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因為工作關係,幾乎每個週日的晚上,我都會從火車站的地下通道中經過。在那長長的通道里,剛下火車的人們提著大包小包,魚貫而行。裹挾其中,我的前面人頭攢動,身後也是數不清的陌生面孔。我們彼此之間捱得那麼近,比肩擦背;卻又隔得那麼遠,我是誰、來自何處、去向何方?除了自己,無人關心,無人知曉……每當此時,一種強烈的孤獨感迅速湧上了心頭。

隨著工作崗位的多次變動,曾經的朋友、同事一個個漸行漸遠,我已逐漸習慣於一個人“在風中前行”。雖然我深知,於經歷過的大多數單位和崗位而言,自己僅僅是匆匆的過客,工作獲得的,更多的是一種體驗和歷練,無關名與利、進與退,但是那種難以抖落的疲憊和難以解除安裝的孤獨依然如影隨形。累了乏了,偶爾回望那些曾經一路同行、現已漸行漸遠的背影——有的人儼然早已功成名就,正在享受著人生的豐收時刻。不禁反思——人生苦短,何不覺醒?然放縱不了幾天,卻又並不甘心,“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我就是這樣一個矛盾而折騰的人。

也許,人生真的就是一場孤獨的修行。那些參透人生的高僧、智者們幾乎都是“孤獨的行者”: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是孤獨的,在那皚皚白雪的高原之巔,他終其一生、孑然一身,披一襲絳紅袈裟遙遙而望,成就了一道孤獨而絕美的清影;詩仙李白是孤獨的,吟誦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佳句;作家龍應臺是孤獨的,感悟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的道理……曾經在一篇網文中看到一句頗受網友認同的話:“你那麼合群,該有多平凡。”如此說來,孤獨難道還是一種別樣的“優秀”?

我不敢用“越努力越孤獨,越奮鬥越寂寞”來慰藉自己,我深知自己目前的狀態遠不夠努力,更無關奮鬥。但每每讓自己遠離喧囂和浮躁,於孤獨中審視自我,在寧靜中品味深邃,常常能在心靈深處收穫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確幸”——漸漸參透一些事、看透一些人,思想變得純真而豐盈,生活歸於真實而平淡,“惟有幽人,不與浮華競。”

孤獨,如咖啡——苦,卻回味悠長。人生旅程中,如果有那麼幾次與孤獨邂逅的機會,與其拒之避之,不如趨之受之,享受其時的心靈空曠,享受此間的自由飛翔。孤獨的經歷、無助的時光,是磨鍊心性、積澱自我、成就自我的最好催化劑。直面孤獨,享受其中,以一顆卑微而強大的心,走好自己的路,過好自己的橋,遊賞自己的風景,珍愛自己該愛的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永遠不要自我侷限,你一直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