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一首歌特別火,叫《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裡面有幾句歌詞,特別感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發現,人生離別是常態,相聚是奢侈。好久不見,能串起記憶的,往往都是一起聽過的歌,看過的電影。
跟《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一樣,80年代齊秦的《大約在冬季》,火熱程度比起《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絲毫不遜色。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首歌當時是齊秦寫給王祖賢的,當時兩人熱戀,但為了事業分居兩地,齊秦就用這首歌表達了對王祖賢的思念。
這首歌影響了很多人,包括我們初高中都非常熟悉的饒雪漫,她根據這首歌所表達的感情,寫出了《大約在冬季》的同名小說。
1991年冬天,北京工人體育館,齊秦的“狂飆”演唱會召開。
安然落寞地坐在臺階上,因為他沒搶到偶像的演唱會門票。幸運的是,有人送給她一張門票,因為這個人的朋友爽約了。
一個小小的偶然,讓這兩個人有了交集。叫齊嘯的男子是一位攝影師,偷偷為安然拍了一張照片。
然而,兩人的故事並沒有從此開始,安然在北京,齊嘯在臺北。因為一連串的誤會,這一段感情,被塵封在了一張照片裡,直到安然的女兒小念發現了這張照片,一段往事才被揭開……
因為背景和演員都需要年代感,所以《大約在冬季》的主演,全是實力派。霍建華和馬思純分別飾演齊嘯和安然。
並且,影片中齊秦演唱會的情節,都會由齊秦本人來演繹。
隨著我們的工作生活越來越忙,很多遺憾,只能默默藏在心底。時間在變遷,通訊手段在變化,但人的感情永遠不會變淡。
就像電影裡說的,有些人見三百次都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夠了。
或許我們沒有勇氣重頭再來,但我們可以用一首歌、一段光影,來稍微滋潤下我們行將麻木的內心。
世事紛擾,聚少離多,應各自安好。
就像歌詞裡說的:
沒有你的日子裡
我會更加珍惜自己
沒有我的歲月裡
你要保重你自己
這部由馬思純、霍建華主演的愛情片,在影市整體沒什麼亮眼片子的情況下,上映第一天衝上了單日票房冠軍的位置
而《大約在冬季》也和預想中的“中國產愛情電影”一模一樣:彷彿不打著文藝的旗號講一出狗血多角戀,不用做作的臺詞抒發一下感情,就講不出愛情這件事的偉大。
從《梔子花開》、《同桌的你》,再到《後來的我們》和現在的《大約在冬季》,把一首老歌擴成一部電影的idea真是一直在使用,也一直沒有例外地成為爛片代言人。
這部消費齊秦歌迷情懷的《大約在冬季》,又是狗血苦情梗的集大成者,絕症、備胎、三角戀、咆哮、總是不解釋的誤會....可以說要啥有啥。
一看編劇是饒雪漫,瞬間也想通了。作為“青春疼痛文學掌門人”,饒雪漫式的風格從來都是在虛無縹緲中無病呻吟,改成電影也不離其核心,比如2015年的電影版《左耳》。
4年之後,饒雪漫老師終於進化成了當代瓊瑤,毫不收斂來了一出“情深深雪濛濛”,把八點檔言情片的爛梗都翻出來玩了一遍。而女主角的愛情經歷愛情觀,更是神似瓊瑤阿姨本人的傳記。
乍一看,霍建華這個角色確實深情。在演唱會上對馬思純一見鍾情,結果聯絡方式丟了,一年多之後兩個人才再度見面。霍建華對於演唱會上狂熱追星狀態的馬思純一直念念不忘,連細節神態都能模仿,這就讓馬思純感到非常窩心。
之後更是展開強烈攻勢,又邀請女主參加自己影樓舉辦的活動,又讓人家給自己設計的相簿寫文案,還主動為女主的追星事業花錢。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依然是很模範的男友力。
結果戀愛談到一半,霍建華突然要回臺北,原因是家裡老父親中風。“生活一地雞毛的時候,男人是沒辦法戀愛的”,聽起來是不是超現實?真是差點就要共鳴了。
然而剛一到家,霍建華就順從接受了老父親的逼婚,和已經說分手但仍然在他家照顧老爹的“前女友”結婚生娃。你沒法戀愛,倒是有法立刻結婚?這是啥邏輯?
