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家興、業順、人和美。

但並不是誰都能參透其中的秘訣。

所謂福禍興衰,皆是因果。

生活中的點滴福報,其實都是自己修來的。

平日裡多行善舉、多做好事,關鍵時刻才能多結善緣、多得福報。

相反,一個家庭裡若家風不正、家德不修,必然災禍常伴、世代難安。

尤其是有這三個特徵的家庭,往往後患無窮!

01

便宜佔太多,災禍躲不過

老話常講,貪小便宜吃大虧。

命運是公平的,所有饋贈的背後,其實早已標好了該有的價格。

當你心生貪念、佔盡便宜,為一點點蠅頭小利而沾沾自喜之時,背後的代價也就不遠了。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人生在世,便宜佔多了,災禍跟著就來了。

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地鐵站內,一位媽媽帶著兩個11、12歲的孩子,趁著工作人員不注意,讓走在前面的一個孩子從閘機下鑽過後,讓另外一個孩子緊貼在自己身前一起刷卡進站。

進站之後的兩個孩子,為自己能夠成功逃票而開心得手舞足蹈。

誰知沒過多久,母子三人就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又被查到這樣的逃票行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於是三人被永久列入了失信黑名單,以後都不能再坐地鐵。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大人為了省幾塊錢,帶著孩子逃票,看似佔了便宜,殊不知在一次次不檢的行為中,早已給孩子的內心埋下了“禍患”的種子。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沒有是非觀念,沒有準則底線,最容易誤入歧途。

久而久之,家族自然慢慢衰敗。

正所謂“積惡之家,必有餘殃”,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這世間,從來就沒有什麼不勞而獲,靠佔便宜得到的一分一毫,終究會還給人家,分毫不差。

古語有言:“不求非分之福,不貪無故之獲。”

一個家庭,只有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不去貪佔便宜,災禍才能遠離。

02

常懷算計心,日日不安寧

厚道,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

但在這個唯利是圖的時代,厚道彷彿成了“不聰明”的代名詞,人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用盡手段、機關算盡。

殊不知,越算計,就越不幸。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就曾說過一句話:“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算計多了,心就壞了,身邊的家人朋友個個疏遠,腳下的路自然越走越窄。

在電影《喜盈門》中,王強英就是一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典型代表。

平日裡只要她覺得自己受到了一點損失,或者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就會去算計別人,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家婆給小姑子買一件衣服,如果沒有給她買,她就會拐著彎去罵人挑撥,甚至在外人面前鬧分家,全然不顧家人的面子。

再比如,家裡做了餃子吃,她總是催著孩子趕緊吃完,實在吃不完就藏起來,反正一點也不能給公公留下……

久而久之,家裡人都看清了她真實的嘴臉,公婆對她避而遠之,丈夫和她天天吵架,就連孩子都對她愛答不理。

由此可見,算計過了頭,最終害得是自己。

其實在生活中,真的沒必要處處算計,特別是對待家人,越算計,越傷和氣,一家人和和睦睦才是幸福。

有句話說的好:

“世事就倆字: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倆字互相牽連著。”

一個家庭若想一世安穩,養成寬厚、肯吃虧的家風,才是正道。

做人大度一點、做事包容一點、相處理解一點,自然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03

德行不修為,福氣必消退

君子,以厚德載物。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更是如此,家境如何不重要,家德端正才重要。

老人是否寬厚慈祥、子女是否孝順懂事、夫妻是否互相敬重,都影響著這個家的未來走向。

正如古語所言:“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一個家,德行越高,人就越有福。

作家錢鍾書就是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

父親從小對他的管教就極為嚴格,不良的行為不可為、不好的言語不可說。

即使到了十五六歲時,錢鍾書還因為讀書不用功被父親訓誡。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管教,令錢鍾書形成了治學嚴謹的處世態度,踏踏實實地做學問,惜時如金,淡泊名利。

即便是在戰亂期間,依舊不屈不撓。

他畢生致力於文學研究,並將中國文學藝術推向了世界。

同時,錢鍾書時刻將父親的教導銘記於心,並以實際行動將之傳承給了女兒錢瑗。

如此,代代相傳,久盛不衰。

俗話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無論在什麼時代,好的德行都是一個家庭興衰的根本。

只要以厚德養家,良好品行必然會滲透到每一個後代的骨血之中,成為家族的紐帶,成就家族輝煌的未來。

興家之道,在於己行。

正如孫奇逢說過的那句話:“家運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權,人不能操其權,而己自操之。”

因此,機關算盡,不如多行好事;百般算計,不如積德行善。

一個人,只有修煉好自己的德行,端正了自己的態度,才能帶動自己的家庭走向興旺。

與君共勉。

4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2020年你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