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有走出過國門,只能說麻雀是國內最常見的鳥。從南方到北方,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麻雀的身影。它們總是團伙出動,少則十幾只,多了上百隻,甚至幾百上千只。呼啦啦落滿幾棵樹,又突然呼啦啦的飛走。
我小的時候,麻雀是非常怕人的。哪怕還有幾丈遠,麻雀也會很警覺的飛起來。那個時候,麻雀還是四害之一。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麻雀成了孩子們最好的牙祭。
放了學,約上三五個小夥伴,帶上心愛的彈弓和泥球,就奔向了田野。樹上有鳥窩,麻雀的最矮,爬起來容易一些。喜鵲的危機意識很強,它們總是把窩搭建在最高的枝杈上。有一次,一個小夥伴爬上樹去掏喜鵲窩,樹枝壓斷了,摔了個半死。麻雀很喜歡把自己的窩建在樹洞裡、屋簷下。留的洞口很小,有的時候連我們的小手都伸不進去。只能用一隻木棍輕輕的撥動,把裡面的小鳥趕到洞口。
麻雀的個頭太小,一定是要捉很多才過癮。我們的做法很簡單,有點像叫花雞的烹飪方法。和點泥,把麻雀包裹起來。然後生火,把泥團扔進去燒。泥團燒乾了,火也差不多熄滅了。再稍等一會兒,然後敲開泥巴,就可以大快朵頤了。在等待的時候,我們也會捉來螞蚱,用野草穿起來,放在火上烤。香味很快就會傳出來,大螞蚱烤熟後,去掉頭部,內臟一起拽下來,一口一個的吃,好吃得不要不要的。那時的麻雀大都很瘦小,除了骨頭沒有多少肉,卻是童年裡最美味的回憶。
在那個年代,據說我國就消滅了十億隻麻雀。這種小東西幾乎被滅種。現在的麻雀被國家保護起來了,數量也越來越多了。
麻雀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人搞不懂二類和二級的關係,以為麻雀成了稀有保護動物。其實並非如此,麻雀的數量非常龐大,絕對不屬於瀕危物種。它們一年可以繁殖兩到四次,每次都可以孵化出來四五隻小麻雀。按這個速度,不得了,幾乎是爆炸性的增長。怎麼可能會被滅絕。其實,國家按動物的瀕危等級不同分為了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劃重點,這裡是級!其中一級比二級要瀕危,比如東北虎、大熊貓是一級保護動物,而黑熊等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它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中的分級。如果武松生活在當今社會,他打死了一隻東北虎,估計可能會被判死刑。可是捉了一隻麻雀,只會被批評教育。只有一下子打死了幾十只麻雀,才會被警方傳訊,乃至獲刑。
麻雀從人人喊打的害蟲,一下子成為了需要保護的二類動物,膽子大了很多。有的麻雀甚至在我身邊一米的地方覓食,還不時的抬起小腦袋看看我。
冬天裡的麻雀,日子過得很艱難。好吃的蟲子都去冬眠了,田野裡一片枯枝敗葉,要是趕上下雪了,連草籽都很難找到一粒。於是,它們便跟緊人類的步伐,哪怕吃一點人們丟掉的垃圾,也能填飽自己的肚皮啊。
有的時候我在想,麻雀到鋼廠裡做什麼?這裡面雖然人多,卻是高溫環境。除去礦石和鋼材,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吃的東西。這些很機靈的小鳥呼啦啦的飛過來,落在一顆乾枯的樹上,嘰嘰喳喳的叫著,似乎是在討論著什麼,也許是對我品頭論足。沒等我靠近,它們就呼啦啦的飛走了,向著停車場飛去。開啟車門的時候,我好像看見車身上掉了一塊鳥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