然規律,故曰“天心”。從《乾卦》到《坤卦》,皆為陽消陰息,陰氣漸盛,到《坤卦》時陰氣盛極,故曰“天心無改移”。如果《復卦》對應冬至節氣,《復卦》已是陰消陽息,陽氣始盛,這樣“天心已改”,怎麼會說“天心無改移”呢?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這一句前面已經強調“一陽初動”不等於“一陽生”,而後半句更加明確指出“萬物未生時”。“萬物”當然包括這“一陽”,萬物未生就等於這一陽也未生。冬天五行屬水,其色玄,故古人把冬天釀的酒稱為“玄酒”。“玄酒味方淡”說明玄酒還沒有最後釀造成熟。《復卦》唯一新生的陽爻為震體主爻,《易》以“震為雷”,雷是大自然的聲音,故稱為“大音”。“大音聲正希”說明雷還未現,雷聲還沒最終發出來,這也說明《坤卦》還沒能變成《復卦》。講到這裡,除非執迷不悟之人,凡從善如流之人皆應該已經明白,冬至節氣應該對應《坤卦》而不是《復卦》。再有執迷之人“此方如不信”,那麼我也就沒辦法了,只好讓他“更請問庖犧”了。“庖棲”就伏羲氏,《易經》的首創作者。
冬至日的白晝雖極短,但是冬至日的氣溫並不是最低的,冬至節氣也不是最寒冷的季節。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節氣之後。一般情況下,冷在三九,俗話說“三九和四九,凍死哈巴狗”。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數九”的知識點,什麼叫“數九”呢?數九就是指從冬至日後的某一天開始,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寒盡春深,就已是日暖花開的季節了。數九的問題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古老皇曆上所謂的“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就是從冬至日之後的第一個壬日開始數九。第二種是單日冬至當日進九,雙日冬至次日進九”,說的是冬至節氣這天在農曆的日子是單數,那就是當天開始數九了。如果是雙數,那就是第二天才開始數九。第三種就是目前使用的從冬至節氣當天就開始數九,這種方法完全契合“春打六九頭”的說法。
冬至日後數九不僅是一種曆法習慣,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配合數九的文化習俗,人們製作了《九九消寒圖》,畫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九個花瓣,數九開始後,每天塗紅一個花瓣,直至把九朵梅花全部塗紅,就已是仲春之月,春暖花開了。當然,《九九消寒圖》還有其它形式,梅花圖只是比較典型的一種而已。
逢節必談吃,我雖然也是個吃貨,但寫文章很少談養生和美食,而冬至節氣卻不得不說說吃餃子。我國的很多節日都離不開吃餃子,但餃子的起源卻只和冬至節氣有關。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鄉親們受凍,把耳朵都凍破了,便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麵皮包之,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食,施捨給百姓吃,以禳祛寒氣消除凍傷。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著製作這種食物吃,形成了習俗,這就是餃子的由來。冬至吃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冬至到了,天寒夜深,大地封凍,萬物閉藏,土中的蚯蚓都蜷縮成一團,沒有了一點活動的跡象,故日“一候蚯蚓結”。冬至日之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北返,天文意義上的元陽之氣開始回覆息長,元陽之氣從萬物內部開始養育。麋鹿之角感其元陽之浩然之氣,角內開始萌發新生之意,故角外的老舊組織開始皸裂脫落,故曰“二候糜角解”。冬至三候已接近小寒節氣,氣溫更低,天氣更寒,地下水的水氣向上蒸騰,遇到地表以上寒氣便凝華為霧氣,霧氣瀰漫,如水泉動,故曰“三候水泉動”。“水泉”當指泉眼或井中的地下水。大地封凍後,地下水的溫度要比地表以上氣溫相對高很多,地下水的“熱氣”會向上蒸騰,形成這時“水泉動”的物候景象。
冬至日是一年當中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也是進入數九寒天的開始。漫漫長夜,天寒地凍,對身處窘境的人而言,是最難熬的時候,常引出失意之人無限的悲嘆和對光明近乎絕望的渴求。杜甫在《冬至》詩中說:“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白居易在《冬至宿楊梅館》中吟到:“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其中愁苦可見一斑。然而物極必反,最黑暗的時候,必然孕育著光明,熬過漫漫長夜,光明就會一步步向我們走來。感於此,用毛主席的一首詩來作為本文的結語:“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