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從朝陽到夕陽,一起一落便是人的一生。少年朝氣蓬勃,暮年以後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開始走下坡路,這是所有人都逃避不了的過程。

物質的充裕和現代醫療技術的發達雖然讓人類的壽命逐年遞增,但對於老年人來說,並不見得會代表著幸福指數也在上漲。

只有到了晚年才明白,長壽並不見得都是一件好事。

可能在年輕人的眼裡,認為老人能吃飽穿暖,有病可醫,這就足夠了。但其實無論是年輕還是年老,內心對孤獨的體驗都是一樣的。

尤其人到晚年,當身體不允許自己肆意妄為,當身邊沒有親人,生病無人照顧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活著或許就是一種痛苦。

當醫生的朋友在醫院裡見慣了太多的生離死別,讓人難過的並不是病人閉上雙眼離開人世的那一刻,而是還活著的時候,卻已經沒有了對生的期盼。

一位七十多歲的獨居老人在房內摔傷骨折,近兩天多的時間才被發現送入醫院,她在外地的兒子回來後第一時間不是關心母親,而是埋怨說自己忙得要死,母親又添亂。

老人淡淡地讓辦好住院手續的兒子離開,只說自己有老姐妹照顧。兒子如釋重負,留下一些錢走了。老人這才背過身抹掉眼淚,拜託護士幫忙請了護工。

一位老人送進來時神志不太清醒,照顧她的應該是兩個女兒,但每個女兒都會趁另一個人不在的時候,再三地逼問老人銀行卡的密碼。

老人腦子已不好使,總是聽不太明白的樣子,女兒就不給她吃飯不給喝水來要挾。

有位老人正要被推著送往急救室,子女卻攔著面露難色,從他們的表情看得出是想放棄,而躺著的老人,眼角流出了混濁的淚水......

生兒育女,一輩子為家庭忙忙碌碌,本以為到了晚年就會老有所養,但其實不過是很多人一種理想狀態的期冀罷了。

有太多的家庭各有各的苦楚,有的是因為子女對贍養老人的意見達不成一致,有的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困窘,有的因為工作忙碌分身乏術......

人到晚年,才看懂了人生百態,那些曾經自以為是的幸福晚年,像是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明明就在眼前,卻始終無法進入。

很多老年人成為了麻煩和累贅,尤其是被各種疾病纏身的老人,年紀大了本來就無法再給兒女幫忙,生病了卻還要麻煩兒女照顧,給他們製造困擾。

這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不但要承受疾病帶來的痛苦,還要加上心理的負擔,日子更加煎熬。

然而有一種老人,卻能活出屬於自己晚年的精彩。

楊絳先生在86歲時喪女,87歲時喪失,兩位至親摯永遠地離開了她的生活。

她曾經說:“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可是我壓根不能逃,我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先生所說的責任是整理錢鍾書作品和手稿。

錢鍾書的手稿數量龐大,整理後發現竟然有7萬多頁。有些手稿長期存放,已經變脆易壞。楊絳只能一點點先把筆記粘好、晾乾,再整理。

正是因為她孜孜不倦的努力,錢鍾書去世後依然有作品問世。她以這樣的方式,寄託自己深深的思念。

書稿所得的稿費和版稅800萬元,全部捐贈母校清華大學,成立“好讀書”獎學金。留給後來的莘莘學子,連同他們一生嚴謹治學的精神。

除了整理錢鍾書的手稿,楊絳先生還在92歲高齡時出版了散文集《我們仨》,以平淡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他們的一生。

在這部書裡,她獨自執筆完成三個人的心願,成就了三個人的夢想。而楊絳先生也正是在透過一支筆,來尋找與至親相會的途徑。

96歲時她出版了《走在人生邊上》,97歲時她又正式開始研究哲學,這是她首次從文學跨界到哲學,卻思路清晰、邏輯嚴謹。

從87歲到105歲,楊絳先生完成了許多常人看來每一件都堪稱“偉大”的事。

曾經在失去女兒和丈夫的時候,她也肝腸寸斷過,也曾心如死灰,但正是因為經歷過,所以她早已看開了,因為這條路,終究有一天人人都是要走的。

活著的人,除了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平靜地等待那一天的到來,不要辜負時光。

人到晚年,活得好與壞,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是否能擁有好的心態。

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要去過,所以,老人該放手的時候就一定不要再痴纏,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晚年生活,寂寞的時候學會給自己找些事情做。

日本建築師津端修一退休後,為圓太太英子的田園夢,親手為她搭起了田園木屋,開闢了菜園果園。

他們和50多種水果、70多種蔬菜和180棵樹一起生活了40多年。

英子說,我做飯的最大心願,就是能聽到他說“好吃”。修一先生不愛吃水果,英子女士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園子挑選水果榨成果汁。

英子分不清園子裡那麼多的蔬果,修一就給每一種蔬菜水果做上清晰的小名牌。英子總是容易被絆倒或者碰到頭,小心謹慎的修一就寫小木牌提醒給英子注意。

因為兩個人在一起,不再怕變老,不再畏懼死亡,懷著熱愛優雅地生活,好像死亡都變得優美。

修一先生拒絕了很多人的採訪,他說: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想好好地自己享用。

年歲日增,每一天都像是倒計時。英子面對“誰會先離開”這個問題,這樣說“如果我先走了,問題會很大。”

修一先生說,如果英子先不在了,我會像斷線的風箏一樣,不知道會飛到哪裡去。這方面我不要去想,也沒有辦法想。

一個午後,剷草除蟲後的修一像往日一樣午睡,再也沒有醒來。

英子堅定地對修一說:“放心,剩下的日子,我會一個人好好地活下去。你在那邊會孤獨吧,別擔心,我很快就來陪你,等著我。”

人到晚年,很多人不是敗給了疾病,而是敗給了自己。

因為對老去的焦慮,從而也失去了對生活的情趣,失去了對一切的熱情和追求。

當一個人覺得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對什麼都提不起來興致的時候,生命真的是很無力的。

痛苦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那麼你該如何選擇?

在心有餘力的時候,為自己儲備好養老錢,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珍惜自己的伴侶,身邊有三兩好友,便已足矣。

對待兒女,既不疏遠也不要過於親暱,始終保持著一碗水的距離。

不要對別人有太多期待,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晚年最好的活法。

END.

3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老了之後才發現,做個不合群的人,可以讓晚年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