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有一位讀者說,他已經閱讀完了我的所有文章,覺得非常有用,但是一覺醒來,又感覺一無所獲,生活依舊!

我也是讀了一堆書,感覺頭腦越來越笨,想找一種方法:看見一個知識點就能馬上知道答案,不需要想。

無效讀書與無效學習

無效讀書與無效學習幾乎是所有人的共同問題,它是如此的普遍,以至於存在這樣一個悖論:你越著急,越想趕快解決問題,尋得人生答案,那麼你的努力往往就越沒效果

因此,我對自己過去20年的記憶是,我幾乎是一刻不停的在狂奔著。

我大概是在2017年開始全面轉入學習的狀態的,當時事業上處於卡住狀態,我急於想要運用學習到的知識來改變我的現狀,於是我開始大量的閱讀,我就像是在尋找武功秘籍一樣,企圖突然得到絕世武功,可以立即改變我的現狀。

於是我就快速的大量的閱讀,我總覺得只要我把所有的書讀完了,我就能解決問題。

我當時不僅讀書,還學習了大量的教程,比如混沌大學的所有講師的影片,包括王東嶽的,但是當我把所有的東西看了一遍後,我感覺我的頭腦空空的,儘管很多書很多影片在學習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所有這些真正落地到自己的生活裡面時,完全沒有用。

為此我後來還不斷重複讀一些認為好的書或者影片,特別是王老師的體系。

持續一年左右,我又發現所有這些重複閱讀與學習,作用也非常有限,頭腦還是一片空白。

因此,我一直在反思,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學習了這麼多東西都沒有用?難道是因為我笨嗎?

真正的學習2要點

所有一切的核心就在於本能,本能是一切的關鍵,這個是我一直強調的,你如果無法徹底理解清楚本能,不管你這輩子如何努力,你會逃不出一個死迴圈。

很多哲學家,包括王老師,他們的講學有一個前提,王老師說,學習不能為了功利性,不能為了實用,你越實用,你越學不到東西,你要純粹的學習,純粹的探索知識的奧秘。

我是聽了他的這些話後開始探索純粹的學習的,但是王老師沒有把這些東西作詳細的展開與分析,他這個說法,實際上,只對了一部分,而且還錯了一部分。

實際上,恰恰相反,學習是要與生活對接的,但是不能為了慾望,不能為了慾望而學習。

王老師的說法,當時混淆了我,使得我真的純粹停留在理性知識層面而學習,完全忽略了生活。

同時,我也以為我把功利性打掉了,正如王老師所說的,學他的課程,先放下功利心,做一次純粹的思維之旅,他說只有這樣的學習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這些說法,很容易混淆人,並且導致錯誤的操作方法,真正的學習必須有如下這2個要點:

不能為了慾望而學習;必須與生活對接;技藝文化與科學追究終極

王老師說學習不能為了功利性,不能有實用的目的,他引用薛定諤的話:

他說人們追求科學,崇尚科學,是因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能讓我們變得更強大,讓我們的生活更舒適。

他說這是對科學最大的汙衊!

真正的科學,它是一種人文精神的表達,是人類精神的昇華。它跟考古學、語言學、美學這些看起來沒有任何用處的學問完全等同。

王老師因此建議大家學習他的課程要進入非實用的精神奠基的層面,他說中國傳統的農業文化匯出的是典型的實用性的技藝文化,這種文化的特徵是先做一個實物模型,然後再找一套理論來適應它,這種學問方式停留在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層面,不斷重複性的表層,不具有延展性。

而西方真正的哲科思維匯出的是追求終極的科學文化,從純粹的理論上進行邏輯推導建模,一旦一個思維模型建立起來,它就可以圖解一切與之相關的問題。

王老師的這個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因此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沉浸在最底層的學習上,但是當我學習完這些底層知識後,我發現我依舊是迷茫的,我的人生似乎還是照樣。

畢竟,你說不能為了實用,那麼為什麼還奢求改變人生?

實際上,是可以改變人生的,王老師說一個人的思想如果有100分,那麼行為最多就70分,精神思想的改變才能真正改變人生

因此,實際上,王老師的學問,也是為了改變人生的,但是又不能實用,這裡的操作要點,在哪裡?

為什麼我當時學了後,改變還是有限?

這裡的核心,就在於理解“實用”與精神思想這些東西!

什麼是精神思想?實用又是怎麼來定義?

