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個世界有很多有錢人,但更多的是窮人。沒有人喜歡窮,因此每個窮人都想找到自己貧窮的原因。

很多人會給我們理由,但聽到的大部分也是這樣的理由。因為我們不敢直接去面對這根本的問題。

如:懶惰是貧窮的根本原因,別人勤奮;你窮是因為你的能力和智商都不如他人;窮是你沒有關係,家庭背景也不好......這些是窮人常聽到的理由。很顯然這些理由根本無法說服自己。

因為窮的背後還有更本質的原因。不知道這一點很可能這輩子都無法擺脫貧窮的命運。真正的答案可能你覺得荒謬滑稽,但事實就是如此。

窮——是你以及你的上一代也窮,也就是貧窮產生的最大原因!!!

看上去好像是一個邏輯的錯誤,也很牽強。實際上這個結論是很多經濟學家認真研究後得到的結果;也是最容易觸動內心的理由,只是不敢承認罷了。

在真正理解他之前,先了解一個故事。一個富二代大學畢業後出來創業,結果失敗了;後來經過上次的經驗,再次創業又失敗了;但是他很有追求,屢敗屢戰,第三次創業終於成功了。後來產生的價值完全超過了他的父親。富二代出來每次創業,他父親除了給啟動資金兩百萬外,再也沒有給予任何的幫助。所以說富二代他說自己的成功主要是因為自己,而不是靠關係。像近些年電商、房產等領域出現的大佬,很多人都在講他們成功就是白手起家,但真正的去了解了就知道。有個房地產大亨在一次採訪中說他兒子創業給他幾個億,失敗了再給他幾個億,如果還失敗就回來自己經營的地產公司上班。故事看完了,你看到了什麼?

一個優越的家庭為什麼更容易誕生成功者?那是因為他的家庭能給他帶來再來一次的勇氣和底氣以及機會,時間和空間,而這正是能夠變得有錢的最重要因素。

現在社會上流行批判窮人,把它們稱為失敗者,說他們懶惰,不上進,不學習,沒有勇氣去追求事業。雖然有些道理,卻有著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更多的是出於某種意圖或政治目的)

懶惰並不是貧窮的本質原因,很多勤奮的人同樣很窮。如環衛工、農民、流水線工人等一些工作者,他們並不懶,但他們很窮。因為他們在利益分配鏈的底層,而且很難跳出去,或許根本就沒有能力和資本跳出去。這不僅是能力學歷的問題,某種意義上講寫字樓裡的白領看似日子過的很光鮮,可是在高房價、高物價...背景下,處境比上述人群並好不到哪裡去。他們同樣跳不出這個圈層,因為他們都沒有再來一次的空間和時間。

比如你會說你應該不顧一切的去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迎來機會。可是對很多社會底層的人來說,每天要拼盡全力工作十幾個小時才能勉強養家餬口,下班回到家裡已經累到話都不想說,這時候你還來談學習。也可以說應該牢牢把握住機會去創業,只有成功了才能跳出原來的圈層。可是對有家室以及負擔沉重的工薪階層來說,創業失敗的後果可能是家破人亡,又怎麼敢輕易的去行動。貧窮就像一把刀,扼殺了貧窮者生命中大部分的可能性。可能性沒了,他們只能貧窮下去,惡性迴圈。所以有人才會注意到越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越追求穩定,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勇氣和追求,而是他們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低。大部分人根本是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只能逼得自己沒勇氣。確實也有不少原本一貧如洗,白手起家變的有錢的例子,但我們沒有看到的是所有白手起家的人所面臨的風險,這些人哪怕任何一次出錯,結果便是萬劫不復,應為窮人根本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要不成功,要不一輩子都活的比原來更差,笑道最後的也是極少數。所以追求安穩並不是錯,只是一種選擇,一種無奈。

如果你現在並不富有,要牢牢記住,要想突破貧窮的質樸,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要有勇氣突破貧窮帶來的恐懼感,在真正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才敢去嘗試。貧窮的時候千萬別貪圖享樂,別追求生活品質,能存錢就多存錢,很有可能這些看似不多的儲蓄就能給你再來一次的機會,想盡辦法多做積累,堅持去做你的人生才有可能有一次逆襲的機會,失去了就徹底沒有了,即使自己不能變成有錢人,也要做好上述的事情,這樣你的下一輩(子女)才有更大的機會致富。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就是最大的財富,他們也是在努力的活著,把最好的給予了我們,我們不能去抱怨他們,因為我們沒有資格,我們能做的就是——雖然不能成為富二代的兒子,就要努力成為富二代的爹;即使平凡也無怨無悔。

生命不是一場百米賽跑,而是一場接力賽。現在很多有錢人,也是他們上一輩(父母)努力的結果。

3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深秋的大雁已經開始南飛,去年的你還會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