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今年的冬至已經悄然過去。本想在此之前寫此小文的,但因瑣事耽擱了寫作,只好今日來補。我怕來年冬至來臨時,我已丟失了寫此文的心境。

  不知什麼時候起,神州大地區域性小範圍過冬至節的這種民俗,逐步蔓延到大江南北,無論男女老少,都很認真地流行起過冬至節了。不誇張地說,冬至節已晉升為春節、中秋之後的最溫馨的傳統節日。

  雖然還有清明、端陽和重陽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但因為清明節已逐漸成為追懷逝者的特定節日,就算有趁春光明媚,到戶外遊樂的節目,那踏青賞綠的心情也平添了許多肅穆,並不適合所有人群釋放個人的情感。端陽節雖有親人團聚的美意,但據說它源起於懷念屈原,也同樣不適合縱情歡歌,釋放個人的情感。而重陽節已由登高懷遠的傳統內涵,逐步演變成尊老敬長的特定節日,除了盡孝的意蘊得到傳承,也同樣不適合所有人群釋放個人的情感。因此,只有春節、中秋和新起的冬至,被人們賦予了團圓念親、釋放個人情懷的意義。可能很少人想到,冬至節之所以在當下的時代被越來越重視,還與它特殊的客觀意涵有關。因為在全年中,只有冬至夜是最長的。而長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有多具象、多含義的一個存在。長夜漫漫,最適合表達各類人群的情感。而冬至的到來,意味著陰已至極,微陽將升,陰去陽升又是一個讓人充滿期待的分界點。

  冬至因為最長的夜和由至陰轉微陽的特性,無論是人們的心理感受中,還是古往今來的文藝作品中,人們都對最長的夜、最暗最充滿希望的時空,給予了無限的想象。寫夜的詩詞歌賦多如滄海之水,但只有最長的夜才是獨特的。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寫夜的名篇很多,寫冬至最著名的詩大約也就兩三首。他生活在中晚唐時期,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悲苦,讓他個人的心情也在冬至到來時,有了時代的色彩。白居易的《冬至夜》詩,在寒冷的長夜裡,感慨時光催人老,讓人感覺悲涼和悽愴: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鬢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

  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託孟光。

  他的另一首《邯鄲冬至夜》,描述了作者在深夜獨坐時,思人懷遠的情狀: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而同是唐朝大詩人的杜甫,可能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與此後60年才出生的白居易的社會環境迥異,他的詩卻給了人們希望。如《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當然,每個人的際遇不同,在這個特殊的節氣裡,感受也是不一樣的,作者的作品也並非完全與社會現實相照應。比如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這個與當今大家熟知的同時代女詞人李清照齊名的女性,人生經歷並不順暢。她生於仕宦之家,“幼聰慧、善讀書”,但一生愛情鬱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最終抑鬱早逝。但她的《冬至》詩卻給人以希望,寫出了在陰極寒重時,感受到了春回陽動的氣息,她在至暗時刻看到的是光明: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冬至節之所以讓人們越來越看重,是因為它又融入了新時代新的元素:懷舊、念人、思遠。

  當今的時代,絕大多數人因為生活工作的忙碌,早已不再依託詩詞歌賦來表達個人情感。但在冬至夜裡思緒紛飛的人不在少數。當我們想到冬至是“最長的夜”時,會有許多聯想。懷舊,想念某個時點與某個人的種種好,自然而然就有柔軟的情愫升騰。現在的一切,也正在成為歷史,成為未來某一天懷舊的印記。我們常常因為往昔的美好而懷舊。很多人為了生存,為了所謂的事業,給自己所愛的人一個擁抱都成了奢望。更有一些人,曾經愛過,又無奈淡漠。情感的寄託,常常因為外在的一點由頭而綻放。我覺得,冬至節的最長夜,給了有愛的人釋放情懷的理由。

  冬至的暮色中,我想擁你入懷抱,暖我孤寂心,度此最長夜。想你,豐盈不減,繁茂不失,顰笑嗔怨,都是豔陽天。想你,再沉寂的夜空也有明星一點,再孤獨的心靈也有心燈相照。想一人的好,必是千般好;想一人的心,自是無消無滅。當我一點點老去時,你的柔情仍將是我最美的青春!

  我要伴你度最長的夜! 

  20201222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做人的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