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不瞭解自己,看不見完整的自己,是唯一真實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在這個根本問題上衍生。完整的自己,不僅是有限的軀體,還是無限的心靈,還包括這二者之間的關係。軀體,我們瞭解得不少,心靈,我們瞭解得不多,軀體和心靈的關係,它們如何有序的運作,我們瞭解得非常少。

如何才能看見完整的自己,只有不斷提升看自己的能力。如何提升看自己的能力,只有隨時隨地的去看自己,總是能看到自己。大約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在自己身上,在自己心裡看自己。也就是觀自在。也叫內觀。二是,在別人,在其他眾生上,在一切外在事物上看自己。也就是觀外在。也叫外觀。

外在,是內在的投射。當然,這個外在,是集體環境,是集體意識的投射,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投射。外觀,你只觀你自己的投射。別人的投射,與你沒有關係。內觀和外觀的區別在於,內觀是直接看到自己。外觀是看到自己的映象,是鏡子中的自己。

觀自在,觀外在,觀的目的,就是為了隨時知道,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哪裡、在幹什麼。再強調一次,完整的自己,包含軀體、心靈以及二者的關係。為什麼要知道這個,因為自己在哪裡,能量就在哪裡。這是很重要的一條規律。

資訊(意識)調動能量,心動則氣動,意領氣,這個規律,我們講了多次。有些人能理解,但是感受不到,有些人能理解,也能感受到。少數人,既沒有感受,也完全不理解。不管是哪一種人,你都需要去觀察和感受,觀察多了,感受多了,自然就真正懂了,你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會增加。

觀察的第一個目的,你知道自己的能量流向了哪裡。我們說知道自己,瞭解自己,你首先得知道,你的能量都去了哪裡。靜下來時,觀察自己的念頭,你知道是哪些念頭帶走了你的能量。生活中,觀察自己在幹什麼,你知道是哪些事耗費了你的能量。

只要你能隨時做到,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工作。每分每秒的能量消耗,你都能觀察到。同時,你將會發現,你有很多能量,是白白的浪費掉了,甚至是用來產生了很多錯誤。我們手上的每一個錯誤,比如我現在打字,如果我追求過快的速度,就會打出很多錯誤的拼音,打出很多錯字,這個錯誤也在消耗我的能量。

如果不觀察,我習慣了這種錯誤,那麼這能量,就一直這麼白白浪費,什麼價值也不產生。這只是最尋常的一個小錯誤,這樣的小錯誤,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大量發生,當然,也在我們的腦海裡發生。這樣,你也就理解,為何很多人做事效率不高,花了很多時間,事卻做得不好。

很多人,容易沉迷。比如說看手機,一看半天就放不下。如果你能觀察到,你在看手機,就是有能量流向了手機,雖然只是很少的能量,但只要你能觀察到,你就不可能沉迷。這個觀察,隨著觀察能力的提升,後期是真的可以觀察到能量的絲線。這個情況,我在《親眼看見:氣若游絲、思則氣結,起心動念真的如此重要!》一文裡,詳細寫到了。

觀察的第二個目的,是為了破除慣性。慣性包括思維慣性和行為慣性,行為慣性,也是由思維慣性主導。不破除自己的慣性,你是不可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你能破除多少慣性,你就能提升多少。壞習慣不如好習慣,好習慣不如沒習慣,不如隨機應變。那麼,前提是,你要能觀察到自己的習慣。

舉個例子,你走路,是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因為他沒有觀察到。我這麼一說,他們用腦子一想,覺得沒什麼不同,兩隻腳都可以邁第一步。問題在於,我們做那些早已經習慣的事時,是不動腦子的,事事都想一下,不現實,也太累。不動腦子,你也沒有觀察到,那就完全是慣性在起作用。

類似的慣性太多了,都需要被觀察。如果都能觀察到,你想養成壞習慣,也是辦不到的。我們說覺醒,說知道,就是要隨時隨地知道自己在哪裡,在幹什麼,這是完全的清醒。行為慣性要破,思維慣性更要破,如果你認為這很難的話,那麼我告訴你,沒有比這更難的事。但是,你能做到多少,你就能提升多少。

觀察的第三個目的,是為了合一。舉個例子,我們手上在做一件事,腦中在想另外一件事,這就是分離,這也是分別心。這樣的事,同樣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能量,開始變得散亂,然後在散亂中,能量的迴圈出現問題。

但是,如果你能觀察到你正在做的事就不一樣了。這個觀察,本身就是一個意識,本身就是一個能量,只要去觀察,就是在與被觀察的物件合一。持續觀察,就持續合一,合一的深度會增加。我們說守丹田,守什麼也好,就是內觀。

萬物有靈,很多人沒有完全理解。每一個細胞、器官或組織,都有自己的意識。比如我們的手,它也是有自己的獨立的靈。靈活的意思是,有靈才能活。靈,是意識靈,是神靈、心靈。你的觀察,就是有一個意識過來,與你被觀察的這個物件合一,這就是在溝通交流和迴圈。

意念療法,想象療法,靈能療愈等等,本質上,就是與生病的部位,進行意識靈層面的溝通。我們說,愛是療愈一切的能量。這個溝通,就是關注、關愛。之所以生病,就是這裡不通,缺少能量,缺愛。這裡有些精微的技術不能多說。

世間道理是很簡單的。哪裡得不到關注,哪裡缺愛,哪裡就會出問題。教育問題、犯罪問題、心理問題、健康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缺愛。潛意識之所以成為潛意識,也是因為缺乏關注。觀察到它,與它合一,與它良好的迴圈交流互動,自然就沒有問題。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散文:山泉常清潤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