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太陽之下本無新事,滾滾紅塵之中,不過是一些重複的故事,紛紛擾擾,不斷在人間演繹而已。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偉大或者平庸,自私或者貪婪,一遍遍在歷史的舞臺上上演。

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草莽大眾,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只不過這些故事,早已在時光的沖刷之下,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只有山坡上高聳的頑石,還在靜聽歲月的流淌,只有滄海桑田,還在不斷變換著容顏。

人活著總要有所追求,有人追求權力,有人追求財富,有人追求藝術,有人奮發圖強,有人醉生夢死。只是大多數人總是忽略自己的世界,卻讀著別人的故事,為別人的悲歡離合傷心落淚。

萬丈紅塵,我們不過都是些匆匆過客,在塵世中,我們原本純淨的心靈總會蒙上一層灰塵,所以要時時洗滌,以保持心靈的純淨。

綠水青山,藍天白雲;禪佛古寺,暮鼓晨鐘,當是最好的洗滌器具。除了自然,我們向萬卷書中尋覓,也可尋找到使心靈靜好的最佳解藥。

1.

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石猴出世,也演繹了自己的一段故事,石猴為求長生不老,於是跨越茫茫大海,走過萬水千山,前去尋菩提祖師學藝,潑猴在課堂之上,因為抓耳撓腮,被祖師訓斥,並且受了三記戒尺,潑猴欣喜悟道,於半夜三更前往菩提祖師下榻之處,二人曾有一段對話,充滿了深深的禪意。

原來人人豔羨的長生不老,到頭來不過都是鏡花水月,轉瞬成空。也就預示著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繁華落盡之後,不過是無限的落寞與淒涼。

2.

在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成吉思汗與郭靖也曾有過一段對話,堪稱經典,讀來發人深省。

成吉思汗與郭靖在草原上一前一後打馬賓士,成吉思汗勒馬四顧,忽道:“靖兒,我所建大國,歷代莫可與比。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郭靖沉吟片刻,說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成吉思汗雙眉豎起,喝道:“你說甚麼?”郭靖道:“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佔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殺這麼多人,流這麼多血,佔了這麼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語。

歷史上有多少帝王,為了所謂的江山或者是一己之慾,不惜生靈塗炭,一將功成萬骨枯,上演了多少人間悲劇。

到底是為了國家一統和永久和平,還是私慾膨脹要子子孫孫永保富貴榮華,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只是百年之後,再偉大的千古帝王也要長眠地下,所躺之處,也不過三尺土地而已,明白這個道理,世間也許就會少了許多無謂的紛爭。

3.

金庸曾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描寫過一個掃地僧,在少室山舉行的武林群雄大會中,天下英雄齊聚,只可惜爭來鬥去,原來武功最強,境界最高的卻是一個默默無聞或者說是深藏不露的掃地僧,掃地僧一出,天下武功盡失顏色,這不能不說是對天下武林莫大的諷刺。

反觀現實之中,又有多少類似掃地僧一樣的人物呢。他們默默無聞,又深藏不露,在這個世界上平凡地生活著。是非不必爭人我,逞強好勝非英豪;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瞭然此理,也許你的臉上就會少些戾氣和驕橫,多了些謙虛和溫和。

4.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曾經說過:所謂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人生。即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希臘有位著名的哲學家——第歐根尼,他過著乞丐一樣的生活,他的生存空間就是一個木桶,但是他卻感到非常愜意,因為他的生活單純而自由,他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一天早上,陽光出奇的好,他爬出了木桶,躺在地上,眯起眼睛,準備享受這美好的陽光,可是很快陽光就被一個巨大的陰影給擋住了。

第歐根尼睜開眼睛,一個衣著華麗、目光炯炯的年輕人站在他面前,而在此人身後,是眾多的隨從和士兵。

“這是亞歷山大大帝,希臘的征服者,快起來向他行禮!”一個穿著金色鎧甲的侍從說道。

“第歐根尼先生,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呢?”亞歷山大早就聽聞他的大名,因此俯下身子,微笑著對他說道。

“能。”骯髒邋遢的第歐根尼懶洋洋地說,“請往邊上站一點,你擋住了我的陽光。”

短暫的驚愕之後,亞歷山大平靜地說:“假如我不是亞歷山大,我一定做第歐根尼。”他知道,這世上,只有征服者亞歷山大和乞丐第歐根尼是自由的。

人活世上,要知道身體的自由和心靈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終身都能擁有它們。

用文字守護心田,給你帶去一份溫暖和寧靜,希望你能夠喜歡。

10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到底為什麼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