這個設定還很有甩鍋嫌疑,家長催婚,前女友放不下想跟你結婚,看起來問題都是別人的。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自己難道沒有一點選擇權?偶像劇裡某某大家族為了利益必須聯姻的設定看起來都比這個靠譜。
選擇了順從也就罷了,但是編劇不甘心啊,一定要再翻起個浪。這個時候又安排霍建華的老婆為了樹立玉女人設逐夢演藝圈,狠心離婚。說好的一地雞毛沒法戀愛,現在面對更多雞毛,霍建華倒是突然有辦法了。把爹託付給哥哥,把兒子託付給丈母孃,一個人又跑北京追馬思純去了,而且還求婚。當初輕易妥協,現在又不肯妥協,您到底是怎樣的人設?接下來還有高潮。前妻演偶像劇成了大明星,結果被拍到隱婚生子的照片,玉女人設崩塌,打算和馬思純結婚的霍建華又立刻啥都不要回了臺北。
所以總結起來,這些分分合合全是霍建華在搖擺不定,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造成的。
這要是個青春片也就算了,成年人這麼處理自己的生活,並且還影響了兩個人的人生,不覺得幼稚嗎?
並且這樣的幼稚,在一個勁強調“生活現實,所以要低頭”的前提下,更顯得荒謬。至少從這位男主角身上,你真的很難感受到生活到底哪裡在逼迫他,明明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
明明都是女性,也不知道為什麼編劇要對女性角色這麼不友好。侯佩岑扮演的女二號葉雨辰,也就是霍建華的原女友,人設完全讓人理解無能。
當初要甩掉霍建華是因為想拍戲,聽說有希望可以和放不下的前男友結婚立刻貼過來,結果又因為想發展演藝事業然而經紀公司不允許婚戀,自己主動提離婚。被媒體曝光疑似隱婚後,為了氣一氣馬思純這個情敵,不惜承認結婚徹底顛覆人設。
這一頓操作,也看不清這個人物究竟是事業心太強,還是戀愛腦太重,只能說什麼都想要的人,一定會翻車。
這類卑微又佔有慾強的“反派”女二往往還有一個致命問題:抓不住問題的關鍵,總認為所有的錯都是別人的錯。
比如她對著霍建華痛哭發洩:1991年的冬天,你買了兩張齊秦演唱會的票想要帶我一起去看,但那天雪很大天很冷我不想去,結果你就把票送給了隨便遇到的馬思純,她就代替了我的位置,我恨你們。一場演唱會偶遇就能讓你跟了近十年的男人隨意變心,那到底是這個男人太花心?還是你們的關係太脆弱?(當然,這絕不是要為渣男洗白。只是說感情這件事,從來都是蒼蠅不盯無縫的蛋)
此外,在打擊情敵時,她又要使出假懷孕這一老掉牙到不行的招,不禁讓人感嘆,女性角色在愛情故事裡一定要這麼抓馬和卑微嗎?然而“齊嘯”霍建華的渣,“葉雨辰”侯佩岑的蠢,放到馬思純扮演的大女主安然面前,竟然讓人有一絲絲同情起來。這個角色,讓人再次全方位領略了“文藝女青年”是多麼可怕和讓人憤怒的人間存在。
整個故事努力想把她塑造成不服輸,想要靠奮鬥實現理想的堅強女性。但是呢,大學畢業的工作是不離不棄的備胎魏大勳走了關係出了力幫她爭取的,跳槽想為自己奮鬥的時候,好姐妹已經做好了前期創業,她就直接過去加入。更令人反感的是,安然角色還有一股文藝女青年的假清高。創業初期好姐妹為了給公司拉到資金,只能投金主所好穿著性感陪唱K喝酒。她坐在旁邊一臉不爽,非但不心疼姐妹,還要責怪這是一種墮落。拍屁股奪門而出後,好姐妹不僅要給她擦屁股收拾爛攤子,隔天還要舔著臉去向她賠禮道歉……都是為了生存,誰又比誰高貴呢?更何況正是這種“墮落”支撐著你人前的光鮮。
在事業線的安排上,編劇也為這個角色打造了一出夢幻般的“瑪麗蘇大女主晉級之路”。
你既沒看到她有什麼出類拔萃的過人天賦,也沒看到她為事業付出過什麼實質努力……一個非科班出身的人,莫名就成了全北京最牛掰的主持人,做的節目莫名就成為收視第一的金牌節目。
不費吹灰之力,就在北京過上了有戶口、開豪車、住大房子、名利雙收的貴婦生活,這讓千千萬萬擠地鐵住合租隔斷房的北漂女孩情何以堪?
