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很多人發出的感慨。這句話曾經躥紅網路,很多人把它奉為真理。它道出了人們的心聲,我們總是知道的知識很多,道理也都明白,但執行力卻嚴重跟不上,導致很多理想無法實現,只是想想而已。
我們明明知道熬夜會導致神經衰弱、面板變差、免疫力下降,卻依然頂著黑眼圈熬著夜;我們明明知道運動能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卻依然習慣於葛優躺,一晚上不願動彈。
我們明明知道慷慨是好的,卻改不掉對別人的吝嗇;明明知道受賄不對,來了賄賂卻虛讓了一下就收下了;明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戒了多次卻依然在吸。
以上的種種,都是知易行難的典型例子。
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知就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行就是在現實中運用相關道理。
荀子在《荀子.儒孝》中說:“知之不若行之。”
在古人看來,知行之中,最重要的是行。
知行關係都以知為先,行為後,強調行重於知。一方面是因為“知易行難”,另一方面是因為“知淺行深”。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生離死別這個詞,小學生只是把他當成一個新成語來學,當他長大,戀人離他而去,父母的離世,他才真切地感受到這個詞的真正含義,那種感悟和體會是痛徹心扉的,也是最真實的。
由此可見,透過學習所獲得的“知”是一種淺知,即使是科學原理,背誦不如我們親自做一遍實驗的理解深刻。所以才有了那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說法。
學駕照的時候,我們熟記了交通規則,不能酒後駕車,但是我們還是心存僥倖依然酒後駕車。如果我們酒後駕車被警察攔住處罰一次,我們的認知就深了一層。如果我們酒後駕車傷了一個孩子,我們的親朋好友酒後駕車軋死了人,我們這才真正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到酒駕不對,從此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了。
朱熹強調:“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
他認為知與行就像鳥的一雙翅膀,車的兩個輪子,二者不可廢掉任何一個。
王陽明也曾指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為人處事要知行合一。
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一、行動起來。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我們在有了想法之後,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否則所有的美好想法將變成空中樓閣。比如熬夜,只要你能堅定地邁出第一步,放下手機早早上床休息,堅持21天 ,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就能養成。
二、學會循序漸進。真正行動起來,需要有強大的內心,要培養耐心做事的習慣,還要做好規劃,一步一步去完成。並對自己每一次進步進行自我肯定和讚揚,以鼓舞自己再進一步。
三、相信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自信就是希望和勇氣,是成功的基石。自信,能讓我們精神飽滿、信心充足。自信是我們每個人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它能夠讓我們充滿無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