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到極致的人,都能擁有開掛的人生。
總有人把自律和自由對立,覺得自律了,就會失去更多自由。
其實,自律和自由並不矛盾,也並不對立。
事實正相反,一個人越自律,往往越能獲得自由。
如果總是隨心所欲,追求所謂的自由,每天都是打打遊戲、看看電視,工作也都是怠慢,看上去是很舒服。
但這只是短期的舒服,這樣的日子,等過了幾年後,弊端就出現了。
同齡人,因為自律,事業越來越好,工資每年都上漲。
而你,幾年下來,工資不見漲,甚至還要和比你還年輕很多的人一同競爭同一個崗位,尤其結婚成家後,更是陷入經濟危機。
到了那個時候,在生活壓力下,你還能夠實現自由麼?
為了養家餬口,你根本沒有選擇自由的能力。
幹比別人累很多的活,卻拿比別人低很多的工資,根本沒有時間去享受什麼自由了。
可如果你很自律,積極的提升自己,短期內,生活有點枯燥和無聊,但經過努力幾年後,你的生活質量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獲得了經濟自由。
當獲得了經濟自由,你將不會為錢而煩惱,你會有大量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萬事萬物,都是講究平衡的。
今天你越自律,你越努力,那麼到未來,你將會有更多的自由的能力。
相反,你今天越是散漫,越是怠慢自己,那麼,未來的你,就得把現在擁有的所謂的自由加倍的償還回去,做什麼事情,都容易被限制住。
心理學家曾經總結過這樣的規律:
自律的前期是興奮的,中期是痛苦的,後期是享受的。
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倒在中期的路上,熬不過中期這道坎。
自律,意味著把自己以前散漫的習慣改過來。
而對過去習慣的改正,意味著對以前自己的否定,自然就會痛苦無比了。
習慣一旦養成,就形成自己喜歡的舒服區,當一遇到挫折,又會忍不住的想躲回到以前的舒適區中。
每個人,都難逃這樣的狀況。
新的習慣,養成需要一個過程,這過程,必定是煎熬的。
我們一旦闖過去,養成新的良好的習慣,我們就會建立新的舒適區,到時候自律養成的好習慣,就變成享受了。
那麼,一個人如何養成自律的習慣呢?
1、定長遠的目標,而且要使得目標具有現實性,不要定遠遠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
本來以你的能力,暫時能夠定的目標是年薪20萬,可你非要定到年薪幾百萬。
當你開始執行一段時間後,發現定的目標要真正實現太渺茫,就會選擇放棄。
不切實際的目標,那不叫目標,而是幻想。
幻想,和白日夢沒啥區別,都是白費力氣,不可能實現的。
2、把目標具體化,詳細到每一個月實現什麼,每個星期要達到怎樣的效果,每天要進行怎樣的任務。
只定目標,不讓目標和計劃具體化,你就不知道每天應該做什麼。
最後可能就變成了,一天打漁三天曬網,漸漸的,就放棄了。
3、要有持久戰的思維。
定一個目標,學習一個技能,要有堅持奮戰幾年的具體規劃和準備。
定好了領域,要堅持深耕。
不要今天定了一個目標,沒過幾天,又換了一個。
如果經常換目標,經常換領域,雖然你看似也很努力,但到頭來,好像什麼都會一點,但永遠無法成為最頂級的一類人。
自律的養成,就是自己對戰自己的不好的舊習慣的過程,自己的敵人就是自己。
想要戰勝當前的自己,速戰速決,是不可能實現的。
有些不好的習慣,是你花了十幾年養成的,現在你想用幾個月時間甚至更短的時間來戰勝它,未免有些天方夜譚。
很多人在自律的過程中會失敗,往往是因為過於高估自我改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