說完事業,再看感情。作為文藝女青年,安然一直抱著“愛情大過天”的理念。管你們其他人生老病死,我只要我的愛情就對了。
齊嘯接到父親中風病重的訊息要回臺北,安然說,“你不要走!”齊嘯前妻出事媒體打擾到他孩子和家人,他要回去處理,安然還是說,“你不要走!”而且一次次放狠話,走了我們就斷絕關係!這讓叔不禁想起瓊瑤阿姨和丈夫平鑫濤的故事段子。平鑫濤變成植物人躺在醫院,子女每天為他能不能呼吸、能不能進食操碎心,瓊瑤阿姨在乎的卻是:“你們的爸爸,不能再說我愛你了。”
所謂的愛,永遠虛無縹緲地飄在空中,只要濃情蜜意相依相守,不願也無法承受生活瑣碎的打磨,這就是“文藝女青年”們所謂理想主義的愛情?
你對渣男齊嘯這樣也就罷了,也算是你們倆臭味相投。可“文藝女神”怎麼能如此冷清寂寞呢?於是編劇毫不猶豫地給她安排了備胎+接盤俠魏大勳。一直追求一直得不到女神芳心,不離不棄默默守護,不吵不鬧不吃醋,給你生完孩子後癌症狗帶……OMG,大勳,實慘!
從閨蜜、備胎到熱戀物件,所有人都要圍著你轉,所有的高光時刻都由你而生……這中年文藝少女的瑪麗蘇,真的無語!
借用片中李靜飾演的電視臺領導懟安然自我介紹的一句話:“這不是神經病嗎?”
從這個角色上,也能看出馬思純目前完全不適合走文青女神路線。女主角安然這個角色不夠討喜,她的演技至少要擔一半的責任。
馬思純沒有抓住什麼是“才女”氣質,無論是學生時期愛好寫作的小文青,還是成年後的知性女主持人,這些人設都和她本人沒有貼合感。再加上她沒有管理好面部表情,該煽情的時候卻露出海綿寶寶式微笑,瞬間讓人齣戲。一部憂傷愛情片因為演員表情問題成了喜劇,這件事情好像比電影本身更悲傷。並且如何演出少女感,對馬思純來說也是個難題。在演繹學生部分時,她為了強調少女的活潑,全身都在用力瘋癲的樣子真的很尬。
殘忍的是這次還是文淇來演馬思純女兒的角色,和真正的青春期少女一比,馬思純的演繹就更顯得脫離生活。
當然文淇的鬼馬少女角色也沒有多少亮點,因為臺詞太做作,她的角色也走的幼稚風。好在人年輕,而且戲份不多,抓馬一些也能夠被原諒。
所以說這出愛情大片真的了不起,成功做到了全員皆做作。
無論三百次還是三次,反正都沒用以及用“我們什麼時候能再見面?-大約在冬季吧”這種臺詞來扣題,用“東北姑娘要你情,上海姑娘要你錢,四川姑娘要你命”這種片面認知來搞地圖炮,真的也是非常不高明,而且容易引發觀眾反感和笑場。
其實這類電影,從故事設定來看就已經能知道“做作風”必成定局,吸引觀眾的無非是在某個點上能有共鳴。
同樣因為一首歌《後來》而衍生出的《後來的我們》,男女主角有家庭還要談舊愛的設定也沒什麼三觀可言。但北漂的狀態,以及田壯壯演繹的中國式老父親,戳中了不少漂泊青年的淚點
反觀《大約在冬季》,在縹緲抒情之外還能找到什麼收穫嗎?
“錯過的遺憾”是愛情中的一種美,把“錯過”拍得現實一點,讓每一個觀眾看到自己的影子,才是愛情片的正確開啟方式。
-
1 #
-
2 #
前面的劇情可以,後面的劇情看不得…沒法理解和接受,沒有什麼共鳴的感覺…演員演技可以,故事有點勉強。
-
3 #
我咋覺得電影挺感人的
如果你想我 就一定要讓我知道 如果你愛我 請大聲地告訴我 請你記得 我們深深相愛的時光 因為那是我們一生中 最最美好的回憶