什麼是精神思想

精神思想向來被定義為唯心,而實用被定義為唯物,但是今天的大腦神經科學已經非常清晰的表明,這兩者是同一回事,所謂的精神思想,即我們人類的意識所延伸出來的整體意識,在我們的大腦裡面,就是神經元之間的訊號傳遞,而在其中擔任訊號傳遞角色的就是神經遞質,它是一種化學物質激素,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這個東西,在人性裡面,被我們叫作情緒,而對於大腦來說,就被它感受為快感與痛苦;

當大腦做一個事情感受到快感時,你就會覺得有動力,有意義,有價值,所謂的動力大小,就是分泌的神經遞質激素量的大小,比如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

這些正向積極激素分泌得越多,你的注意力就越高,你就會越專注,你就會覺得越有意思越有動力等等。

這就是所謂的精神思想,你在每一個瞬間,想到每一個事情以及這個事情給你的情緒強烈度,在你的大腦裡面,都體現為神經元訊號傳遞的速度及激素的量。

比如我之前喝過一種從來沒有喝過的雞尾酒,現在只要一想起時,就會有一股想要的衝動,大腦對任何一次經歷,都有情緒記憶,快樂的愉快的情緒,它就會不自覺的想要;

對於痛苦的記憶,它就會不自覺的想要逃離,比如你早上賴床,你找不到起床的動力,因為你一想要你的工作重複乏味,你的大腦瞬間分泌消極逃避激素。

如果剛好是週末,並且有一件愉快的事等著你,則你不用找理由,不用定鬧鐘,你會愉快的瞬間起床。

這就是精神思想的底層,它就是情緒,而情緒的本質是能量,於是,精神思想的終極追求,就是能量熵增定律驅動下萬物的演化趨勢,在人類及人性這一個層面,就表達為驅動著我們人類共同體不斷前進的背後的力量。

這股求存的力量再結合生存環境所迭代出來的文化內涵,就是精神思想的最底層。

那麼一個人的文化與思想是什麼?

我們可能會說,是一個人面對一個事情時的想法與行為方式,或者更準確的說,就是這個人的生活本身,也就是他在生活裡面所體現出來的所思所想所為與他以外的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簡單一句話,即我們到底是被什麼力量驅動著的,這個東西決定著我們。

那麼實用又是什麼?

前面講了精神思想,這裡考察實用,這容易讓人覺得又是在分唯心與唯物。我打個比方,汽油給了車動力,那麼能說汽油是唯心,車是物嗎?

但是我想說,學習這個東西,越是不追求實用性,才越能做自己精神基層的打底的工作。如果你追求實用,就一定會一直把自己漂浮在最淺層。 --王東嶽

實際上,在能量熵增定律作用下,反熵增演化的萬物都在求存,人類更不例外,而且人類是反熵增最大的物種,生存難度最高的,這就是意味著,他必須更大的去“務實”。

這就是關鍵的問題所在,我們是最需要最大能力去生存的物種,而人類的本能就是這種最大能力的體現,人類的所有一切,都架構在這個本能之上,包括我們理性邏輯能力與精神思想。

而實用,作用的就是我們的本能,因此,講實用,我們最好把它理解成我們的自動化本能,潛意識,我傾向於把它比喻成一個公司的不同部門的員工,所有這些部門員工都是已經被訓練成幾乎就像流水線的工人一樣,自動化的負責著他所擅長的極細分的分工。

不能為了慾望而學習

請重點理解本能員工的能力是內建到基因層面的,當機體在每一個當下用某個本能對接外部世界時,本能員工就是最高效的,因此,我們在每一個不同的瞬間,都在不自覺的用著不同的本能員工去直接處理與對接外面世界。

而本能員工實現自動化控制的核心就是情緒:

只要情緒是正向的,它就前進與行為,積極進取,這就是我們的趨利本能;當情緒權衡利弊的結果是負面的,它就退縮與迴避,這就是避害的本性;

這就是我們的自動化的趨利避害的本能,而其中自動化判斷的標準就是情緒。

因此,本能控制機體實現自動化的關鍵就是情緒。

而慾望就是情緒,慾望越大,代表著想要的快感越多,情緒就越強烈,結果,本能實現直接控制的能力就越強。

因此,真正的關鍵不是不能實用,而是不能為了慾望而學習,因為沒有了慾望,就沒有了情緒,本能就無法實現控制!

