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聖誕節,我們紛紛收到親朋好友的祝福和禮物,生活充滿了歡快和愉悅。孩子們在這個時期往往是最最開心的時候,他們會天真地相信聖誕老人的真實存在。 聖誕節的清晨,他們盼望著拆開聖誕老人夜裡送來的禮物,他們會問家長“聖誕老人能不能天天來?如果我表現得特別特別好,聖誕老人能不能給我更多的禮物?”, 在聖誕老人關愛下長大的孩子,把聖誕節當做一年中給予愛和快樂的日子,他們成年後在生命中會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帶去問候和祝福,因為他們希望讓身邊的人也品嚐他們有過的驚喜和快樂。這是一種記憶深刻的身心愉悅的感覺。這種愉悅的感覺讓人感受到愛與被愛,體會到自身的存在感和群體的歸屬感。生命會非常渴望重複這樣的愉悅感。

美國近代著名心理學家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他一生最著名的成就就是他創造了《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論》,他的理論對我們瞭解人的內在需求和實現自我最高境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大致可以按下圖表述)

按照馬斯洛的理論,我們節日期間感受到的愉悅是中間層“與人連線”的需求。當人實現了最基本的需求(最底層:衣食住行、安全健康)之後,就需要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首先是感官的、生理方面的需求,比如:愛與被愛,親情友情,各種物質給予感官的愉悅感……

然而,生理感官方面的需求滿足並不能持續很長的時間。比如:我們吃一樣美食,吃之前和開始吃的時候往往非常開心、興奮,而吃夠了以後這種愉悅就不會那麼強烈了,吃多了甚至會不舒服;又比如:我們收到一件精美的禮物或買一件心愛的物品,得到之前我們往往會異常向往,甚至會感覺有了它,世界都會變得美好起來,當得到了以後,幸福感會逐漸下降,通常幾天之後我們就會回到常態,這時我們的大腦往往會提醒或創造新的追求,告訴我們有了新的什麼東西,我們便會歡欣鼓舞,這就是我們大腦具備的一種趨向快樂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基於每個人對幸福快樂的信念而顯露的。如果你相信有了錢就快樂,那麼當你掙到錢,你便會有短暫的快樂;如果你喜歡跑車,那麼當你買了跑車,你會非常開心;如果你堅信愛情是最幸福的,那麼當你收穫了愛情,你會幸福無比…… 這些美好的事物,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真實,我們用盡力氣去獲取這些快樂,然而這些事物沒有一樣能夠給予我們持久的快樂和滿足感。因為一切都在變化著,即便你的車子、房子、金錢、愛人一直都在你面前,我們自己的大腦和感受也在變,我們的身心對外在事物的感受不可能停留在一個狀態上,儘管有那麼些“剎那”讓你可能感覺到時空會停留在某種極度的快感上,這完全是大腦的錯覺。就是這樣的錯覺,讓我們無休止地追求著一個又一個感官的刺激和滿足,而在這些無限的追求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精疲力竭、付出代價。所以我們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需要明白,需要覺醒,追求幸福快樂的確是生命的權力和能力,沒有錯,但俗話說“知足常樂”,其實能夠“知”是最高明的,往往最快樂的人並不是最富有的人,因為所有的人對於任何“擁有而來幸福感”都會衰減。

那麼有沒有更高階、更持久的滿足感呢?答案是肯定的。從馬斯洛的理論也可以看出,人生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這是一個人可以體會到的最大的滿足和幸福。 在這個層次上,沒有偏見,生命充滿了愛、美德、智慧和慈悲,所謂天人合一的狀態。達到這個狀態的前提是:自信、自尊、樂觀、平等、尊重他人、超越對感官需求的追逐。這是人生真正的心靈的成長。

我時常會說: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如何度過這個過程,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 只不過在我們小時候,我們不知道有更多的選擇,只好繼承父母、家庭的習性,誤以為這便是自己唯一的人生路途。 現在我們已經長大成人,其實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自己,做出更好的人生選擇,從而不虛此生。

那麼如何自我實現呢?古今中外各種記載和現實都表明:老天爺有無限的方法和渠道幫助你,只要你願意!當今很多心理研究提到“心流”水平,這是一個人自我實現的一種狀態,在這個狀態裡,人是無情緒無主觀意識的(就像在催眠狀態中),在潛意識層面達到高度的集中和深層的投入,大腦的腦波有很多超高頻Gamma波和超低頻Epsilon波,人到達高度的智慧和創造性。這種生命狀態和層次並非一舉所得,需要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和實踐,在這個狀態裡,就像金剛經所言“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時間空間是不存在的。很多科學家、學者都曾有過這樣的體驗,比如早上投入到一項事情裡面,一轉眼天就黑了,在別人眼裡是廢寢忘食,但在他們自己的體驗裡,完全是一種心流的狀態,根本不辛苦,反而身心愉悅,這種狀態下成果和成就非常容易出現,當生命被社會認可並尊重,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人生的目的便達成,這就是人生最高需求的滿足。

那麼我們如何朝著自我實現的目標前進呢?最高的需求往往是建立在底層需求滿足的基礎上的。 非常關鍵的是:我們的人生目標的建立,如果把人生最低需求的滿足當成一生的目標,那麼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達到自我實現的水平的。而如果我們把自我實現當做人生的目標,那麼當下就必須要認識自己,發覺自己的所長,並且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入挖掘和投入,實踐證明:心流的產生必須是在一個生命從事最喜愛、最擅長的事情時才會發生,這就是發揮生命所長的意義所在。一個人從事的事情,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上劃分,有三個層次,如果是為了滿足最底層的生命需求,稱之為工作,即掙錢養家餬口;如果是為了追求歸屬感和幸福感,稱之為職業,即自我地位和價值的實現;如果是為了鍾愛、熱情和使命,稱之為事業,即人生目的的實現。明白了人生可選擇的道路的時候,我們當下又當如何調整自己的人生呢?

願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所願,聖誕快樂,新年幸福!

8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輕鬆建立起你生活和工作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