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生於70年代,回首走過的路,快樂和幸福似乎都停留在物質匱乏的童年。最覺驕傲的是我們生活上雖缺這少那,精神上比現在的孩子更“富足”,那時的快樂似與“錢”無關。

收集糖紙

小時候,一毛錢十塊水果糖,糖紙一般由一種顏色的包裝紙包著。塑膠紙包裝的糖貴一些,平時很少見,再加上塑膠糖紙一般都五顏六色,非常好看,因此收集糖紙成了那時女孩們的愛好之一。拿到一張皺皺巴巴的糖紙,一定要輕輕地把它捋平,然後夾進書裡。

為了收集糖紙,上下學眼睛都不看正路,一定會往馬路兩邊的草叢裡掃,看有風把糖紙刮到路邊的草叢或者樹葉下面。為了讓自己擁有的的糖紙花色更豐富,也會用自己的跟同學交換。最得意的事應該是同學一起比拼看誰的糖紙又多又好看。

玩抓子

課間10分鐘,女孩們會兩個人一組玩抓子的遊戲。抓的“子”一般用碎瓦片把它敲成大小相同的塊,再找硬點的水泥地或者磚塊打磨,磨成扁圓的形狀就好了。玩得時候一般兩個人一起玩,一般單手把它拋起來,手掌再趁那個空中的子沒落地之前,抓起地上的,回過頭來接空中的,看誰贏得子多。一般有條件的也有用杏核或者骨頭做“子”抓著玩。那時因為玩這個遊戲,手指頭經常在地上摩擦,女孩們的手指都愛長“肉刺”。

縫沙包

學校裡上體育課缺少教具,一般都讓孩子每人做一個沙包。孩子們用蹩腳的針線工夫,縫製出形色各異的沙包。最好用的沙包裡面裝得細玉米糝,也有裝玉米的,更有甚者還有裝土的,這兩種打起來都太疼。

一個小小的沙包可以玩出很多花樣。人多的時候,大家就一起玩打沙包,女孩們在一起打沙包,叫叫嚷嚷好不熱鬧。如果人少也可以玩踢沙包、夾沙包。

做跳繩

小時候沒有錢買跳繩,大都自己做。

把家裡掃地的大掃帚,抽出幾根粗細均勻的,用砍刀剁成長短一樣的約莫3、4釐米長的一截一截的,再把媽媽納鞋底用的線繩扯上一米多,用線繩把剁好的小竹棍一點點串起來,就成了一條非常好用的跳繩。

這種跳繩不小心打著腳脖子,那真是夠勁。

做油燈

記得那時每天到校時間非常早,尤其冬天烏漆嘛黑的就到校了。學校那會又經常停電,每個人得要帶一個小油燈去學校。

小油燈大都自己動手做。用一隻空墨水瓶,把一塊鐵皮剪成瓶蓋大小,給上面挖一個洞,把線繩搓成燈芯,再蘸滿煤油,小瓶裡裝上點煤油,一個簡單的的煤油燈就做好了。

在昏暗的小油燈陪伴下,晨讀添了不少樂趣。

做毽子

現在小孩踢的毽子都是買的。70年代生的我們,小時候踢毽子,都是自己動手做。

找兩個生鏽的古錢幣,上下各墊一層布,把一圈縫起來。再找來一根類似現在的吸管一樣粗細的塑膠管,一頭剪出約半釐米的四個分叉,把這四個分叉固定在縫好的錢幣底座上。接下來,就得看誰家裡殺大公雞,等著去別人家裡拔雞毛。做毽子用的雞毛一定要用公雞的毛,顏色好看又漂亮。

剪皮筋

很多人一看剪皮筋三個字,肯定誤以為把橡皮筋剪斷,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小時候玩得皮筋都是自己“剪”出來的。

為了有皮筋玩,又沒錢買,我們就自己想辦法,把報廢的腳踏車橡膠帶,用剪刀建成粗細均勻一點的長條,不夠長的把它接起來,一條皮筋就有了。

做彈弓

70年代那會,麻雀特別多,經常吃穀物,農民不得不想各種辦法趕麻雀。孩子們就自己製作彈弓打麻雀和其他鳥類。

做彈弓,首先要找一個八字小樹杈,用小鋸條把兩個杈鋸得一樣長,用小刀把鋸好的樹杈上的樹皮颳得乾乾淨淨,再用砂紙打磨掉毛邊。接下來需要一根結實的橡皮筋綁在打磨好的杈八上,一個彈弓的雛形就做好了。講究的還要給橡皮筋中間縫一塊皮子,好放“武器”,利於發射“子彈”。

不同年齡的童年快樂,都帶著時代的印記。因為70年代人,兒時的快樂源泉都是自己挖掘的,所以記憶似乎更深刻。

17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姐妹。願在你在天堂沒有病痛,只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