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女性自我蛻變和解放,願你面向太陽,堅定而溫暖。
說起這個話題,我陷入了沉思中,反抗在我的人生中,好像很少很少,尤其是在親情上,更加少,因為,對於親人來說,我一直都覺得我們之間應該充滿了愛和包容,所以談不上恨和反抗。即便他們有很多行為令我無法理解,但我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著他們。
所以,在童年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去反抗,我只想多做一些,讓他們看到我,讓他們愛我,或許我還做得不夠,所以他們沒有那麼喜歡我,他們做出的對我傷害的行為也是因為一時的衝動,我是他們的孩子,他們一定是愛我的,我也愛著他們,我願意承擔他們的痛苦,如果他們那樣對我會更加高興的話,我願意承擔。
但年復一年的折磨,令我身心俱疲,我越來越想不明白,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為什麼要如此戰戰兢兢的祈求被愛,即便如此,我還是被冰冷和殘酷的對待,沒有人關心我在想什麼,我需要什麼,除了年復一年的承受之外,沒有任何的改善。如果那個時候就瞭解心理學,或許我會早些得到解脫。
我曾經的反抗,一次是離家出走,一次是抓住母親的手,讓她不要打我,最無奈的反抗大概就是不想再回家了吧。不想見她,也不想聽到她的聲音,不,那不叫反抗,那叫逃避,因為恐懼。連提起她的稱呼都覺得恐懼。
按照心理學來看,或許我的母親在心理上有嚴重的疾病,但那個弱小的我,承擔了很多,那些年承受的痛苦,無法一下子從記憶中抹去,那些傷害確實的存在過,並且留下了烙印,即便在現在的我,即便是知道了真相後,也很難以面對一個人無止境的精神摧殘,如何安頓她都不合適。
因為,她自我生活自理沒問題,平時一切都正常,並且只對我才引發症狀,也就是隻摧殘家人,不折磨其他人。我有時候很詫異,父親這些年是如何承受的?但現在看起來,父親也不再願意面對,因為,見面就是無休止的精神摧殘,家裡沒有一個人可以快樂的生活。
但作為母親,我不能不安頓好她的晚年,要讓她有地方住,有東西吃,可以度過晚年,或許作為女兒也是我最大的心願了,但親情終究是淡的,最近給她買了幾本心理書籍,我也不確定是否會有幫助,但我起碼嘗試了。
面對童年,我不是在反抗,而是在抗衡,當遇到困境時,我極力的想辦法衝出重圍,這個不能算是反抗,而是努力的不讓自己陷入漩渦之中,如果身邊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或者事,那麼就自己創造條件,自己依賴自己,自己創造奇蹟。
如果遇到命運中的困境,我們無需反抗,而是需要審時度勢,分析利弊,衡量局勢,左右騰挪,找到最適合自己突圍的方法,這樣你才會安然走出困境,只是時間問題,而反抗這個詞語有衝動和意氣用事的感覺,甚至無法挽回局面,但願我們的人生少一些反抗,多一些權衡。
作者簡介:吳潔,心理諮詢師,自媒體情感及心理專欄作者,專注女性自我蛻變和解放,希望可以陪伴你左右,為你點亮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