很多人並沒有把這兩個東西作區別,把它們混為一談,或者預設實用就是為了慾望。

實際上,不管是東方的技藝文化還是西方的科學文化,它們最終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最終還是要“用”,但是隻要是用,就是為了實現慾望的,為了實現結果的,那麼本能會立即實現對機體的控制。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你不能被這個底層弱點控制著去學習與生活,只要你的人生被這個本能控制著,你就在它裡面,你永遠看不清真相,你的人生將充滿痛苦,不管你如何努力,你一定混得不好。

反思,對本性生起警惕之心

因此,我們可以去學習,可以去創業,可以去積極,但是一定不能產生“想要”的慾望,任何一個念頭一旦產生,它立即在大腦裡面產生對應的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情緒立即產生。

實際上,最有效的學習,反而是與生活對接的結果!但是這種對接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它不能有慾望,它不能是為了實現結果的學習與探索。

我繼續用公司裡面的員工與總裁來說明,方便大家理解:

我們說一個機體有慾望,那麼相當於總裁認同了本能員工的情緒,只要總裁一認同,它就會順著該本能員工的情緒調動整個機體的資源去處理事情,這就相當於機體進入自動駕駛模式,此時它就會自動化的與這個世界對接,同時也自動化的被控制。

本能員工一定是有慾望的,因為它們生來就是與慾望共生的,情緒是它們行為的指南;

而且該慾望是與該員工所在部門的本能是對應的,比如吃部門,就一定有“吃”的慾望,而且想要吃多吃好吃快,這位吃部門的員工就一定有這個慾望。

但是當這樣一位員工進入到總裁辦公室向總裁彙報並且請求總裁調撥資源去幫助它實現的慾望時,總裁不會直接就相信該員工的話,而是生起了警惕之心。

只要生起了警惕之心,總裁就不會單方向的相信該員工的話,而是會去審視它,思索它,這個審視與思索的過程,就是最高效最有效的學習!

這就是反思,對自己的本性生起警惕之心,特別是那些讓我們情緒起大波動的時刻!

與生活對接

這就是最高效學習法的本質,而它的核心就是與生活對接的結果,而不是離開生活作無意義的邏輯推導。

當總裁不斷的琢磨本能時,它就會發現,原來本能是解開一切的奧秘,因為本能本身就是這個世界萬物演化到人性的體現,所有的學問與智慧,都能夠在本能裡面找到,所有的學習,最終一定需要落地在本能裡面去論證與思索,離開本能的純粹邏輯推導,就像人沒有了靈魂與精神一樣,它一定找不到根的。

愛因斯坦說,是直覺匯出了所有的科學發現與成就,不是理性邏輯,而直覺就是對能量的覺察,特別是對人性層面的本能。

如果總裁閉起門來學習,那麼它就停留在純粹的邏輯推導層面,它甚至會停留在想象的邏輯裡面,實際上,所有的總裁的邏輯它最終一定是要用生活素材來論證與求索的,它一定是要跟生活對接的。

只是,總裁要學會適當的開門與關門,這就是相當在旁觀者與局中人的角色中不斷切換。

而不能為了實用的學習,核心就是指總裁開門讓本能進來彙報的時候,它不會完全聽從員工的片面之詞,甚至很多重要的時刻,它會關起門來,細細的查閱記憶庫的資料去論證員工的說詞。

查完資料,它又得拿著這些思索與推導去生活裡面論證,去看著員工考察員工;

而一旦開啟門,進入生活裡面,所有的不同的聲音與大量的資訊量又會不斷的衝進總裁的辦公室,每一位本能都企圖說服總裁。

並且只要我們在生活裡面時,速度快得總裁連想的機會都沒有,因此,99%的時間,總裁還是得相信本能員工。

只有能量與情緒不對勁的時候,總裁就會關門,或者按下暫停鍵,琢磨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本能控制著我,它想幹嗎,它的私心是什麼,按照它的私心去做,整體會有什麼問題,未來會有什麼問題,甚至人類歷史上這類做法的悲劇又是什麼,總裁可以查閱與論證無數的資訊

當總裁拿著思索出來的知識模型去觀察匹配各種各樣的本能員工時,就相當於給這些本能員工貼上相應的知識模型標籤,相同或者類似的標籤的員工就被歸納起來,成為一類。

如此一來,下次這些被貼上標籤的員工只要一進門,總裁立即認得出來員工身上的相應知識標籤,立即就知道這些員工的心思與企圖,立即就對它們的方案有了底。

這就是大腦真正的有效學習的邏輯,總裁只有一位,它只能透過不斷的學習觀察,思索與論證,把知識點事先編碼到本能員工身上,它最終才能跟得上員工的速度。

這個過程用反思來描述最精準,愛因斯坦說:“思考,思考,再思考,我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用我的這個方法來理解愛因斯坦這裡的思考,你就明白他這句話的力量了!

因此,只有一種方式能改變本性與人生,那就是把系統的知識,透過每日的精進打卡反思,把它內化到本能上,從而最終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達到了這個狀態時,我們的人生就會發生本質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會全面發生變化!

13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不爭,是一種無言的境界,亦是一種處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