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一本雜誌上這樣說:“正因為我們不停地追求進取,我們才感到生活幸福,一件事完成後,另一件事隨之而來,如此永無止境。”
對於朝前看的人,眼前永遠有新的地平線。但事實是你永遠無法企及所有的希望,恰如天上的繁星,無法摘取全部。對於俗人來說,幸福永遠是啟程時的欣喜,而非抵達後的歡樂。真正的幸福源自他想有而沒有的渴望,而非來自一切到手的滿足。慾望和好奇使人永遠耐心活下去。見物見喜、遇人而樂,才能在晨起時重新激發他想工作、要快樂的衝動。慾望和好奇是兩隻眼睛,人透過它們觀看世界,世界於是呈現色彩紛呈。一個人可以傾家蕩產淪為乞丐,但不能沒有好奇和慾望,有了這兩樣財寶,他就仍有無限的歡樂。其實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普通說法,也是常人的短視行為。真正的事實是人生追求幸福卻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之中。因為無限憧憬的你,在套現了自己的將來後,真的能夠像溫莎公爵那樣生活嗎?
撇去哲學的名詞不談,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有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還會出現這句話,並普遍對此表示贊同。你不妨回想一下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現象:你去解決一件麻煩的事情,其結果不但沒有解決好,反而增加了一件麻煩。其實這並不奇怪,因此有人說:當你解決了一個問題時,同時你會發現十個問題。
在人際關係上,明智的人一般都會與矛盾相伴,迴避矛盾而不去解決問題。他們信奉這樣的話:善於解決問題的人的工作效率永遠比不上回避問題的人的工作效率。最好的競爭是避免競爭云云。理論根據出處大概是莊子道家的哲學思想即無為而無不為。
對此我不完全苟同,我以為在今天的現實社會里生活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一味完全消極迴避,這是紅塵中面對人事的具體做法。但是,從較高的層面上看,即便如此也不是人生的贏家。西哲有云: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想得到的沒得到,二是得到了。你想人活一輩子想得到的東西沒有得到這是多麼令人悲哀的事情。那麼得到了比如像名利雙收的事情,應當非常慶幸的事情了,可為什麼也說也是悲劇呢?造物主騙人的伎倆就在這裡,它讓你水滿則溢、樂極生悲。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如此說來,人無論怎樣活都是悲劇,因為最終都會以悲劇收場。所以,大家都知道的順其自然為最好。
古書上有一個故事,說一隻兔子在前面跑,後面有成百人在追逐。這不是一隻兔子可以分為百隻,而是名分未定,就都有希望獨得。所以,既然大家都在佇列之中,那就必然有被拉扯或伸出絆腳的事。單位里人與人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就是具象。這就是造物主騙人的法術,這也是世俗社會里爭鬥的真相。然而,一個智者卻不會加入追兔子的行列,而是在大家盲目競逐之中無暇顧及的田地裡。拾起一把稻穗,望著前面追逐人們的背影仰面大笑,然後獨自享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