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當今社會最觸目驚心的現象之一便是人心的冷漠。在一個太重功利的社會里,冷漠會像病毒一樣傳播,從而使有愛心的人更感到孤獨,甚至憤恨。——周國平《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
社交一直是我們生活的一個問題,人生在世,每個人都交過朋友,普通朋友可以有很多,但能風雨同舟的真朋友,卻少之又少。
大學時,我的一個室友,她身邊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同學說,她借錢不還,人品不好,沒有人和她做朋友。
現在的我,孤身來到一所陌生的城市,身邊連一個朋友也沒有。學習、工作,佔據了我生活的重心。
如今,我享受獨處的狀態,一個人,看看書、聽音樂、做運動。也不奢望,去交真心朋友。成年人交往,更多是利益維繫,我不喜這樣的關係。
你們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身邊連一個朋友都沒有。那身邊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是怎樣的?不是人品不好,基本就是這三種人。
01.性格孤僻,不善交際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喜歡獨來獨往,形單影隻,沒有什麼朋友。這種人性格孤僻、不善交際,平時也不愛說話。
沒有朋友,不是因為她(他)們不想交朋友。她(他)們也想交朋友,傾訴自己的心裡話。只是她(他)們太封閉自己了,交際也不主動。
別人主動時,她(他)們則一下子,難以適應這段關係,甚至莫名其妙地排斥。很多事,她(他)們習慣獨自消化,自然而然,也就不需要朋友了。
02.喜歡獨處,大智若愚
這類人更喜歡獨處,沒有朋友,不是沒有交際能力,而是有自己的追求,不是志同道合的人,無法走進她(他)們的世界。
很多社交,根本無意義,她(他)們懶得演戲、作秀,寧願一個人待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種人一般心智比較成熟,不理解她(他)們的人,以為這種人很傻,不會積累社交資源,其實這種人是大智若愚。
她(他)們早就明白,社交是拼自身的價值,而不是你認識多少人。所以,她(他)們不會把時間,放在無意義的社交身上,更不會輕易交心。
03.智商過高,太難相處
一般來說,智商過高的人,太難相處, 也沒有什麼朋友,不一定是情商太低。
比如,上學時,你會發現,考試成績在前兩名的同學,一般不願意和其他同學玩。不一定是她(他)們不屑和其它同學玩。也許大家層次不同,高度相差太大,常人理解不了她(他)們,自然聊不到一塊去。
畢淑敏說過:很低等的生物,多半是合群的。智商過高,太難相處的人是天才,品味不凡,當然不合群,身邊很少有朋友。
有的人,性格外向,特別善於交朋友,似乎走到哪裡,都有她(他)認識的朋友。說實話,我們不用羨慕這種人,因為,交朋友,在於質量,不在於數量。
朋友很多的人,只能代表她(他)善於交際,或者自身很優秀。但是,人的精力有限,朋友再多,也只有少數才是真心的。
落葉知秋,落難知友。真朋友,需要一起經歷過重大事情,友誼才會穩固可靠。沒有共同的苦難經歷,都只是酒肉朋友。
酒逢知己少,與其把時間花在社交上,我們不如做好自己。畢竟,世上也只有,一個俞伯牙和一個鐘子期。人最終的歸宿,只有自己。學會獨處,比交朋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