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意味著自我滿足。”我以為,對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大可以探究一番。

中國有句古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在不如意的時候,是很難感到“自我滿足”的。如此推論下去,多數人在多數情況下就沒有辦法獲得幸福感了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

從“不如意”到“自我滿足”需要一座橋樑,這個橋樑就是修身,也可以說是修行。甚至可以說,修身是幸福感的起點。修身可以轉化事情的屬性,原本是件不好的事情,從修身的角度看則未必。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家境貧寒,不是好事,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卻是金錢難買的;“寒門出孝子”、安逸生惰性,都是“有”稽之談。成績不好,學歷不高,不是好事,但對於釋放人的天性,活出真正的自我卻是天賜良機;愛迪生就是學校“勸退”的孩子,馬雲的高考之路非常坎坷,大名鼎鼎的王鼎鈞也不過是初中畢業(還是流亡中學生);類似的例子俯拾即是,不勝列舉。仕途不順,不是好事,但人在仕途,案牘勞形,最終又如何呢,多數都歸於“皆寂寞”之類,反而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那些人留下了經典篇章,成就了精彩人生,無意中在歷史上“留其名”了。王維如果青雲直上,還會寫出那麼多優美的田園詩嗎?陶淵明如果願意“為五斗米折腰”,那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個人恐怕就要易主了吧?以此類推,在諸子百家、歷代文史大家中仕途順利的有幾人?

修身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之一。修齊治平,修身是起點。但是我以為,修身並不需要專門的學問,更不需要專門的進修學習。正如王陽明所說,“心即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慾念,慾念有善有惡,消除惡的慾念,弘揚善的慾念,即為良知。聽從自己內心良知的呼喚,在工作和生活中秉持良知,即可獲得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自我滿足”。當然,修身並非排斥學習,相反,真正的修身者註定是一個學而不厭之人,這是無須證明的真理。

修身不需要宏偉大業來驗證,而是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堅持堅守,讓修身伴隨終身。當一個個善的慾念內化於心,外化為習慣的時候,人生就可以獲得真正的最大的“自我滿足”。

所有的大事業都是從做好小事情開始的;所有的大成功都是由小成績、小進步積累來的。在網上看到一個影片:魏書生以盤錦市教育局長的身份在大會上講話,他沒有講高考,沒有講教育形勢,更沒有講分數,而是反覆強調了一件小事:盤錦市的中小學生必須承擔家務勞動,必須知道心疼父母。魏書生認為,一個不知道心疼父母的人是不會有大出息的;一個社會若是由不知道心疼父母的人所組成,這個社會也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所以,魏書生在兒子只有三歲的時候就讓兒子給自己洗腳。在這樣的養成教育下,他兒子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讀研等,都沒有讓父母操心過。

人類進化到今天,已經向現代化邁進了,做家務、心疼父母卻成為不得不抓的大事、要事,這種現狀不能不令人唏噓和反思。

現在抓還不算晚。遺憾的是直到現在依然少有人重視。所以魏書生的講話才能夠在網上廣為流傳。這是壞事還是好事?

外孫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尚且佈置了做家務的“作業”。進入小學後,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著“題目”“作業”“知識點”“過關”“考試”了,再也沒有教師提出“把刷碗或掃地的影片發過來”的要求了。

在生活中,修身無處不在。

我所居住的小區,地理位置絕佳,推開窗戶就是公園。站在書房向公園眺望,真可謂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樹木蓊鬱,滿目青翠。然而每天早晨和晚上,伴隨著“清風徐來”的是暴走隊雄壯有力的口號聲,廣場舞分貝極高的音樂聲。整個白天,公園裡的歌聲(聲樂愛好者)、樂器吹奏聲(薩克斯、單雙黃管之類)不絕如縷,繞樑不去。如果只想到“不如意”,這樣的環境的確有些喧囂了。尤其是對我這樣一個習慣於讀書寫作的人來說,大有不堪忍受之感。但轉念一想,參加暴走隊、廣場舞的既鍛鍊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每天堅持唱歌、吹奏樂器更是一種陶冶身心的雅好。利他,原本就是修身的重要內容,我有什麼理由抱怨呢?更新理念,行動改變。受暴走隊的影響,我也開啟了每天走路的鍛鍊模式;廣場舞的音樂成了我的免費“報時臺”,每當“卓瑪泉”“在北京的金山上”音樂響起的時候,我就知道差不多20:30了;那些聲樂愛好者演唱的都是經典老歌,每一首我都喜歡,我見證著他們演唱水平的不斷提高,打心眼裡為他們高興;至於說演奏樂器的,更讓我產生一種想重新把二胡再拾起來的衝動……

每個家庭都有這樣那樣的矛盾,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是也。“念”好家庭這本“經”同樣需要修身。在工作中可以分職責、講是非、擺成績、論貢獻,在家庭中這些統統不管用。作為修身者,必須把職責、是非、成績、貢獻轉化為感覺、感受、感情、感動。通俗地說,不要說你做得對不對,而要問問家人的感覺好不好?感覺好,一切都對;感覺不好,全盤皆輸。

如何修身?在我看來,修身無非是悅己利他四個字。悅己,就是接受自己,悅納自己。利他,就是約束自己,有利他人,因為“施比受更幸福”,儘量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幸福感會油然而生。

許多人不喜歡自己,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於是,種種煩惱由此產生。

許多人不約束自己,不考慮他人,尤其是在法不責眾的情況下隨大流,豈不知在隨大流的人中絕對不會產生優秀傑出的人,更沒有真正幸福的人。舉幾個小例子:現在騎電動車的人特別多,在路口遇到紅燈的時候,有幾個人能自覺地停在標誌線內?我仔細觀察過,最多三分之一吧;再比如,在酒店餐廳吃早餐,你要了一份餛飩,同時還有幾個人要餛飩,有人根本不考慮先後順序,端了就走;還有在電梯口等電梯,沒有嚴格的先後順序,但是誰先來誰後到各人心知肚明,偏偏就有人“後來居上”“捷足先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悅己利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一時半會做不到,不妨先從照顧好自己、不影響他人開始。然後逐漸向悅己利他靠攏。因為真正令人羨慕的是那種自己活得舒服同時也讓別人感到舒服的人。

這很難嗎?是有點難。那好,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從修身開始。

2020年10月14日

1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這些話糙理不糙的句子說的確實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