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們看到一個人不講究穿著的人,如果用文字形容這個人的話,可以從正反兩面表達:

正面:此人穿著隨意,內心必定簡單隨性,心向自由,是個通達樂觀之人。

反面:此人邋里邋遢,絲毫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對自己形象都不負責的人,對人,對事,對生活估計也不負責任。

我們看到一個西裝革履的人,也會有兩種形容:

正面:此人穿著得體,行為禮貌謙遜,有修養,有氣質,必是精英階層。

反面:此人穿著古板,行為模式化,做人辦事必定守舊,思維僵化,沒有創新力,不是開拓型人才。

我們所有人看待別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同樣一個人,在不同人的眼中,其形象各不相同,五花八門。

所以一個人如果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那就會活的很累,因為你要隨時迎合別人,裝成他們喜歡的樣子。

我們看到別人的樣子,以為人家很好,就想成為他們。

我們卻不知道,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痛苦和快樂組成的,而痛苦與快樂的比例,與物質的豐裕關係並不大,它們更趨向於我們內心的一種感覺。

我們看到的別人的樣子,都是別人表演給我們的,希望我們看到的樣子。

而當我們為了追求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樣子,而委屈自己的時候,這便是痛苦。

太多的書裡和雞湯文章中,說要做回自己,那麼自己到底是什麼呢?“我是誰”這個古老而永恆的問題,又擺在我們面前。

有太多的人做過這個問題的解答,我個人認為,弗洛伊德的解釋最好。

弗洛伊德說:“我”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就是人的食慾和性慾,食慾是為了維持生命,性慾是為了傳遞生命。這

兩種慾望是維持一個生命體的基本需要。也是維持人類存在的基本要素。

超我:掌管人格的最高部分,主要組成部分有道德規範,個人良心,自我理想,也是想象中完美的自我形象。

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本我是一個生物的獸性存在,超我是一個生命體的神性存在。獸與神的結合體便是人,便是我們自己。

我們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壞事,滿足自己自私的慾望;有時候又會做一些好事,為了他人而放棄自己的利益。

人類就是善與惡結合組成的,世間沒有至善之人,也沒有至惡之人。

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矛盾性,這種矛盾性,就是身為一個人最好的證明。

所以我們不要因為追求不到理想而痛苦,也不要因為身體的舒適而快樂。

在我們痛苦的時候咬咬牙,在我們快樂的時候掐掐肉。保持一顆平常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遇事不要急,做最悲觀的打算,有最樂觀的態度。

珍視眼前,好好生活。

上帝為人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必然為他開啟一扇窗。

關注VXGZH發現更多好文章:只成長不長大

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