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總想極力向現在的年輕人講述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一天的時間。

時間對於我們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是24個小時。拋開成功與失敗,單純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這24個小時,就有太多不同的人生版本。

我的一個兄弟,在京打拼了幾十年。做事以穩當自居。事業方面也小有成就。也經常簇擁著一幫要好的兄弟。平日裡吃喝玩樂不是你請就是他邀。每天有飯局,頓頓吃酒店。晚上的時光最寶貴,經常很晚不休息。自然早上起不了床,慢慢習慣了,早上不到9點以後起不來。

一次和我聊起來起床的事,說上午9點才起床。開車出去辦事,沒走10公里就犯困打瞌睡。感慨自己不適合再開車了。他並不感覺犯困是由於起來的太遲,而是覺得是一種職業病。

我建議他早起,早起才能改善開車犯困的毛病。當然要想早起必須要早睡。目的是改善睡眠習慣,遵循自然規律。養精蓄銳,白天自然就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他一定不會按照我的話去做,因為他不會相信開車犯困和早起有關聯。在他的認知裡,睡那麼長的時間依然打盹,如果提前幾個小時起床,那不是更加困頓的厲害嗎?

這就要說到了早起的好處,和睡懶覺的弊端了。

總是要夢見自己給身邊的年輕人講述早起的好處,那種激昂的情緒,都可以讓自己為自己折服。我說如果用早上5點鐘起床和九點起床相比較,五點起床者就多出了四個小時的時間。一天四個小時,一個月就是120個小時。一年,十年要多出來多少時間?是不是非常驚人。

如果在這四個小時裡專心去做一件事,如果在一年的,每天的四個小時裡去堅持做一件事。如果在十年的,每天的四個小時裡去堅持做一件事…………其結果是不是無法想象的驚人呢?

而每天九點起床的人,就成了“早晨從中午開始”。起床後梳洗打扮然後就餐吃東西,一天的工作或做事時間就真的只有一個下午了,為了彌補時間的不足,只能拼晚上。活成了“夜貓子”。如果長期這樣的話,機體功能就會出現紊亂。陰陽失衡,白天睏乏就不可避免了。

“時間就是生命”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怎樣對待生命取決於你的的認知和態度。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怎樣才能活出精彩?就看你把時間用在了什麼事情上面。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層次高的人,從不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別讓你的朋友圈出賣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