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習慣於稱青年時代為一生的幸福時光,而老年則是一生的悲慘歲月。如果慾望的滿足能夠讓人幸福,那麼這種說法就是正確的。然而在青年時代,人們被種種慾望所支配,結果是痛苦多而快樂少。
到了老年,人的慾望逐漸減少,其心境趨於寧靜平和,開始喜歡坐下來沉思。這時他們的認識能力達到最佳狀態,在大腦中處於支配地位。
人在純粹的認識狀態下是感受不到痛苦的,因此,我們的生活越是受認識能力的支配,我們就越是感到幸福。
我們知道,所有的享樂都具有否定性,而痛苦則具有肯定性質,由此可知,慾望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
人到老年,儘管減少了許多享樂,卻並不感到痛苦。實際上,每一種享樂都不過是慾望的滿足,一旦慾望消失,享樂也就沒了,這就像我們吃飽以後不想再吃或者睡醒以後不想再睡一樣。
柏拉圖在《理想國》的序中說,一個人的老年是最幸福的時期,因為這時他才最終擺脫那不斷纏繞著他的種種慾望。
我們甚至可以說,只要一個人仍然受到慾望的影響,就會不斷地產生幻覺和衝動,類似於一種輕度的瘋狂狀態;只有慾望完全消除,人們才會變得理智起來。
總的來說,除了個別例外,青年人大都有些多愁善感,而老年人則顯得寧靜平和。這是因為,青年人在種種慾望的刺激下不得不奔波操勞,從而失去了自由。我們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災難和不幸都是慾望直接或間接造成的。
人到老年之所以感到愉悅,就是因為擺脫了長期束縛自己的慾望枷鎖,終於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你也可以說,一旦什麼慾望都沒有了,生命的核心也就消失了,只剩下一副空殼;或者就像一出喜劇,剛開場是活生生的人在演出,到落幕時就變成了穿著同樣服裝的木偶。
不管怎麼說,青年人總是騷動不安的,而老年人則表現得寧靜平和。這就表明兩者的幸福感是完全不同的。
小孩子向他看到的世界伸出雙手,想抓住這五彩紛呈的一切,這是因為他的感官十分稚嫩,容易受到種種誘惑。
青年人在這一點上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同樣受到五光十色的外在世界極大誘惑,而且其想象力增強了他的慾望,幻想獲得種種不可能的東西,這使得他不得安寧,也就無法獲得幸福。
而一個老人的心中充滿寧靜,因為慾望大大減少,也不容易被激發出來,而且豐富的人生經驗讓他洞穿事物的真正價值,擺脫那些歪曲事情真相的種種幻想和偏見。現在他能夠以一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人世百態。
這樣,幾乎所有的老年人(包括那些平庸者)都表現出一種睿智的態度,跟青年人的情況迥異。
從青年到老年的轉變,最大的結果是人的精神處於寧靜狀態,而這就是一個人幸福的必要條件和核心內容。
當青年人認為世上一切都是美好的,他能夠獲得一切時,老年人卻堅信,人生就像一枚果實,儘管它的外殼十分好看,核心卻是空的。
只有到了老年,一個人才會確信:萬事皆空,繁華只是幻影。他明白,幸福就是能夠擺脫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至於是住在皇宮還是茅草棚,都是無關緊要的。
在他看來,世人所說的偉大和渺小、高貴和卑微之間,並沒有什麼差別。直到這時,他的心境才處於完全的寧靜之中,笑對這個幻象紛呈的世界。
他知道,人生表面看來有如那些絢麗多彩的霓虹燈,而其實質卻是一片灰色,它的價值只能用無痛苦來衡量,而不在於它能給我們帶來多少享樂。
人們通常認為,老年人必定會疾病纏身,同時感到了無生趣。實際上疾病並不必然陪伴著老年人,許多長壽者隨著年齡的增大,反而越來越健康。
至於生活中的樂趣,我在前面已經說過,老年人要比青年人更加不會感到生活無聊乏味。
到了老年確實會感到孤獨,但孤獨並不必然導致生活無趣,除非他們是一些在與人交往或感官刺激中才能感到樂趣的人,而他們其它的精神能力從未被髮揮出來。
人到老年,精神能力確實會衰退,但只要他有過豐富的精神活動,就足以抗擊煩悶無聊的侵襲。
如前所述,這時他已經可以將經驗、知識、實際和反思融為一體,世事洞明,判斷力更為準確,對事物聯絡的把握更為深刻,視野也更為開闊。
他改造了自己原有的認識,同時還在增進對事物的新認識,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和修養,從而讓自己在精神上獲得滿足和充實。
這些都對因老年而產生的精神衰退作了補償。此外,在老年,時間過得很快,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煩悶無聊。
如果到了老年不需要再為生計而操勞,那麼體能的衰退並不是一件壞事,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到老年仍然貧困,這是很不幸的。如果能避免貧困,同時身體還很健康,那麼我們的老年就是人生比較幸福的階段了。
這裡最重要的是生活安寧適意。因此,金錢就顯得更為珍貴,它可以補償老年人體能衰退之不足。對老年人來說,愛神已離他而去,於是他就轉而去冀求在酒神那裡獲取快樂。
他還想繼續瞭解這個世界,還想外出旅遊,鑽研某種學問,發表演說,表達自己的意見,喜好音樂和戲劇,也就是說,他仍然保有一種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這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一個人到了老年,他自身內在的豐富尤為重要。當然,多數人稟性愚笨,到了老年就更像機器人。這時他們想的、說的和做的都是一個東西,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他們總是那個樣子,沒有任何新的東西。
跟他們說話就像在沙灘上寫字一樣,給他們的印象馬上就消失不見了。這些人可以說是生命之火燃盡後留下的“灰燼”。
到了老年,人的牙齒通常只能保留三分之一,這似乎在暗示:他進入了人生第二個童年期。
人到老年,他的種種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這確實讓人悲哀,但也沒有辦法,不過也有好處,因為這樣就可以在思想上為死亡預作準備。
因此,一個人到了老年,如果能夠無疾而終,也就是不因疾病而感受痛苦,那就是上天對他最大的恩惠。
無論活多長時間,我們能夠佔有的都是當下現在,此外再無其它。在老年,我們從繼續生活中獲得的新東西要大大少於由於記憶缺乏而丟失的東西。
青年和老年的區別在於,前者總是向前看,而後者看到的是死亡,或者說,前者擁有的過去很短暫而未來很長遠,而後者正好相反。
對於一個老年人來說,等待他的唯一事情就是死亡,而青年人期待的是長遠的生活。這裡我們要問:這兩種情況哪一種更讓人擔心?總的來說哪一種情況更好?
傳道者說,死亡之時要好過誕生之日。這是因為,渴望太長的壽命並不是一種對待死亡的正確態度。西班牙有句名言說得好:活得太長了遭罪。
——附錄與補遺
【本文摘自《叔本華自述》(黃忠晶編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