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遇到困難後的習慣是——停下來,思考,一直思考到認為自己找到了最優的解決方式再去行動。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問題必須在行動中解決,而不可能在思考中解決。孔夫子有句話,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裡面的“學”字,可以看作是學習中的行動,也可以看做是現實中一邊做事情一邊學習的行動。意思就是,如果你一直思考,而不去行動,表面上看你好像在努力,你好像在焦慮,你好像在總結,但實際上卻會養成你懶惰、懈怠、不切實際的大毛病。曾經有一個粉絲是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的,在北京很多家裡條件好的學生,會從大一就開始準備出國留學,她作為一個從小的尖子生,看到同學都在準備出國,那她自然認為自己更應該出國了——但是她忘了,出國留學和九年義務教育、和在國內上大學不一樣,是要花很多錢的——而文科生是很難拿到名校的獎學金的,競爭極其的激烈。最後她考了雅思的高分,卻沒能出國留學,因為家裡沒錢。於是這個女生就洩氣了,開始玩,開始混,最後是好不容易畢業的,然後回到家呆了三年沒有做任何事,讓父母養了三年。這三年裡,她想過考公務員,想過來深圳,想過考研究生,想過繼續出國留學,但是她一直在思考哪條路更好,更適合自己,生怕自己走錯任何一條路——於是她選了最錯的一條路——什麼都不幹。實際上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必須要考上研究生才能工作,必須要有個高起點才能工作,必須要起薪達到1萬才能工作,必須要找到一個完全滿足自己期望的男生才能開始談戀愛。生怕自己走錯任何一條路——無論他們的學校有多好,長得多好看,只要他們有這種想法,最終他們都會泯然眾人矣。因為當他們一直在思考和糾結的時候,他們浪費的其實是自己的時間,他們浪費的其實是自己年輕時積累經驗的時間,等再過兩三年他們決定重新開始的時候,實際上好公司並不會要一個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中國有個成語形容他們——刻舟求劍。
本文已獲授權
你必須要攪進紅塵中
你必須要糾纏進這個名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