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卷首語

身邊的朋友如果是善良之人往往會給予給我們各種幫助,有這種的朋友更會讓我們安心。但是有些時候,一味的善良並非就是什麼好事,你自以為的善良實際上確實行惡。

《了凡四訓》也有"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凡事都有正反面,有些善良稱之為助人為樂,有些善良則演變為助紂為虐。結果導致害人害己,別人不感恩,自己家庭敗落可謂的得不償失。

第一種"善",對惡人以恩惠

明朝的馬中錫《中山狼傳》裡的東郭先生與中山狼之故事相信大家都知曉,趙簡子射傷中山狼,中山狼負傷遇見東郭先生,東郭先生救狼一命,狼脫險後要吃東郭先生,被路過的老人用計殺之。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類似於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我們身邊一些人看起來很可憐,但是內心卻非常險惡,他們經常幹一些雞鳴狗盜之事,一旦東窗事發無計可施的時候就會楚楚可憐去求助善良的人。而這些善良之人往往不考慮惡人之前犯下的罪惡,選擇相信他們憐憫他們。這樣的結局就是一旦脫險,這類人毫無報恩之心,立馬反噬恩人。

對於這類惡人來說,他們向我們求助一定要心懷戒備。不能對這類人輕易發善心。因為這類惡人毫無良心可講,為了脫險他們無所不盡其能,只要脫險了本性立即暴露。

如果我們在惡人遇險之時幫助他們,等他們脫險會不光害了你還會繼續作惡坑害更多的人,我們這樣做就不是行善,而是作惡。變相的等於我們為惡人推波助瀾。而我們因為幫助他們反受其害,結果導致無論是自己還是家庭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這根本是沒有必要的。

對惡人行善,這種善行就是偽善,天下需要幫助的人很多,而偽善之人卻選擇了最不該幫助的人。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陷入危險之中,這是真正的助紂為虐啊。

第二種"善",沒有原則和稀泥式的善

馮小剛的電影《芳華》主人公劉峰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原則式的好人,他對於別人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會予以滿足,即使這樣一個對所有人都充滿善意的人,還是沒有逃過被誣陷耍流氓的結局。最後生活狀態流轉至下,最後失去的一條胳膊,生活也變得困窘。因為自己的善心害了自己。

善良分為許多種,那是最不值得稱讚的善良就是沒有原則的善良,這種人往往是我們都認可的好人,而且樂於助人。

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也在這裡,就是毫無原則可言,遇到事情總想著用一團和氣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和氣並不能解決所有爭端,樂於助人並不應該毫無原則,在毫無原則的心態下去做好事,往往別人也會輕看你的善,你的善在他們眼裡一文不值,甚至會肆無忌憚的利用你的善。

最後善良變成一地雞毛,所有的惡都需要你承擔,所有的善無人理解。甚至如芳華主人公一樣,生活陷入困境也是比比皆是。

做一個好人不容易,而做一個有原則的好人更非易事。我們要一邊保證善良一邊秉持原則,這種善才更容易讓人銘記和感恩,而毫無原則的善更容易被別有用心利用,往往幫了忙卻讓別人更討厭你。這樣的善不要也罷。

第三種善,用行善的幌子去作惡

佛教裡有句話"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意思就說,菩薩知道因果報應,所以不敢犯下惡果。

而普通人不知道因果之間的關係,只知道有惡報,不知道用行善去彌補自己犯下的惡果。在現實中有些人平時就非善良之人且會作惡。然而在夜深人靜之間良心也不免受到譴責。

於是善心一發,偶然做做善事彌補一下自己的惡。然後自己的惡並沒有因為做善事而土崩瓦解,他們反而覺得自己行善了,所以用行善的福報去抵消作惡的惡果。自己就全然無事了。

事實並非如此,一個人如果有善心,有一定要持續做善事不做惡事,而一邊為善一邊作惡,這種善只是偽善,這種人還是標準的惡人。一旦所行惡事東窗事發。還依舊會為自己的惡買單。這樣的邊行善邊作惡無任何意義。

這樣的行善不要也罷,無非是惡人自我安慰的手段。若想做個好人就要不做壞事多行善事,才能作為"畏因"而不是"畏果"

卷尾語

家裡的老人常說"行善不當,家業敗光"這幾種善,是偽善,而偽善則是最要不得的。各位看客需要引以為戒。

1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時代高歌猛進的背後不過涼了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