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開心最重要。
小時候看的電視劇裡面,臺詞裡總有類似的話,長大後這話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被調侃的物件,說這種話的人就是不上進,不努力的廢物,失敗者了。但是我在想,若是一個人,每天都生活在不開心中,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人,最需要開心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讓人惋惜,也引起了網路上無數的共鳴,長沙一位31歲的男子,忽然在大橋上停了車,然後,翻身跳下了大橋,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他的身份,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也是單位的員工,或許,在那一瞬間,他有想過自己到底是誰,反正可能是許多的身份,卻單單不是他自己最想成為的那個人。
31歲男人停車跳橋
做人開心最重要
很多人今年離職,失業,多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我今年年中選擇了裸辭,倒不是因為公司受疫情影響,而是我實在不想負擔那個工作壓力。原來的工作,不論是工作量也好,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好,工作的環境也好,其實都很好,但是唯有一點讓人頭疼,那便是自己的領導喜歡罵人。其實估計這位領導也沒有多少惡意,但是對於下屬的批評指導,在他這裡就是大聲的吼罵,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一旦他對你工作不滿了,很可能是周天你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商場吃飯,那邊一個電話過來,就是一頓痛罵。
被指責多了,心裡會難受
個人是幸運的,沒有房貸車貸什麼的,在感覺自己被罵得有抑鬱傾向了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裸辭。但即便是這樣,我也不敢回家說是我自己辭職的,告訴老婆和岳父岳母,自己是被辭退的,否則,按照岳父岳母的邏輯,和平日裡對我訓話,他們肯定會各種數落,你身為男子,是他們女兒的丈夫,是他們外孫女的父親,你在外面被罵一下,受點委屈怎麼了,你要盡職盡責,你要為她們努力打拼。
而當我告訴自己父母我選擇裸辭的時候,父母是一致支援我辭職的,心中壓抑,上班如上墳,見領導如見閻王,那種狀態,整個人要少活多少年。而且那段時間,離職之後,我的心情,是無比的暢快。
別抑鬱了自己
有的人如我一般,有家裡的支援,沒有生活的負擔,在無法忍受時,可以選擇辭職,選擇離開。而有的人呢?沒有支援他的人,還負擔著房貸車貸的壓力,他們可能只能咬牙堅持,可那一堅持,可能就是數十年,長時間的高壓,人的心態,終究會崩潰。
攀比,讓人在慾望中迷失
現在的網路上,一直在鼓吹著所謂的“35歲危機”,在傳播著社會的焦慮和壓力,被同齡人拋棄,不拼命就沒有好生活,彷彿所謂的“成功”,“美好生活”,就是那一套模板,若是不在那個模板裡面,生活就是失敗的,我想說,憑什麼?我憑什麼非要按照大眾的標準來定義我自己。
怎麼對自己好一些,其實很簡單,別去比較就好!什麼同齡人有車有房,有百萬千萬存款,那你怎麼不看看,更多的人還沒有呢?什麼到了你這個年紀,就必須已經結婚有孩子,一天到位要盡職盡責,圍著老婆孩子轉,因為周圍的人都這樣,你就必須也這樣。在我看來,就是笑話!
男人的艱難
有的人願意為了一套房子,背上房貸,用一生或者幾十年的時間去換那一套房子,有的人為了避免親朋的話語,草率結婚,最終束縛了自己的一生。我們如何放過自己,最好的辦法便是學會放棄,有舍才有得!
現在結個婚,太不值得
在網上看過一個文案,說是不準備結婚,準備為父母盡孝,待父母百年後,自己再找個養老院就好。當初看覺得很喪,但是現在看,卻覺得那人很明智,是看透了這個社會的明白人,我們不要給自己新增太多的責任和負擔了,結婚生子,不論男女,都會給自己諸多的責任,義務,我甚至常常在想,若是當時沒有結婚,不結婚,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不是會好很多,仔細想想,那是肯定的。
開心,為自己而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責任和義務卻是無窮的,但是生活,不應該只有責任,只有義務啊,生活,不應該有歡笑,不應該開心,快樂和成就感嗎?當婚姻給不了你幸福,事業給不了你榮譽和成就的時候,為什麼還非要強行給自己施壓,讓自己撞上去呢?
有人會說我不負責任,那麼問題來了,我是否應該對我自己的人生負責呢?婚姻,我選擇在我能有幸福婚姻的物質條件後再去考慮,不行嗎?工作,我選擇一個讓自己有成就感,願意投入其中的事業,難道就不行嗎?
人生,別給自己裝的太滿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做人,快樂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