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願為年輕同志當鋪路的石子,向上的梯子。你們就大膽的踩著我的肩頭上吧!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人生境遇,如果把人生當做一本書,當我們翻開歲月的背後是一段不會重複的故事。故事中或許有著欣喜,也可能是佈滿了無盡的憂愁。

在清末民初這個紛擾的時代,看似荒唐的歲月當中卻又為新中國的誕生鋪下了一塊又一塊的墊腳石,這是中華民族從未經歷過的風雨,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看到了被壓迫的民眾,也看到了中華民族的自強。

有著令人可恨的侵略者,也孕育了那些為後來的我們奠定幸福的大師們,無論是不遠千里歸國的錢學森,還是一代大師季羨林,也或是萬嬰之母林巧稚

協和名宿

鼓浪嶼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婉轉優雅,在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同時為祖國孕育了兩位當代醫學界的典範,一位是著名的兒科專家、鍾南山院士的父親鍾世藩先生,一位則是有著萬嬰之母之稱的林巧稚

林巧稚和鍾世藩同樣都是出生在20世紀的新紀元,只不過林巧稚的生長環境要比鍾世藩好些。林巧稚的父親是當地的一位教員,家庭環境雖然稱不上富裕,但也算是衣食無憂。

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沒有人會知道第二天醒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喝過洋墨水的林父思想還是比較先進的,甚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林巧稚很小的時候就教她讀書識字,父愛母慈讓她享受到了來自於家庭的溫暖。

然而好景不長,年紀尚小的林巧稚還沒來得及記住母親的樣子就眼睜睜的看著母親因為重病離開了人世,這也在她年幼的心中種下一顆要長大學醫,治病救人的種子

在父親的呵護之下林巧稚慢慢的長大了,雖然說不上容貌俊美,但卻出落的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1919年18歲的林巧稚順利的從廈門女子師範學院畢業,並留在學校當了一位老師,但對於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林巧稚從未放棄過。

兩年之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順利落成,得知訊息的林巧稚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報考了協和,開啟了自己成為一代名醫的旅程

八年之間林巧稚一直將所有的心思埋藏在求學的道路上,披星戴月的寒窗苦讀讓她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成為第一位留院的女醫生。

奔波一生

紮實的醫學功底和治病救人的態度讓林巧稚提前成為協和的住院醫生。

然而這並沒有阻擋她對醫學海洋的探索,已經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兩年的她被醫院選派到英國留學,並接受更為先進的醫學教育,對自己的技術進行深造。

在這前前後後近十年的歲月當中,林巧稚不僅多次去往歐洲深造,也去往美國進修。在芝加哥大學從事了短暫的醫學研究工作,這段經歷讓林巧稚積累了大量的醫學經驗和高超的醫術。

無論是抗日戰爭的時期的那段崢嶸歲月,還是而後的和平年代,林巧稚從未放棄她治病救人的理想。40年剛剛從美國歸國不久,協和醫院就被日軍佔領,而林巧稚和她的同事們被日軍趕到了街頭。

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林巧稚收回了內心中的那一份失落,在北京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她開辦了一傢俬人診所。

林巧稚放下手頭的醫學研究工作,再次拿起了象徵著她身份的柳葉刀,在診所中治病救人,為眾多待產的孕婦接生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林巧稚終於再次回到了協和。從46年開始一直到她逝世的那一年她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家曾經培養了她的醫院。

在這裡她和她的學生們一邊從事著最為普通的接診工作,一邊從事著醫學上的研究。

1955年已經走過近50個春秋歲月的林巧稚順利的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她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院士,與此同時她還擔任了醫學部的副院長,為新中國的醫學事業辛勤的耕耘著,從未放棄過醫學的研究工作。

在她五十多年的從業生涯當中,為新中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後來者留下了諸多的醫學名著,成為繼承者研究的資料。

在醫學領域的研究上她從未停止過腳步,即便是動盪年代這位曾經接生過諸多孩童的名醫被列為反對派,她也曾有過一句怨言。

等著WG結束她已經是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兩鬢斑白的頭髮和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給她刻下的痕跡。

然而她不曾有過停下腳步,依舊穿梭在世界各地進行著學術的交流,以求給國內留下更多的醫療經驗。

1978年林巧稚在赴歐洲訪問的途中患病歸國,經過一番詳細的檢查之後,才發現這位醫學界的大佬已經是重病纏身。

此後經常躺在病床上的她還想為中國的醫療事業做點什麼,經過四年多的奮筆疾書,她終於完成了《婦科腫瘤學》這部鴻篇鉅著

或許正是這本著作在支撐著她最後的人生歲月,1983年4月21日林巧稚最後一次走上手術檯,在這一天裡她先後為六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接生

或許這是她最後的使命,躺在病床上的林巧稚再也沒有醒來,在22號這一天離開了人世。

萬嬰之母

有人曾經統計過林巧稚一生接生過的兒童,據相關資料顯示從她登上手術檯的那一刻開始她先後為5萬多名新生兒接生

這其中就有救活億萬人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有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孩子。

然而人生似乎是對她不公平的,即使接生了這麼多的新生兒,她卻終究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

或許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吧,在林巧稚決定報考協和醫科大學時,曾和家中的繼母說過一句氣話,沒想到這句氣話卻成為了現實。

林巧稚報考協和的時候正是20歲的花季女孩,那時協和求學的路還是比較長的,從學生到博士生畢業要經過八年的寒窗苦讀。

在那個年代傳統人家的女孩都還是嫁為人妻,或是為人父母,家裡人還是希望她能夠安心的嫁人。

林巧稚也不知是哪來的一句氣話,對著繼母說不嫁人,一輩子不嫁人。

如今來看這好像就是命中註定的一樣,誰能想到一句玩笑的氣話最後卻一語成讖。

如今已是時過境遷,林巧稚也已離開這個凡塵俗世近四十年,然而她的故事依舊在流傳,她的精神也有人在默默繼承。

對於這樣一位一輩子都默默奉獻的老先生,我們只能默默的表達著敬意。

16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想你,成了一種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